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尉迟红心
编辑 尉迟红心
“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
老罗的这句话,直接把整个餐饮圈点燃了!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直播间连番重锤西贝,直言“难吃、价贵、分量小、预制菜、不透明”,甚至摆出疑似“预制菜包装”的证据,瞬间让“西贝是不是预制菜餐厅”冲上热搜。
24小时不到,另一边,新辣道创始人、信良记董事长李剑坐不住了,直接开直播公开喊话罗永浩:“我悬赏20万,中国境内只要有餐厅能证明自己不用任何冷冻原料、没用任何添加剂,我立刻送钱!”
一时间,整个餐饮行业炸开了锅。
9月12日,罗永浩直播在线人数瞬间破10万,他反复强调:
自己不反对预制菜;但要求透明公示,让消费者有知情权。
他甚至举例老乡鸡,称人家把“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标得清清楚楚,算是行业良心。
然而,老罗的言论却被不少餐饮人质疑:
你说“只要用了冷冻原料,就算预制菜”;
但冷冻海鲜、冷冻牛羊肉,本来就是全球食品供应的主流方式;
真要按你这标准,全国几乎没有餐馆能幸免。
在直播里,李剑几乎是拍桌子反驳:
“我干餐饮30年,见证过食堂、火锅连锁、中餐工厂全链条,老罗这次是误导消费者!”
“冷冻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不该被妖魔化。”
“悬赏20万,就是要证明:老罗的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他还直言,老罗的做法相当于强迫餐饮企业贴负面标签:
酱油里有色素,味精里有谷氨酸钠,要不要都贴出来?
消费者一看到“化学名词”就以为不健康,结果真正好的品牌冷冻肉,反而被冤枉。
这一波论战,不仅让餐饮人炸锅,也让网友们吵翻了天。
有人力挺老罗:“罗总从头到尾没说反对预制菜,他强调的是 消费者有知情权,别拿预制菜忽悠顾客成现炒!”
也有人支持李剑:“预制菜合法合规,但必须公开。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而不是被蒙在鼓里。”
有网友直接拆解概念:“冷冻原料≠预制菜!肉可以冷冻,鱼可以冷冻,但这和预制菜是两码事。别混为一谈!”
还有人从经营角度出发:“一个饭店哪能完全没预制?一天上千单,难道真是现炒现做?老罗有点过度理想化了。”
也有人呼吁理性:“行业该透明,但别妖魔化冷冻和添加剂。只要合规、安全、实惠,就是对消费者最大的负责。”
可以看出,大家的核心诉求其实一致:知情权要有,公平性也不能少。
说白了,这是一场网红流量 vs 行业现实的正面冲突。
罗永浩站在消费者一边,喊的是“知情权”;
李剑和一众餐饮人站在行业一边,喊的是“科学与公平”。
消费者要透明,企业要生存,问题是:没有国家标准,谁说了算?
9月13日,据第一财经消息,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这意味着:“预制菜”的定义将被国家正式确定;
餐厅是否使用预制菜,可能需要强制披露;
企业和消费者,终于能站在同一话语体系里交流。
老罗说的“透明化”,李剑说的“科学定义”,或许很快就会有答案。
预制菜的争论,不只是“吃得好不好”的问题。
它是餐饮行业工业化、标准化、透明化进程中的必然阵痛。
对消费者来说,知情权必须尊重;
对企业来说,公平与科学标准同样重要。
你觉得,餐厅用冷冻食材算不算预制菜?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上头条 聊热点#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