再突破!这一“国家重点”成果,登上国际顶刊!

近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闫文杰教授团队再传科研捷报——其关于蚕蛹蛋白肽的研究成果,成功发表于国际食品科学领域TOP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7.4 )。论文由学生周亚西担任第一作者,闫文杰教授为通讯作者,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论文截图

该研究系统揭示了蚕蛹蛋白肽在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显著效果。研究发现,SPP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结肠炎模型小鼠的疾病活性指数,改善组织病理损伤,还能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提升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如ZO-1、claudin-1、occludin、E-cadherin1)水平,从而有效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同时,SPP显著提高了短链脂肪酸(SCFAs)的含量,改善了肠道菌群结构,提高了有益菌如 Lactobacillus 的丰度,表现出良好的抗炎和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双重作用。

闫文杰,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他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等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项目40余项,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文章160余篇;授权专利12件,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著作1部。

此次蚕蛹蛋白肽研究成果的发表,是闫文杰教授团队在食品科学领域长期积累的又一重要成果。

今年6月,闫文杰教授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杨天宇曾在国际领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题为“提高溶菌酶抗菌效力的策略及其结果”的论文,对未来溶菌酶抗菌活性修饰方向的研究提出建议与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发更高效、广谱抗菌的蛋白类功能性溶菌酶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9月,团队在Food Frontiers发表论文,筛选出PD-6和GT-8两种新型蛋白衍生肽,证实其在控制肠道炎症方面具有潜力,并强调了肽PD-6和GT-8或许是预防和改善UC相关炎症性疾病的有前途的候选药物

2024年1月,闫文杰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的TOP期刊Food Packaging and Shelf Life发表论文,针对食品接触用玻璃制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中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

闫文杰教授团队在蚕蛹蛋白肽、食品抗菌技术、肠道健康和食品安全等多个研究方向持续发力,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团队扎实的科研能力,也体现了北京联合大学食品科学领域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食品科学领域研究,为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科学解决方案。


关注“北京联合大学招生办”,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官网/官微、北京联合大学高考生办公室官微、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官微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推我大学上热门##教育##教授##食品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科技   国家重点   成果   国际   北京   肠道   教授   蚕蛹   蛋白   食品科学   团队   领域   生物化学   工程学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