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好几天,汪苏泷都没能离开热搜区。
前脚是《年轮》到底谁原唱,张碧晨刚刚站完场,后脚又轮到《剑魂》版权也被掀了出来,主角不是他自己发声,而是2016年那首《剑魂》的演唱者李炜,突然在26号发了一则澄清声明。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
这首歌的词曲版权是汪苏泷的,李炜只是受邀演唱,表演者权属实,但创作归汪老师所有。
言简意赅,理直气壮。
但你别说,现在这种舆论节骨眼上,这一纸声明里那句“我们尊重汪苏泷的合法权益,也为他创作出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感到高兴”,怎么看都像是:“我真的不是要抢你功劳,别把我也拉下水。”
你说,为什么会搞到这一步?
因为这几天整个舆论环境已经变了。
从一开始只是《年轮》到底谁原唱,到后面延伸出“汪苏泷到底是不是‘藏在幕后的神’”,再发展成“你那些被别人唱红的歌到底是不是你故意不出面、吃着创作红利又撇清营销风险”。
这不是网友玻璃心,是这年头谁都看得太清楚了。
《年轮》那个事,说白了就是一个唱歌的在舞台上被介绍成“原唱”,另一个写歌的下场发微博纠正。汪苏泷微博写得那叫一个理性客观,十几句话绕来绕去的重点就一个:
“我写的。”
他没直接说“不是她唱的”,但也没说“她唱得很好”。整个态度像极了办公室里“我只说我分内工作做完了”的那个同事。
结果张碧晨一看不对,立刻发了长文,不光讲清楚了这首歌她早在《我是歌手》唱过、专辑也收录了,还反手就是一句“希望以后别再出现这种事了”。
你以为到这就结束了?没有。
这下倒好,《剑魂》也被网友挖出来,“诶,那李炜那首是不是也不属于他?”
于是李炜那边工作室连夜发声明,口吻放得低,条理写得清,照顾了情绪也维护了版权。你要问汪苏泷有没有授权?有的。但问题是——为什么是李炜来发声,而不是版权方?
为啥版权属于汪苏泷,结果要唱歌的人出来做表态、控评、挡刀,还要说一句“很高兴”?你见过哪位创作者被人误解了,别人出来帮他澄清,他自己安安静静等人洗地的?
这事就很离谱。
而且你细品,从《年轮》到《剑魂》,再到之前白宇那首《不才》,这几年网友屡次陷入“这歌到底是谁唱的、谁写的、谁有权代表”的漩涡,主角常常是汪苏泷。
但汪苏泷自己呢?总是礼貌、克制、温柔到没有任何攻击力,哪怕底下评论已经火山爆发,他也还是发那种“我是创作者我骄傲”的冷调文字,仿佛在说:“你们吵吧,我没事。”
可惜现在是2024年,不是“创作人可以安心隐身”的黄金年代了。
这届网友不吃你“你不懂幕后”的说法,他们要的不是你有没有版权,而是你有没有在该出现的时候出来说话,有没有在别人被舆论攻击时站出来护一手。
《剑魂》的事件,从来就不是版权争议,而是“你明明知道别人要被误解,却选择默不作声”。
而李炜的这次发声,也不是“澄清误会”,更像是一次主动与风险切割——说白了,就是“别把我和你捆绑,我唱你的歌是工作,不是认你是人设”。
谁都不想再替流量背锅。
而且你想想看,李炜都已经好几年没冒头了,他出来发声明的动机是什么?纯粹正义感?不见得。更可能是被粉丝或节目组提醒了:“哥,趁现在说清楚,不然下一个热搜就是你。”
《剑魂》当年作为《射雕英雄传》的OST,的确挺出圈,旋律大气,词写得也有意境,李炜唱得也好,观众爱听,热度也不低。
但现在倒好,谁还记得是谁唱的?只记得“汪苏泷又被抢原唱”。
这逻辑你不觉得熟吗?
跟“张碧晨抢汪苏泷原唱”、“白宇唱的不是他写的歌”一样,讨论都不是为了讨论权属,而是在变相把“唱的人”放到“侵权人”的道德位子上。
你以为汪苏泷愿意这样?他当然不愿意。可他也不愿意清清楚楚地站出来一锤定音,怕得罪人、怕失控、怕塌房。
这才是最吊诡的部分。
音乐圈不是不能有创作者,也不是不能合作,但你不能老是唱的时候躲、红了就说“这是我写的”,出事就“沉默是金”。
张碧晨那篇回怼微博里有一句话特别清醒:
“我也希望自己没被宣传成原唱,但那不是我安排的。”
潜台词是:你要真在意这事,早说。现在说,不如别说。
所以你看现在,娱乐圈变了,网友也变了,创作权这东西早就不只是“版权”问题,它更是一种“公信力”的问题。
你能让谁代表你?你愿意什么时候出现?你是不是只在热度好的时候露脸?这些,观众全记着呢。
而《剑魂》这事,最终留下的印象是:创作者在沉默,唱的人在解释,观众在怀疑,只有舆论在热搜上循环播放一件事——
到底谁才是应该说话的那个人?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