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午,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在天津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4岁。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时,一场意外却打破了平静。
7月10日下午,前央视导演老汪与豹哥一同现身灵堂。
老汪下车时神情悲怆,老态尽显却脚步匆匆,直接就“冲”了进来,豹哥则紧皱眉头抱着一大捧菊花紧跟其后。
很明显,与其说这二位是来吊唁,其实更像是“兴师问罪”。
进入灵堂后,老汪径直走到杨少华遗像前,盯着照片突然红了眼眶,喉结剧烈滚动着,突然扯开嗓子哭喊:“老头!你这辈子太苦了!”这一声喊得撕心裂肺。
这话听起来颇有些“指桑骂槐”的味道,惊得现场吊唁者纷纷侧目。
现场工作人员见状急忙上前安抚劝阻,试图将老汪扶到一旁平复情绪。
但老汪挣脱搀扶,继续对着遗像哽咽:“你一辈子为了孩子操碎了心,临了还被拉去剪彩……”
其实也怪不得老汪说这话,毕竟一般人谁会让90多岁的老爷子还接商务呢?
不仅如此,从杨老爷子剪彩当天的照片能看出来,大家都显得喜气洋洋,只有玻璃门后面的保姆显得非常担心,儿子们能演,保姆可骗不了别人。
老汪痛哭不止,长子杨威红着眼眶走上前,想安慰老汪却一时语塞,或许是他知道自己理亏,也或许他知道老汪和杨老爷子的情分确实不浅。
上世纪90年代初,58岁的杨少华因天津曲艺圈竞争激烈,带着儿子杨议北上投奔侯宝林。在侯家一住两年,他每天扫地、做饭、伺候起居换取观摩大师创作的机会。
与此同时,刚拜于世猷为师进入央视的汪洋,通过曲艺圈人脉结识了这位勤恳的老艺人。
两人初次见面,杨少华用天津话自嘲“我这岁数还当学徒,算是老黄瓜刷绿漆”,汪洋立刻接茬“您这是老汤炖新笋,越品越有滋味”,一来二去竟成忘年交。
1993年,汪洋在《曲苑杂坛》为杨少华量身打造相声《戒烟》。
舞台上,杨少华叼着假烟反复纠结:“抽完这根就戒!”转身又摸出烟盒:“要不戒完这根再抽?”这种蔫坏蔫坏的“蔫哏”表演,表面云淡风轻,实则包袱连环。
观众发现,原来相声还能这么“不按套路出牌”。
十年后,杨少华父子的《肉烂在锅里》冲击央视相声大赛。
汪洋作为策划顾问,建议加入父子拌嘴的生活化场景,最终让作品斩获一等奖。
2018年春晚筹备期间,汪洋顺势力荐杨少华出演小品《为您服务》。
87岁的老爷子还能在台上背诵《三国演义》贯口,当镜头扫过他颤抖的双手,全国观众都知道:这个在侯家学艺的老人,终于圆了春晚梦。
由此可见,老汪对于老友的“枉死”感到悲痛是真的,而另一方面替杨老爷子“教训”一下儿子也是真的。
另外,老汪除了来吊唁,他还帮杨议干了一件“大事”。
吊唁结束,众人来到休息室休息,按理说一般习俗是,孝子披麻戴孝、迎宾行礼,可杨议却直接盘腿坐上了罗汉床,盘起了珠子。
戏剧性的来了,老汪突然站起身指着杨议说:“今天必须把事了了!”说到这站起来的却是豹哥。
原来,老汪是让豹哥给师傅杨议道歉,杨议刚要起身打招呼,老汪伸手按住他的肩膀:“坐着别动。”转头冲豹哥喝道:“站好了,给你师父鞠个躬。”
豹哥迟疑一下,还是将腰背慢慢弯下去,头低到胸口位置,停了三秒才直起身。
杨议抬眼瞥了他一下,又迅速看向地面。豹哥也是犹豫片刻,伸出了手主动示好。
杨议盯着那只布满老茧的手,沉默了足足十秒钟,才缓缓握住,自此两人和好。
两人的手掌交叠时,豹哥的肩膀突然颤抖起来,一颗泪珠砸在杨议手背上。
老汪摸出根烟点燃,深吸一口:“是灰就比土热。”这句话让在场众人都陷入沉思。
半小时后,休息室的门打开了。
杨议和豹哥并肩走出,灵堂的哀乐恰好换成《送别》。
望着遗像中杨少华慈祥的笑容,两人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
这场意外的和解,既是对逝者的告慰,也为一段二十年的师徒恩怨画上了句号。
然而,这种结局是否真的圆满,仍然存在争议,毕竟消费老爷子是真、葬礼各种插曲也是真。
有人注意到,杨议在休息室盘着核桃,坐在罗汉床上的样子,和传统葬礼上孝子该有的状态不太一样。
之前就有不少声音说他总带着父亲参加商业活动,近40度的天里九十多岁的杨少华还被推着轮椅去商场剪彩,根本就不顾老头的安危,枉为人子。
更有人翻出杨议用父亲账号带货的视频,老人九十多了还得对着镜头尝零食,有次咬饼干时手都在抖。
这次葬礼上,杨议指挥流程时声音挺亮,有人拍视频发出去,评论里吵成一片,有人说守灵就该庄重,有人觉得各家有各家的规矩。
这些争议绕不开一个事儿,家里的情分和外面的利益到底该怎么摆。
公众盯着艺人家里的这些事儿,看的不只是对错,更多是想弄明白,是亲人之间到底该怎么相处才合适。
对此,您怎么看呢?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