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lmm
横店,这座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影视城。
堪称中国影视产业的“心脏”,也是20万群演的“逐梦修罗场”。
这里美女如云,却也有“光棍懒汉”颓废躺平。
光鲜的明星梦背后,是日薪不到200元的辛酸。
有人凌晨苦等片场机会,有人失业露宿街头,更有甚者为角色被迫妥协潜规则。
薪资跳水、竞争白热、性别失调......
当梦想直面现实,横店群演的命运究竟会驶向何方?
要说横店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明星梦”的巨大诱惑。
王宝强、赵丽颖等草根明星逆袭成功的案例被不断传颂。
成为无数怀揣演绎梦想之人奔赴横店的精神支柱。
一位群演曾坦言“王宝强在少林寺苦练多年后成名,我觉得自己也有机会。”
这种“一夜爆红”的美好幻想,让众多年轻人将横店视为改写命运的“赌场”。
同时,对于小镇青年和“横漂”群体而言。
横店更是他们心中“触手可及的演艺圈”。
而且,群演行业的准入门槛极低。
无需高学历和丰富经验,只需办理一张演员证就能注册成为群演。
对于那些厌倦工厂流水线枯燥工作的人来说,横店的工作显得格外“自由”。
这种“自由”同时也吸引了大批逃离传统职业的年轻人。
随着2023年短剧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横店群演也随之迎来了“第二春”。
快节奏的拍摄模式,催生了大量群演需求。
尽管这类剧组更倾向于使用廉价劳动力,但仍有部分人看到了“被发掘”的机遇。
此外,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群演们开始尝试通过记录剧组日常来积累粉丝。
以此作为未来转型网红或带货主播的基础。
爆款短剧《无双》曾创下“8天赚1亿”的惊人记录。
群演的日薪也随之飙升到4000元。
尽管这样的机会极为罕见,但依然吸引了无数人涌入横店。
短剧的“暴富效应”如毒品一样。
即便人们明知成功率极低,却仍愿意赌上自己的青春。
横店,同时也是失意者的避风港。
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光棍懒汉”。
他们中有人因创业失败、婚姻破裂而躲进横店。
将群演工作当作一种“低成本生活方式”。
在横店,他们住着低廉的隔断间,吃着便宜的剧组饭,靠着“演死人”“演路人”混日子。
总之,无论出于何种理由来到横店。
对这些人来说,这里似乎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横店那片被霓虹灯映照的土地上。
仿佛交织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镜头前,他们是将军、妃子、侠客,演绎着世间百态。
然而,镜头之外,他们却只是拿着微薄薪水的“透明人”。
2024年,在横店群演薪资经历了一轮下降式调整后。
群演的基础费用下降为135元/10小时,超时费缩水至13.5元/小时。
但现实却是,剧组普遍要求群演超时工作。
还常以“剧组预算紧张”为借口,拒不支付超时费用。
同时,性别差异带来的残酷现实,在群演群体中尤为明显。
女群演若想获得机会,往往需要初中的颜值。
与此同时,还得自掏腰包承担化妆费用,甚至可能遭遇性骚扰。
22岁的林琳就曾被副导演暗示“陪酒换角色”。
在她坚决拒绝后,通告量急剧减少。
男群演则多被安排饰演士兵、乞丐等角色,工作强度大且辛苦。
30岁的王强拍淋雨戏时高烧三天,剧组却以“未签合同”为由拒绝赔偿。
横店群演中,女群演占比超过60%。
颜值竞争激烈到“校花级”也只能沦为背景板。
为了争取角色,她们常常身着淘宝爆款汉服,在剧组酒店外“走秀”。
甚至还有人选择整容、节食。
而在男群演里,30%的人群为未婚人群。
一些人靠打游戏消磨时光,形成了“光棍懒汉”群体。
更有甚者,将横店视为“低成本婚恋市场”,试图借演戏结识女性。
却往往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陷入更深的孤独。
2025年,短剧市场热度减退,群演日薪跌至90元/10小时。
但即便如此,工作机会仍需“抢破头”。
孙明文曾凭借一部短剧拿到日薪4000元的高收入,如今却为50元的现金戏通宵排队。
“短剧就像海市蜃楼,看着近,却怎么也摸不着。”
他见证过同行因短剧爆红,也目睹过更多人因无戏可拍而流浪街头。
如今,横店的20万群演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们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面对行业寒冬,群演的出路呈现多元化探索,但每条路都布满荆棘。
横店影视演员工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注册群演高达13万人。
然而却仅有2%的人能成功晋升为特约演员。
特约演员日薪300元起步,还能获得接触核心剧组的机会,这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
“我苦练3年武术和骑马,终于从‘死尸专业户’变成了特约演员。”群演张亚楠这样说道。
他不仅通过观察主演表演、参加公会培训提升演技,如今还负责群演安全培训,月收入过万。
除了努力晋升,部分群演开始转型幕后。
有人成为场务、灯光师,有人开起汉服租赁店,还有人做起短视频博主,曝光横店生态。
网红“张百乔”从特邀演员转型为搞笑博主,年收入高达百万。
但这样的成功者仅占不到1%。
更多群演则是陷入直播带货的流量焦虑中,甚至有人为博眼球做出极端行为。
2024年,横店推出群演技能培训计划,并颁布《权益保障条例》,为群演提供基本医保。
然而,这些举措的实际效果有限,落实情况也并不理想。
演员公会试图用分级制度规范竞争,却意外加剧了资源垄断。
短剧市场的爆发虽带来短期用工需求,但剧组“快餐式”的佣人方式,让行业更加不稳定。
当“明星梦”破灭,横店该如何让20万群演有尊严地生活?
答案或许在于建立更公平的分配机制、更畅通的晋升通道,以及社会对“小人物”的尊重。
横店群演的故事,是当代青年理想与现实激烈碰撞的缩影。
行业用“王宝强式逆袭”贩卖希望,却用“日薪121元”的现实榨干他们的青春。
这在本质上是一场精心包装的生存游戏。
若影视工业无法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横店终将成为埋葬梦想的坟场。
尽管现实残酷,仍有无数人前仆后继来到这里。
因为在这里,普通人至少还能做一场关于星光的美梦。
正如一位群演所说“我们不是王宝强,但我们的故事同样值得被看到。”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横店群演出工时长普遍超12小时,调薪后每日收入减少16.2元-24.3元
红网——横店群演降薪:整顿娱乐圈的风是不是吹错了地方?
中国经营报——遍地群演月入四五千 短剧火热横店变“竖店”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