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带娃出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
家里来个亲戚刚伸手,宝宝立马小嘴一撇,哇地就哭出声,小身子拼命往你怀里躲。
老一辈在旁边直摇头:"这孩子这么认生,平时得多带出去见见人啊!"
可我们当妈妈的心里清楚,天天带娃下楼遛弯,小区里的爷爷奶奶都混了个脸熟,怎么还是见人就哭呢?
其实啊,这背后藏着三个原因,老一辈人可能真不懂,但我们做父母的要知道。
记得有次,我姐来家里玩,刚接过 8 个月的小宝,小家伙立马扯开嗓子哭。
我姐尴尬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对小宝说:"我们上周才见过呀,宝宝怎么就不认识姨姨啦?"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娃的大脑就像个刚升级的电脑系统,6 个月左右开始装 "人脸识别软件" 了。
以前谁抱都行,是因为系统还在初始化,现在能精准区分 "天天见的人" 和 "陌生人" 了。
说白了,以前他谁都能抱,是因为他的大脑还没这个概念;而现在他能区分谁是熟悉的人,谁是陌生人。
我家大宝当年更搞笑,有次我外出,回来时戴了顶遮阳帽,他盯着我看了半天,突然哇地哭起来,不认识我了!
在娃眼里,哪怕妈妈换了个发型、戴了个眼镜,化了点淡妆,喷了点香水,都跟换了个人似的。
这可不是娃娇气,人家可聪明了,这是启动了 "自我保护模式" !
你想想啊,我们走夜路的时候,突然冒出个陌生人凑近,你第一反应也是往后躲,对吧?
所以下次遇到这情况,别硬把娃塞给别人,先让他趴在我们怀里观察一会儿,等他确认 "安全" 了,自然会慢慢放松。
育儿小知识:宝宝到了一定的月龄就出现了认生,那证明宝宝的智力是发育正常的,也可以说宝宝是聪敏的。
楼下张阿姨每次来儿子家里,一伸手抱娃,小孙女就扭头哭。后来细心的张阿姨发现,自己刚涂完保心安,手上还有股难闻的药味。
你知道吗,娃的小鼻子灵着呢,新生儿出生就能靠气味找妈妈,对刺激性味道更是敏感。
我表弟上次来家里,刚抽完烟没换衣服,一靠近小宝,小家伙立马皱起小眉头。
还有家里老人贴的膏药味、朋友身上的浓香水味,甚至刚吃完大蒜的口气,在娃这儿都是 "危险信号"。
更别说有些男性亲戚,平时干活出汗多,身上的汗味加上粗嗓门,对娃来说简直就是 "双重刺激"。
说白了,婴儿的嗅觉很灵敏,天生会排斥刺激性的味道。
所以,当有他不喜欢味道的人一靠近时,宝宝出于本能就会哭闹,告诉妈妈,我不喜欢这个味道。
姐妹们,你知道吗?娃从出生就会 "看脸色",笑脸对他们来说就是 "安全通行证",板着脸或者表情太夸张,在娃眼里就跟 "怪兽来了" 似的。
我家大宝小时候,他的伯伯总喜欢突然瞪大眼睛逗他,结果每次都把娃吓得哇哇哭。
还有那种带着命令式的语气:"来,叫叔叔!"" 笑一个!"娃听着就紧张。
大人觉得是逗娃玩,可在娃的小世界里,这就是" 不友好 "的信号。
说白了,想让娃接受一个人,先让对方多笑笑,说话轻声细语的,别一上来就搞" 突然袭击 ",等娃放松警惕了,再慢慢亲近。
说实话,每次娃见人就哭,我们心里既心疼又尴尬。用什么方法应对好呢?别慌,试试这几招:
01.给娃一个 "观察期"
别强迫娃马上让别人抱,先让他在我们怀里看看对方,熟悉一下声音和样子。
02.从 "远距离接触" 开始
让客人坐在旁边,轻声跟娃说说话,递个小玩具,先混个 "脸熟"。
03.提醒客人 "温柔点"
笑着跟客人说:"我们轻点声,慢慢跟宝宝玩哈。" 让娃感受到对方的善意。
小书虫妈妈育儿感悟:
其实娃的每一次哭闹都是在传递信号,不是他们 "难伺候",而是小脑袋瓜里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迫,而是理解、引导,让宝宝慢慢接受周围的人。
你家宝贝小时候有没有过类似的 "认人趣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