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到70岁这十年,最好的活法是以下四点

人生不过百年,五十知天命,到六十,却总觉得许多事还没有来得及完成。等真的走进61到70岁这十年,才明白青春和热情已逐渐离去,只剩下自己的内心,开始变得柔软又脆弱。


最难的,是对身体的无奈。曾经精力充沛,夜以继日,如今一起床关节生疼,高血压、三高、心脏问题轮番登场。这些毛病不会因为你努力或担忧就消失,甚至会更肆虐,你只能接受衰老不可逆的 现实 。

痛苦还在于人际关系稀薄。子女各自奔波,不再事事依赖;老朋友音讯渐少,有的甚至永远离开。朋友圈像沙漏,越走越稀松。那种孤独,往往比寂寞更难承受。


最现实的是安全感的倒塌。工作不在了,收入缩水,养老钱担心不够。很多60后终于明白,没有什么能一直陪你走到最后,除了自己。这个阶段,如何活,变成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


而这十年的最佳活法,其实倒也简单,无非做到四点。

第一,坚持身体锻炼。不是为长命百岁,只为每一天少一点病痛。可以晨起散步,公园里练拳,游泳,太极,也可以打理花草。动起来,筋骨舒展,气血流畅,精神也随之焕然一新。


第二,以平常心看待亲情冷暖。不要计较孩子回家频率,不要对他们生活插手过多。他们有自己的世界,你也得有独属于自己的生活圈。维系亲情,聊表关心,保有尊严,不抱怨、不落空。


第三,把生活琐事当作恩赐。以前觉得做饭是劳累,现在懂得简单的一餐可贵。洗衣晒被,给花浇水,都能体味出一种平淡中的幸福。哪怕只是晒太阳发呆,也是一种享受。


第四,别让过去的伤痕成为绊脚石。多少人痛苦于上一代的遗憾、夫妻的隔阂、同龄人的背叛。都已经过去了,没必要一再反刍旧账。学会原谅别人,最重要的是原谅自己。

61到70岁,正是余生的黄金十年。年轻时奔波劳碌,中年为家为子,晚年该为自己了。少些焦虑,多些宽容,跟自己和解,跟岁月和解。不要把期待扣在别人身上,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不必羡慕别人朋友圈的热闹;不必计较老伴的冷漠。每个人都有烦恼,哪怕日日笑容背后,也积压着疲惫和无声的泪水。重要的是你怎么过自己的今天,而不是别人怎么看你的现在。


这一阶段的人,最容易被“无用感”袭击。但请相信,你依旧值得被善待。无论曾经怎样跌倒、失败、受伤,那些过往如今都是斑斓的底色,是你活出自己的真实证明。


你可以试着培养一个兴趣,比如画画、摄影、写字、跳舞。技能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内心获得的满足。别让年龄画地为牢,哪怕迟暮之年依旧有花开。

如果觉察到健康变化,要勇敢面对医疗。做体检,按医生建议服药,适当锻炼,科学饮食。别忽视小毛病,更别纠结无谓病名。日子该吃吃,该睡睡,带着放下的豁达。


偶尔也可以约三两好友聚聚,哪怕只是聊天喝茶,谈谈近况。友谊不用多,能有一个知己,就是最大的财富。哪怕只独处一人,也能活得自洽安然。


孝顺父母的机会,到了这十年已是尾声。有条件时常回去看看,哪怕只是坐坐,说说话。老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耐心听他们念叨,报答养育恩情,不留遗憾于心。

最后,这十年,请千万不要焦虑未来。生命无常,活在今天,比什么都重要。做点喜欢的事情,想见谁就去见谁,想放慢就慢一点。如果舍得放下负累,日子其实远比你想象的轻盈明亮。


61到70岁,每个人都终将走向落幕。但只要心中有光,有爱,有美好日常,这十年,就值得用力去活。你值得,慢一点,再好一点地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养生   活法   焦虑   朋友圈   亲情   内心   遗憾   痛苦   现实   身体   阶段   病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