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订单归零,一场大危机眼看就要爆发,特朗普果然对中国出牌了

最近,美国农业界炸开了锅。《财富》杂志一篇报道揭开了一个最棘手的现实:按往年来说,这个时候,早该有一堆中国大豆订单排队等着收货了。但今年?一份订单也没来。

这里面有多严重?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的头号买家,过去占美国大豆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换句话说,美国每卖出四颗大豆,就有一颗要卖给中国!如今,这笔订单突然归零了,对于马上迎接丰收季的美国农民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卡莱布·拉格兰在接受CNN专访时直言:“形势极为严峻”,他坦率说,中国购买的大豆比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截至目前,今年本该卖给中国的销售目标,才完成了8%到9%,剩下的订单全无影无踪。大豆价格跌得比三年前低了40%,而生产成本和利率却不断飙升。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全美大约有50万大豆种植户,谁都知道,种得越多,亏得越多——这是实打实的亏钱买卖。大豆期货现在每蒲式耳报价大约10.10美元,而成本估计在11美元左右,亏本卖货成了常态。

农业危机撬动美国经济“根基”

别光看这是农民的麻烦。农业是美国经济的“压舱石”,贡献了全国GDP的18.7%,支撑近千万人就业。大豆出口不仅带动了种植业,还影响到制造业、运输业,相关岗位超过23万个。

如今大豆贸易卡壳,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会让农村小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整个制造业和物流业遭殃。农业危机蔓延开去,足以撼动美国经济根基,一场雪崩正慢慢成形。

贸易战掀起大豆市场的“三重魔咒”

要追溯源头,中美贸易摩擦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自从2018年贸易战打响,美国对中国出口征收20%的报复性关税后,美国大豆的价格竞争力瞬间下降。相比起来自巴西的供应商,美国大豆成了“高价货”。

与此同时,中国迅速将采购目光转向巴西。7月份,中国的大豆进口一举创下了新纪录,几乎全部由巴西供货。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的71%来自巴西,比往年大幅提升。

美国大豆协会8月急切给前总统特朗普写信,明说中国与巴西签订了未来几个月的采购协议,就是不买美国大豆。这种局势下的收获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让人焦虑。

供大于求,存储压力山大

2025年,美国大豆产量预计达到近43亿蒲式耳(约1.17亿吨),位居历史第六高。可市场上接盘的买家却大幅缩减,这不啻于制造一场大供应过剩。

收获期临近,农民面临两个千钧一发的选择:要么亏本急售,血本无归;要么扛着大宗商品的高仓储费过冬,压力巨大。无论哪条路,都是死胡同。

这景象,不禁让人联想到2018-2020年的那个贸易战高峰期,当时美国农业因此亏损了260亿美元,其中大豆亏损占了近200亿。现在,这场噩梦似乎准备重演。

特朗普的“政策大棒”:无助?还能伤自家?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拉格兰这位坚定的特朗普支持者这回都忍不住向政府喊话,要“尽快跟中国这个最大出口客户达成解决方案”。

但现实是,特朗普政府今年8月签署的行政令只延长了关税休战到11月10日,范围虽然包含整体贸易领域,但对农业燃眉之急覆盖甚少。更讽刺的是,上个月特朗普还豪言“中国大豆订单要翻三倍”,可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中国可没兴致听谁“发号施令”。

就在美国农业危机愈演愈烈时,特朗普在国际舞台上又下了一盘大棋。9月10日路透社曝出猛料,特朗普竟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大豆加征100%“二级关税”,借机施压俄罗斯。美欧官员透露,特朗普承诺“欧盟干,美国就跟着干”。

这招看似针对俄罗斯,其实无异于把中国一起拉进来赌局。可别忘了,欧盟不傻。中国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农产品和工业品进口与出口互通有无,撕破脸只会自损八百。

中国的大豆战略:稳坐钓鱼台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和贸易压力,中国并非被动挨打。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早就在布局大豆替代供应和储备上悄悄下了大工夫。巴西已成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更精彩的是,中国还保有约4500万吨的大豆战略储备,相当于两年从美国进口的总量。储备规模属于机密,但此数字一旦属实,便是手里的王牌,至少保证了未来几年供应不至于陷入崩盘。

国内方面,中国今年大豆产量也取得了不错成绩,预计高达2100万吨。虽然仍需进口,但加上巴西稳健的供应,加上战略储备,短期内完全有底气稳住市场。

业界预测,如果明年巴西遭遇洪灾或干旱等天灾,大豆供应链才会出现真正纰漏。在此之前,中国能从容应对贸易摩擦和市场波动。

多边贸易游戏里的困局:美国的孤注一掷

特朗普的操作,充满自相矛盾。他看见农民快扛不住的局势,却不积极修补中美贸易裂痕,反而挑起更多摩擦,甚至拉拢欧盟一起打压中国。

但这在国际上行不通。全球经济面临挑战,大家都想促进贸易、稳增长,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已无人买账。欧盟如果一味跟美国加码关税,受伤最大的恐怕是欧盟自身企业。

中国则利用了这段时间稳扎稳打,推动供应链多元化,扩大国际合作。中美贸易博弈里,美国的牌已经打得露骨又疲软,反观中国,战略部署有条不紊。

结语:农业危机警钟长鸣,多方角力谁能笑到最后?

这场中美大豆贸易断裂,背后是更大范围的国际贸易博弈。大豆订单归零,是中国通过调整供应链做出的战略反制;特朗普拉欧盟加征关税,是美国多边施压的棋子。

现实有些残酷。美国想靠这招掌控贸易主动权,自身却陷入死局。农业危机加剧,国际盟友戒心加深。中国逐步稳固供应链,说白了,手里牌更硬。

未来几个月,美国农民境况如何,特朗普能不能真正重视贸易谈判,都直接影响美国农业和经济的稳定。当前明摆着:靠关税施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唯一出路是坐下来平等对话,寻求共赢。

美国的农业根基稳不稳,整个经济就稳不稳。别再让农民成为博弈的牺牲品。中美贸易风险消解,世界经济才可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参考资料

  1. 《财富》杂志,2025年9月报道——中国大豆订单归零调查
  2. 美国大豆协会新闻发布与CNN专访——卡莱布·拉格兰观点
  3. 路透社,2025年9月10日关于特朗普要求欧盟加征关税报道
  4. 纽约时报,中国战略大豆储备揭秘,2025年8月
  5. 美国农业部(USDA)2025年大豆产量及出口分析报告
  6. 巴西大豆出口数据,2025年行业总结报告

你怎么看这场大豆贸易风暴?中国的供应链战略能否真正稳住局势?美国农业的未来是否还有转机?欢迎留言讨论,一起聊聊你对这场中美博弈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中国   订单   危机   大豆   美国   巴西   中美   贸易   农业   关税   欧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