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幼珍:不哭不闹不上吊,拿捏死宗庆后仅用一招,她才是真正王者

这个七月,全民都在围观一场私生子告正室女的官司。这场官司受关注,可不仅仅因为它事关伦理道德,还因为它的背后是备受关注的娃哈哈集团。

这场官司,表面是私生子和正室女之战,然而其背后,却是小三和正室之战。

想来,这是历史上头一遭:几乎所有国人都齐刷刷地站到了被告这边,只因为被告的身份是正室女,且被告还是中国人,而原告不仅是私生女,还都是美国人。

被告宗馥莉,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婚内独生女儿,其背后是宗庆后原配妻子施幼珍;原告是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宗庆后的私生女,其背后是小三杜建英(曾与宗庆后于2005年结婚,后又离婚)。

实际上,当杜建英的三个私生子将宗馥莉告上法庭时,就已经说明:在这场角逐里,杜建英已经输了,而且输得很彻底。

打败杜建英的,表面看是宗馥莉,实际上却是施幼珍。施幼珍是个怎样的女人,她能以出众文化水准赢一个浙大毕业高材生背后,究竟凭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得从施幼珍远赴黑龙江上山下乡当知青说起——

16那年,施幼珍自杭州第八中学毕业,之后不久,随着大革命的开始,她被下放到了偏僻的黑龙江雁窝岛小兵团。城市乖乖女,突然被下放到农村,且每天得割麦子、养猪,对于绝大多数女子而言,这无异于天塌了。

施幼珍身上,一直有一股韧劲,她并未因为被下放在艰苦之地,而生出负面情绪。相反,她坚信:只要肯努力,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她安心在农村干着分内事,因为表现良好,她还当上了畜牧排的副排长。

1978年,施幼珍迎来了命运转折点,她回到了杭州,被安排在了商业系统工作。再度回到城市这年,施幼珍已经30岁了,这个年纪在当时绝对是大龄,但她并不着急找对象,只继续安稳地做着手头的工作。

两年后,经人介绍,她认识了比自己大4岁的老光棍宗庆后。第二年,两人互相觉得合适,就登记结婚了。当年,宗庆后36岁,施幼珍31岁。

两年后,他们的女儿宗馥莉出生。宗庆后对这个长女非常疼爱,他常说:自己38岁才有第一个孩子,说起来,算是老来得子了。

宗馥莉5岁那年,宗庆后创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业初期是最难的。当时,全家都不得不挤在办公室隔间生活。有一次政府分房,宗庆后自作主张将三居室让给技术骨干张宏辉。

施幼珍得知消息后,并没有埋怨,反而说:“男人没气度干不成大事。 ”

宗庆后创业的那段时间里,她不仅要给他提供情绪价值,经常性给他出谋划策,还得白天上班,晚上帮丈夫理账,期间,孩子也是由她照顾。超负荷运转,严重损坏了她的身体,有一次,她竟因为熬夜而晕倒在了车间。

公司进入正轨后,施幼珍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着女儿。女儿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七八岁时,她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女儿身上。

如今仍有一段关于两母女的采访视频,拍摄于宗馥莉8岁时。那一年,记者拍到的画面是:两母女一起吃饭,饭间,宗馥莉自己剥虾。旁白如下:

“8岁的女儿莉莉,记不得爸爸有没有带她去过动物园玩过一次,就连晚餐,莉莉也习惯于只跟妈妈一起吃了。”

而从后来公布的消息来看,宗庆后此时已经和公司的高管杜建英在一起很多年了,他们的私生子已经2岁了。

施幼珍长期在公司待着,以女人的敏感、细腻,她不可能不知道丈夫已经有了新欢。但她定然没有将这些告诉自己年幼的女儿,毕竟,她比谁都清楚:快乐的童年,是一个人的基底。

为了保护女儿,施幼珍选择了把委屈咽进肚子里。要在丈夫已经出轨且生子的情况下,选择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切,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女儿的作用,她还得非常会想才行,后来的一段采访,将她当时的想法讲透了。

这段采访中,施幼珍只说了几句话,但每句话的分量都非常重,请听:

“他(宗庆后)已经不是我们家的某个成员,而是属于娃哈哈。”“他是老大,父母也不把他当回事,他们家人也不太关注他,他得到的关爱很少,我总是觉得他蛮可怜的,我应该照顾他,我要给他多一些关爱。”“这十几二十几年来,我们也多有争执,但我只要一想到他这一点儿,就心软了。”“不管今后他变成什么样,我对他这一点不会变,我蛮可怜他的。”

所有听过这段采访的人,都忍不住感叹:施幼珍当真是把一切都看透了啊!这种看透最厉害之处在于:她不仅接受了宗庆后家外有家的事实,也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了他的种种行为。

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智慧,早已超越了寻常人。

施幼珍这段话实际话里有话,她的那句“他已经不属于我们家的某个成员”,实际代表着,她早已不把他当成自己独有的了。而这个属于“娃哈哈”,表面看,是说他把事业看得太重,实际却暗示:她早已知道他的女人,在娃哈哈总部。

