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七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53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

“吃饭七分饱”曾被广泛推崇为保持健康和长寿的饮食法则,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大家都以为这就是科学的饮食标准。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尤其是对53岁以上人群的长期健康观察,许多医生开始提出,七分饱并不完全适合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医生表示,过了53岁之后,饮食要更加注重质量而非单纯的数量。

过度节食和不合理的饮食模式反而可能影响健康,造成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为了更好地适应身体的需求,专家推荐大家从“七分饱”升级到“质优量适”,并提出了六个重要的饮食调整原则。

首先,专家强调,饮食要从“七分饱”升级到“质优量适”。这个建议直接挑战了过去提倡的“吃七分饱”的理念。很多人认为,七分饱就能减少热量摄入,从而维持健康体重。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新陈代谢率开始下降,单纯依靠减少食量来控制体重,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

尤其是过了53岁后,身体对于营养的需求更加明显,而过低的食量可能导致体力不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与其仅仅依靠节食,专家建议在保证摄入足够营养的前提下,做到“量适”,即根据身体的真实需求适量进食,而不是过分追求吃得少。

更重要的是,食物的质量远比食量的控制更加重要。饮食中的营养要尽可能多样化,确保每一种营养成分都能得到平衡摄入,才能有效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接下来,确保足量优质蛋白的摄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饮食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量会逐渐减少,这个过程叫做“肌肉萎缩”或“肌少症”。

肌肉的流失不仅影响体力,且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骨骼健康问题等。为了减缓这一过程,保持适量且优质的蛋白质摄入非常重要。鱼类、蛋类、瘦肉、豆类等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

研究显示,优质蛋白能有效帮助维持肌肉质量,支持免疫系统,尤其是对于53岁以上的人群,更应该注重蛋白质的摄入,避免因为营养不足而引起健康问题。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通过增加鱼、瘦肉、豆腐等食物,来确保足量且优质的蛋白质摄入,以维持身体健康和机能。

第三,主食要“粗”一点,血糖“稳”一点。很多人到了中老年后,都会尝试减少主食的摄入,认为这样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然而,过度限制主食的摄入可能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同时也会影响到血糖的稳定性。

专家推荐,应该选择“粗”一些的主食,比如糙米、全麦面包、燕麦、藜麦等,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能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避免餐后血糖快速上升。

相比于精细的白米、白面等主食,粗粮主食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糖分的吸收,减轻胰岛负担,对糖尿病患者和高血糖人群尤为重要。

对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保持主食的适量摄入,尤其是选择一些粗粮,能够有效防止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能帮助维持能量的稳定供应。

此外,专家还指出,口味要“淡”一点,负担“轻”一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肾脏、肝脏等器官的功能会有所下降,尤其是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减弱。

如果长期食用过多的盐分和调味料,可能会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导致高血压、水肿、心脏负担增加等问题。

实际上,过多的盐分不仅会导致体内水分积聚,还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血压,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心血管问题。

中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宜尽量削减盐分摄取,挑选低盐食物,或采用香草、柠檬汁、醋等天然调味料调味,如此,既能规避高盐之害,又能增添食物风味。

再者,吃得“慢”一点,消化“好”一点,也是医生非常强调的一点。现代社会节奏如飞,人们连用餐时光也难享从容,不少人吃饭时行色匆匆,更有甚者,边进食边分心他事,或看电视以解乏,或玩手机以消遣。

这种吃饭的方式不仅容易导致暴饮暴食,还可能影响消化。研究表明,快速进食会让胃部感到不适,容易引起胀气、胃酸倒流等问题。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消化系统的功能逐渐减弱,快速进食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影响肠道健康。

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在进食时应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节奏,细嚼慢咽,不仅能帮助消化,还能增强饱腹感,避免过量进食。

通过放慢进餐速度,给予身体更多的消化时间,不仅能有效减轻肠胃负担,还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好地被吸收。

最后,食材要“杂”一点,营养“全”一点。在日常饮食中,老年人常常会习惯性地选择几种固定的食物,可能是几种自己喜欢的蔬菜或肉类。然而,单一的饮食方式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

因此,医生提倡“食材杂一点,营养全一点”。多样化的食物不仅能让身体获得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还能帮助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单一化的饮食,应该尝试增加食物的种类,从不同的蔬菜、水果、豆类、坚果、鱼类等食物中获取多种营养。

过了53岁之后,饮食的重点不仅仅是“吃得少”,更是“吃得好”。在这一年龄段,身体的代谢、消化和免疫系统都在发生变化,合理的饮食调整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的均衡,才能更好地应对衰老过程,提升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的晚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吃饭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解瑞宁,李英娥,高洪彩,等.空巢老人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36(01):46-4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养生   医生   饮食   身体   主食   食物   营养   健康   血糖   负担   盐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