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2025年大暑节气是在7月22日,也就是明天。在中国传统的农历体系中,节气是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标志,而大暑恰恰是反映夏季高温的一个关键节点。
大暑,指炎热之极。 在古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节气,大暑标志着太阳到达黄经120°。这个时期,气温最高,是农作物生长的黄金时期,也是人们避暑养生的关键时期。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明日大暑,记得:吃3样、做2事、忌1物,养护心脾、安然度盛夏!
民间素来就有“大暑吃米酒”的习俗,米酒由糯米发酵而成,含有少量酒精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氨基酸,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散寒。再加上口感酸甜开胃,非常适合大暑暑湿困脾、食欲不好的人,比如米酒蛋花汤。
具体做法:
1、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
2、转小火后倒入两三勺的米酒,煮个3-5分钟,鸡蛋在碗里打散,然后倒进去搅散成蛋花即可。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容易出现心火旺的情况。芥兰性凉,自带轻微的苦味,能清热泻火、润燥生津,可缓解大暑高温带来的口干舌燥、身体烦热等不适。尤其适合暑热导致的“上火”,比如咽喉干痛、小便偏黄时食用,帮助平衡体内燥热。
另外,芥兰中所含的金鸡纳霜,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起到消暑解热作用。同时它还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增加胃肠消化功能,促进肠蠕动,有助于宽肠通便,预防和缓解便秘。食谱推荐:芥兰炒牛肉。
具体做法:
1、牛肉加胡椒粉+生抽+生粉+花生油腌制一会。姜丝蒜末切一点。芥蓝梗切斜刀,嫩叶摘小段,老叶子不要。
2、大火炒熟牛肉备用,锅烧油爆香姜丝蒜末,加芥蓝炒1分钟左右,淋少许白酒增香。
3、炒出香味后加少许盐、糖调味,把牛肉回锅,大火炒匀出锅。
从中医角度来讲,鸭肉性凉,能滋阴补虚、清热利水,适合大暑时节因高温出汗多、耗气伤津导致的口干舌燥、体倦乏力。这时吃点鸭肉,既能补充蛋白质、补养身体,又不会像羊肉、牛肉等温热肉类那样加重体内燥热。建议大暑节气用它来炖汤,既可以健脾祛湿,又可滋阴补虚。比如山药薏米老鸭汤。
具体做法:
1、把老鸭肉冷水下锅焯水后,洗净备用
2、把山药、莲子、姜、薏米、鸭肉都洗干净放进锅里,加清水小火炖1个小时,最后再加入一点盐调味即可。
进入大暑节气后,清晨虽然比正午凉快,但此时空气湿度通常很高,人体出汗后汗液不易蒸发,容易觉得闷得慌,运动时还可能加重体内湿气堆积。另外早上人体血压较高,此时运动容易发生危险。
咱们可以选择在傍晚做一些运动量小的活动,如散步、健身操等。避免运动过后出汗过多,从而损伤身体机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还要也要及时的生津液的汤水,比如小米汤、莲藕水等。
从中医角度说,“暑易入心”,高温会让人心火旺盛,再加上情绪波动,很容易出现心慌、失眠、易怒这些情况。从而产生郁结、食欲不好的现象,这其实都是“情绪中暑”的症状。
天气越是炎热,越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很多疾病都是坏情绪带来的,遇事不怒,不烦,不急躁,只有心静才能保证自身健康,夏季要注重以心静来养心。
大暑季节,雨水较多,温热交替,容易导致体内火气增加和湿气侵袭。
辛辣食物,常见的有辣椒、洋葱、大蒜、大葱以及麻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当做调料,少吃点能够驱寒湿。如果大量食用,会引发上火症状,加重燥热状况。而海鲜类发物,这些食物会加重体内的温热,导致上火、湿疹等不适症状。
所以,大暑节气建议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红豆绿豆汤、丝瓜汤、海带汤等,这些食物不仅清热解暑,还能帮助身体排毒。
大家好,我是食养小厨,一个喜欢美食的营养师、食疗养生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哦,感谢您的支持。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