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恢复稀土供应,中国对美国出口激增7倍,中方随即打破一个惯例

7月20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一组数据: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飙升至353吨,较5月的46吨暴增660%,相当于“7倍”的直观跃升。这一变化发生在中美5月达成贸易协议后,双方同意降低部分关税,英伟达公司也获准恢复向中国销售AI芯片。然而,就在全球产业链为供应恢复松一口气时,中国却悄然打破了一项延续四年的惯例——首次未公开本年度稀土开采配额,且下达时间推迟至6月,同时企业被要求“因安全因素不得外泄具体数额”。

今年4月,中国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要求企业申请许可并提交最终用途证明,严防稀土流入军事领域。这一举措导致4-5月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骤降80%,日本车企铃木甚至因零部件短缺暂停生产。而6月数据的飙升,实则是中美协议后审批“开闸”的结果:中国为德国大众、法国雷诺及美国通用等车企发放临时许可,同时企业为规避未来风险集中囤货。

自2021年起,中国每年第一季度会通过官网公布首批稀土开采与冶炼配额。但2025年不仅推迟至6月下达,还首次未对外公开,此举深层原因是中国正强化“战略资源保密机制”。中国虽供应全球70%的稀土贸易量,却长期缺乏定价话语权。配额保密可避免国际市场提前炒作价格,同时配合国内措施(如北方稀土7月精矿提价),逐步实现“价值与价格统一”。欧盟《关键原物料法》计划投入10亿欧元自建稀土链,但预计2030年自给率仅20%;美国加速开发本土矿,但冶炼技术代差难以短期突破。中国此时保密配额,既测试对手供应链韧性,也为后续政策留出弹性空间。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主要针对用于导弹制导、隐形战机(如F-35单机耗稀土417公斤)的中重稀土,而镧、铈等轻稀土因民用需求大、替代性强,仍允许自由出口。2025年上半年中国稀土出口总量同比增12%,正是轻稀土与加工品(如钕铁硼磁铁)出口填补了缺口。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单艘需4吨稀土,但本土精炼能力近乎为零,90%依赖中国加工。

中国通过“定向放行民用、严控军用”,既避免全球产业链动荡,又精准压制美国军工复合体。短期“囤货潮”预计难以持续。尽管6月中国稀土出口总量达7742吨(创16年单月新高),但环比激增80%包含恐慌性采购因素。随着7月19日中国在广西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推进会”,宣布对走私“零容忍、出重拳”,未来灰色渠道将进一步收紧。

中国打破公布配额的惯例,绝非临时起意的战术反制,而是“环境成本内部化、资源价值战略化”的必然选择。正如《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所强调:“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资源,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责任”。当全球还在争论出口数据波动时,中国已悄然落子下一局——通过配额保密、环境税杠杆、全流程追溯(如《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可持续竞争力。

稀土博弈的终局,不仅是供应量的争夺,更是规则制定权的较量。中国以“刚柔并济”的管控艺术向世界表明:资源安全,从来不只是“卖不卖”,而是“为何卖、如何卖”的深层话语体系重构,需要为服务于中国整体大战略而作出相应布局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财经   稀土   美国   中方   惯例   中国   配额   磁铁   资源   中美   全球   战略   弗吉尼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