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是老戏骨李光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77岁的他,至今仍活跃在荧屏上——不久前,他参演的短剧《舟楫千里号歌来》刚刚在央视频播出。
很多人认识李光复,是从《人民的名义》里那个为工人权益奔走的工会主席郑西坡开始的。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国家一级演员的人生,比他演过的任何角色都更加丰富多彩。
他小时候拿金条当积木玩,如今住在父亲用180匹布换来的、价值上亿的四合院里,却依然坚持拍戏,只因对表演有一份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李光复是地道的北京人,1946年出生在东单附近的一座四合院里。他的父亲是位传奇商人,闯过关东、办过电厂、开过橡胶厂和洋行。
小时候,李光复曾把金条当积木搭着玩,家境优渥。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在他13岁时去世,家道中落。偏偏就在同一年,他考进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训练班,从此与表演结下不解之缘。
当年考试时,老师看他才13岁,说报名最低年龄要15岁。小李光复不服气:“您怎么知道十五岁可以演戏,十三岁就不能演呢?”这一“犟嘴”反而让老师对他产生了兴趣,破例给了他报名机会。
刚进人艺,这个调皮的孩子就爬上了剧场的烟囱,把老师们吓出一身冷汗。谁能想到,这个“皮孩子”竟在人艺的舞台上一待就是六十多年。
在李光复看来,演戏不是职业,而是信仰。
“如果直奔着钱去,一定挣不到钱。”他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演戏时如果只想‘我要成名、成家,好不容易争来一个角色’就直奔着去了,这样绝对演不好戏。”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北京人艺的几十年里,他从跑龙套做起,一步步成长为整部戏的灵魂人物。
2003年,他在《天下第一楼》中饰演堂头常贵,终于被广大观众熟知。之后,他在《媳妇的美好时代》、《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四十多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无论是《正阳门下》里深藏不露的“破烂侯”,还是《人民的名义》中为民请命的工会主席,他都演绎得淋漓尽致、有血有肉。
李光复小时候家境多富裕?他母亲曾把两箱金条铺在木地板上,让他当积木玩。他家的四合院紧邻吴佩孚祖庙,如今价值上亿。
但财富来来去去,他更珍惜的是生活中的经历。
特殊时期,家产全部上交。面对如此巨大的落差,李光复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为了生计,他做过很多工作——导游、挖煤、卖复印机,甚至还当过警察和售票员。
这些丰富的人生体验,后来都成了他表演的宝贵财富。
“文化是种态度。”李光复说。他喜欢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在他眼里,北京城里一个摆地摊的,都可能有着专家水平的见解。
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几十年,李光复最大的骄傲却不是他的艺术成就,而是他的儿子。
他的儿子李祎从小学习优秀,考进了中国政法大学,之后又去英国攻读法学硕士,如今是一名出色的律师。
有意思的是,李祎4岁时曾因长相出众被星探相中进入娱乐圈,当了几年童星。但李光复并不认为当明星有什么好,在儿子11岁时就让他离开了娱乐圈,专心学业。
这一决定现在看来非常明智。李祎如今事业有成,经手的案子涉及金额巨大,成为了父亲最大的骄傲。
“因为我们老一代说过,都希望死在舞台上。”李光复曾动情地说,“我有好几个老师,于是之、林连昆都是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他们非常迷恋这个舞台,戏剧对于他们现在对于我就像是宗教一样。”
今年77岁的他,依然没有息影的打算。
2025年,他参演的短剧《舟楫千里号歌来》播出,新戏《三个书记一台戏》也已开机。这样的工作节奏,让许多年轻演员都自愧不如。
从翩翩少年到古稀老人,李光复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戏剧变迁。有人问他打算什么时候退休,他笑笑说:“我今年69马上就70了,我没有一个年龄的界限。”
如今他已年过七旬,却依然坚守着当年的信念。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