施幼珍也在告诉记者:宗庆后家外有家,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可能将来还会变,但不管他怎样,我都是理解,甚至于是可怜他的。

施幼珍可怜宗庆后的原因,她也和盘托出了,她说:““他是老大,父母也不把他当回事,他们家人也不太关注他,他得到的关爱很少”。

这话普通人听了不能完全明白, 而若以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剖析过去,这话可以这样理解:宗庆后他是在原生家庭里被忽略的那个,他在原生家庭里缺爱。因为缺爱,所以有很多病态的行为,包括出轨等等,那些行为,实际是在补全他童年、少年时期的缺失。

圈中者为杜建英,坐者为宗庆后

一句话:宗庆后是个可怜人。如果从宗庆后的角度看过去,施幼珍才是那个最懂他的人。这个世间:遇见性,遇见各种美好都并不稀奇,最稀奇乃是遇见懂得。

施幼珍懂得宗庆后,颇有点像鲍叔牙对管仲的“懂得”。管仲每次跟着鲍叔牙去打仗,一到进攻的时候,管仲就躲在后面,大家就都骂管仲“贪生怕死”。可鲍叔牙却并不如此认为,他替管仲说话说:"你们误会了,他不是怕死,他是得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哪!"

管仲知道后,泪流满面地感激鲍叔牙对自己的这份“懂得”。

管仲经常被鲍叔牙感动,而宗庆后也一直被施幼珍感动着。当记者后来将这段采访放给宗庆后看时,他当即双目含泪,不能自已,潸然泪下。

如此施幼珍,已经根本不是杜建英能比的了,对于宗庆后而言,她早已是无可替代,何况,他们之间还有最初一起创业的情分。关键,施幼珍在教育女儿上,也极其出色,经常让宗庆后感到自豪。

施幼珍是那种如学校一般的女人,她在关键节点让宗庆后成长,同时,她的理解包容,能让他放开手脚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

施幼珍的特质,让她不哭不闹不上吊,而只以不动声色方式继续陪在宗庆后身边,做他的坚强后盾。哪怕后来离婚,她也依旧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宗庆后。

施幼珍的视角看过去,她明白:丈夫需要高材生杜建英的支持,她的英语能力,决策能力,谈判能力,组织能力等,都是宗庆后的公司非常需要的。这样的女人,如果丈夫不拼尽全力留住,可能早就已经被别的公司挖走了。

杜建英

施幼珍自己是做事业的,她明白做事业有多辛苦,她甚至并不觉得做宗庆后的女人是一种幸福,毕竟,做他的女人要承受的太多太多。尤其,杜建英还得承受一直“见不得光”的痛苦。

施幼珍一早就知道:杜建英不是自己和丈夫宗庆后的对手。她把一切想得太简单了,她以为:自己在公司贡献大,又为宗庆后生了很多孩子,尤其还生了男孩,自己就无可替代了。她哪里知道:真正的无可替代,从来不是这些看得见的部分,而是看不见的部分。

一直不明白真相的杜建英,甘愿做宗庆后背后见不得光的女人,而且是和三个私生子一起见不得光。

杜建英与宗庆后的私生子

施幼珍早已跳出情情爱爱关,她早在发现丈夫出轨后,过了情关。也只有过了情关的女人,才能明白男人的世界里“爱情不值一提,利益才是根本”的事实。宗庆后是男人,施幼珍早已看透他属于娃哈哈,也就是属于利益,他最看重的永远是自己一手创办的娃哈哈(利益)。

为了这个利益,他可以做任何形式的妥协。

施幼珍极有可能在女儿知道父亲出轨、婚外生子的当口,就把男人的这个根本特征告知了她。否则,她怎能在回国进入娃哈哈后,就迅速通过打造父亲“爱妻宠女”、“绝世好男人”人设,将他的私生活和娃哈哈捆绑在一起呢?

当宗馥莉和施幼珍联手将宗庆后打造出这一人设之日,也就是她们将杜建英和私生子们永远封印在阴影处之时。即便施幼珍曾在2000年离婚,并于2005年与杜建英结婚又离婚,杜和孩子们也依旧未曾被曝光过。

杜建英有拆解的方法吗?答案是没有!她不愿意争的妥协,让她失去了仅有的几次“见光”机会。

真正的机会只在适当的节点出现,杜建英在该争取的时候没有争取,到了最后时刻,才为了私生子们的信托基金跳出来争取。可此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宗馥莉已经在施幼珍的帮助下,完成了很多利益切割,同时,宗庆后也已经死了,他们没了靠山,她和母亲还凭借中国国籍、刻板印象里的正室身份站在了舆论制高点。

宗庆后死后,一切都掌握在了施幼珍手中,她终用几十年的隐忍,换来了女儿宗馥莉的权力中心的位置。

不得不说,真正厉害的王者型女人,从来都不会是那些遇事又哭又闹者,而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冷静处置、杀伐果敢者。

宗庆后葬礼上,施幼珍缺席,她的缺席,让世人对“王者”又有了新的理解!

宗庆后葬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财经   王者   宗庆   娃哈哈   管仲   私生子   女儿   女人   丈夫   室女   被告   利益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