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召回的事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
小米汽车 9 月 19 日宣布召回 11.7 万辆 SU7。该公司官方称,本次召回意在进一步提升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虽然本次升级不需要物理更换任何零件,但仍按照召回的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因此很多人理解为,小米汽车这次召回是,小米公司主动发起的,是负责任的表现,本来可以不召回的,直接OTA就行了,还有人表示,因为XX新规定,大规模OTA必须上报,所以才有了这次召回,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9 月 22 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主管媒体《产品可靠性报告》官方账号“中国质量报告”9 月 21 日发文称,11 万辆小米 SU7 并非例行 OTA,而是受调查后被动召回。
中国质量报告表示,小米此次召回编号为“S2025M0149I”和“S2025M0150I”,对应缺陷类别为 S,即安全缺陷;召回类型为 I,即受调查影响召回。这也意味着,小米汽车此次召回并非主动召回,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前面我们也说过了,缺陷类别为 S(安全缺陷)、E(环保缺陷);召回类型则为 V(主动召回)、I(受调查影响召回)、O(责令召回)。
也就是说,召回汽车只有两种问题,要么是安全缺陷,要么是环保缺陷,其他的问题,不在召回的范围内。而召回的类型有三种,小米汽车属于第二种——受调查影响召回。
这个召回编号可不是瞎写的,比如说:
捷豹最近召回了部分国产汽车,召回编号S2025M0148V:自2026年1月30日起,召回自2020年3月2日至2023年5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2020至2023款捷豹XEL和XFL汽车,共计64731辆。这就是因为安全问题主动召回的。
东风商用车,召回编号S2025M0095I: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11月10日至2025年1月1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东风KR系列货车,共计59辆。这就是因为安全缺陷,受到调查之后,被动召回的。
另外,一汽丰田(召回编号 S2025M0124V)、小鹏汽车(召回编号 S2025M0142V)等对旗下电动车产品的召回也是主动召回事件。
被动召回和主动召回,区别主要就看编号,而不是看车企怎么说,中国质量报告还称,OTA 被普遍用到召回领域后,提高了召回效率,降低了召回成本,但另一方面也模糊了“OTA”和“召回”之间的界限。
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指出,企业实施 OTA 升级活动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组织实施,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汽车产品。若消除缺陷的措施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企业应当在取得产品变更许可后,方可恢复相应汽车产品的生产。
小米汽车这次是主动召回,还是被动召回,没什么好争辩的了吧?还是那句话,召回不是什么大问题,合资车企哪家没有召回过,解决了就行了,怕的就是召回了还不承认,解决问题不彻底。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