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人们常常会有“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药好,西药快”这样的观念,实际上,中医并非不能治急症,比如“安宫牛黄丸”这个奇妙的药方,就是中医急救中的经典良方,方药对证、运用得当,往往可以起到“救命”的作用。
对于“安宫牛黄丸”这个药方,相信不少人都略有耳闻或曾服用过,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都觉得这个药方是一种现代中成药,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个药方最早出自温病大家吴鞠通的《温病条例》中,属于中医里的开窍药,而它之所以能成为“救命灵丹”,自然与其功效息息有关。

吴鞠通是清代的一个著名医家,从小就刻苦读书,立志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但在成年后,其父亲却身患重病,由于自己不能为父解忧,故而感到愧疚万分,自此以后,他便弃文从医,开始专注于钻研医术,没成想这一学就是十几年,且恰好遇到了京城瘟疫,对于瘟疫,一些医家依旧遵循着传统的伤寒治病法,不过疗效并不显著,甚至还会导致病情加重,而吴鞠通便另寻蹊径,采用了“辛凉解表”的治病方式,并因此而名声大噪。
而安宫牛黄丸便是他收录在《温病条辨》的一个代表药方,在古代,医家对于方剂的命名也是很有讲究的,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而想要让心神安定,就必须让心能安居其宫,不受侵犯,于是,便就有了这个药方。安宫牛黄丸主要由11味中药配伍而成,分别是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水牛角代)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珍珠五钱、山栀子一两、雄黄一两、黄芩一两,先将这些药材研制成粉末,之后在用老蜜炼制成丸剂,用金箔为衣,这样一来,一颗安宫牛黄丸便形成了。
根据《温病条辨》的记载,安宫牛黄丸可以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常用于治疗热邪内陷心包等病症,而这一病症在临床表现上,常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为主,当然,此方也可以用于中风、小儿惊厥等病症的改善。

而此方既然能用牛黄来命名,自然可见其不一般,牛黄的最早入药记载是在《神农本草经》中,这味药材属于平肝息风药,牛黄味苦性凉,主要归入身体里的肝经和心经,具有化痰开窍、凉肝息风的作用,常用于热病神昏、小儿惊风、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改善。
在过去,这味药材很稀有,毕竟牛黄属于牛身体里的胆结石,而且以前的获取技术有限,往往只能将牛宰杀,但现如今已经有了中成药,虽说功效和过去天然的牛黄相比略有不足,但也相差不异,而且人工牛黄的出现,也为后来的医学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当然,安宫牛黄丸中的其他药材配伍也很有讲究,其中的犀牛角(现用水牛角代替)咸寒,善入营血,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而麝香芳香走窜,善通全身诸窍,可以芳香醒神,同时,方剂里的苦寒药材较多,比如黄连、黄芩、栀子等,都是常用的清热药材,可以帮助化解身体里的热邪。

由于心火旺盛很容易使人出现烦躁等一系列病症,因此,便用到了朱砂重镇安神、珍珠清心肝火热,两药合用,可让心神安养,改善烦躁症状,同时,郁金和冰片和用,一个行气开郁,一个芳香走窜,可增强麝香的开窍醒神之效。
纵观此方,不仅所用药材珍贵,且程序也非常繁复,这自然会让不少人一掷千金,就为了求得这一药方。其实,在中医方剂里,具有这样神奇功效的中药方剂还有很多,而且“一方多用”也并不罕见,只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对此,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索。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