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饭桌上总是少不了苦瓜、黄瓜、绿豆芽这类“清爽蔬菜”。不少人甚至一日三餐离不开拌凉菜、生吃菜,觉得这样才能“清热解暑”。
但你也许会疑惑:吃得越清爽,为什么反而越没精神、胃口差、手脚冰凉,还容易腹泻失眠?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脾欲温,急食温以助之。”
三伏盛夏,阳在表、阴在里,最忌内寒耗阳。而一味追求“吃凉”,正中其忌。
脾属中土,为气血生化之源,喜温怕寒。寒为阴邪,直中中宫,久则伤阳成湿、成泄、成倦怠、成浮肿。
不是蔬菜不能吃,而是要选得对、吃得巧、搭得好。下面这六类“自带寒气”的蔬菜,若食之不当,反而最易损伤脾阳、困住中气。
· 1. 黄瓜 ·
性寒味甘,归胃、大肠经。
黄瓜利水道,消肿胀。寒凉虽解暑,但脾虚者不胜其寒。
易伤人群:脾虚泄泻、食少腹胀者。
调养建议:建议以快炒为主,出锅前可加入姜丝或蒜末,借助其温性中和寒凉。
若想凉拌,务必先快速焯水,并佐以足量蒜泥姜末。
· 2. 苦瓜 ·
苦寒,入心脾二经。
苦瓜泄热清心,但苦寒易耗气伤中,伤而不自知。
易伤人群:阳虚畏寒、面色晄白、常泄者。
调养建议:熟食为宜,烹饪时搭配姜片或蒜蓉同炒,可有效缓解其寒性。
与鸡蛋或豆豉同烹也是不错的选择。
· 3. 空心菜 ·
性寒味甘,入胃大肠经。
空心菜有滑利通便之性,久食易滑肠耗气。
易伤人群:久泻虚人、体寒畏冷者。
调养建议:热炒更为适宜,烹饪时多放蒜末提香温中。
出锅前撒少许白胡椒粉,或加入腐乳同炒,既能增香也能平衡属性。
· 4. 生菜 ·
性凉味甘,归胃、膀胱经。
生菜寒滑,通利大肠。生食易伤中气。
易伤人群:脾胃虚寒、产后调养者。
调养建议:建议快速焯水断生后,淋上热制的蒜蓉香油汁或蚝油汁食用。
热油与蒜蓉的结合能有效调和其凉性。
· 5. 绿豆芽 ·
性寒味甘,归胃、大肠经。
绿豆芽清热利湿,但若脾运不健,反添湿寒。
易伤人群:食少腹胀、寒湿困脾者。
调养建议:快火清炒,加入葱段、蒜片提香,或用醋溜法更佳。
与温性的韭菜、鸡蛋同炒,是营养与性味的理想搭配。
· 6. 生藕 ·
生者寒,熟者温,入心脾胃经。
生藕性寒,能清热止渴。寒凉利多,但非人人适用。
易伤人群:脾胃虚寒、常腹泻者。
调养建议:炖汤时加入几片姜、几粒胡椒;清炒时放些蒜片,都能增添暖意。
藕粉性质平和,是脾胃虚弱者的温和之选。
如何顺势调理?
少生食,多煮炒: 寒性蔬菜务必用姜、葱、蒜、紫苏、花椒、胡椒、陈皮等辛温佐料调配,中和寒性。
辨体质,慎苦寒: 脾胃虚寒者尤需忌口过量生冷寒凉;湿热体质者可适量、恰当烹饪后食用部分寒凉蔬果。
重适量,择时机: 控制寒凉食物的总量和频率。建议午餐适量食用,晚餐则主温润平和,不宜寒凉扰阳。
夏日饮食智慧,贵在识自身体质寒热、明食物属性、懂调和之法、知适量之道。
调养之法,因人而异。若有病痛久不缓解,请及时就医,不宜自行套用。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