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观宁夏:银川老城的“减法”,是不是换思路了?

前些年,听说银川老城要做“减法”,大概意思是为了保护和呈现老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韵,不支持“大拆大建”,然后在老城改造上,施行的是“微改造”。

也就是对于老旧小区在改造上主体建筑不动,然后对楼顶、立面、上下水、小区地面等方面进行“焕新”;对街巷两边临街建筑进行粉刷,门头进行统一规格,对马路进行重铺,对下水进行加粗管等操作;对那些“危房”就一个字,拆!然后围墙设杆做停车场等。

这是常规的做法,于是就看到了老城很多地方空了出来,比如解放街片区的几处地方,文化街西头的体育场、中山街北京路口等区域都拆掉了成为一块平地。

例外的也有,那就是西府井饭店对角的地方,房子拆了如今在盖医院,都封顶大吉了,应该是为了配合老城“宜居康养”的概念需求吧。还有就是老交际处后面新起了一个小区,售价还不低。

到了年初,“减法”没有了,出来一个“城市更新”的概念,提到了对文化街和湖滨街之间,从民族街到光明广场这个区域进行借助民间资本进行更新。不过直到现在都没什么动静,可以看出来,其实资本也在观望和犹豫,反而是文艺巷的道路重新铺设了。

到了上个月,更是对银川三区17处地方进行拆除,动静不小。其中老城也有多处。据说更新后会实现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绿化、净化、美化均达到人居要求,助力提升银川品质之城形象,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简单来说,从这些项目的操作上让人明显感受到,银川老城的“减法”,已经换思路了。不再是把人“往外赶”,而是“留人”、“吸引人”。

既然是“留人”和想“吸引人”,不如对老城内的那些楼宇( “烂尾楼”)和闲置(停业等)的酒店宾馆进行盘活使用?

说起来,老城里的这些建筑还有一些的。它们曾经为银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承载了很多老银川人们的记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建筑如今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如何处置和盘活它们,确实让人有些费思量。有的建筑也进行了屡次拍卖或者转手,可是,无一不是在原有的餐旅功能上进行尝试,难有成功模式。

那么能不能对这些建筑的使用上进行改良?

随着银川的高速发展,对人口和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怎么吸引他们到来?或者这些建筑可以助力一把。既解决了人才的安居过渡需求,让有需求的人们有地方住,也盘活了这些建筑,更让老城内的人气提升起来,何乐而不为?

这些建筑基本地处老城的核心地段或者位置,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有巨大的吸引力的。

如今则是到处找地方安置或者新建楼房,基本都是离老城比较远,对于人才或者人口来说,增加的是生活成本和交通出行成本;长期来说,让老城“空心化”也是必然。

可是这些建筑能盘活起来就不同了,因为老城底蕴和成熟完备的生活设施还有方式,让其竞争力毋容置疑!加上自身内部也是功能齐全,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有什么是比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更能打动他们的?

反正是城市更新,这样的思路或许可以试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些建筑改良为人才公寓,或者是创业基地(写字楼),或者是时兴的“中青年养老场所”,一举多得。

只是首要是先要厘清这些建筑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剩下的就好操作了!

宜居、康养、休闲娱乐又风韵十足的老城,谁不爱?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塞上湖城大美银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财经   银川   减法   宁夏   思路   建筑   地方   需求   人才   小区   城内   助力   风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