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被拍到汗流浃背下训,原来他早就在成都协助队友备战世乒赛了

北京时间5月3日,成都国乒集训基地的训练馆内,37岁的中国乒协副主席马龙被球迷拍下结束训练的一幕,他汗流浃背,将毛巾蒙在头上,神情专注地与队友复盘技术细节,这一幕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龙队从未离开赛场,只是换了一种身份继续为国乒燃烧!”事实上,这位乒坛传奇在几日前便随队抵达成都,以“双重身份”投入多哈世乒赛的封闭备战:既是新任乒协副主席,也是实战经验丰富的陪练员

马龙的职业生涯堪称乒乓史上的奇迹,十年前,他在苏州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力克方博,成就个人首个世乒赛单打冠军,并开启了一段“三连冠”的统治时代,彼时的他凭借全面技术、冷静心态和“六边形战士”的称号,成为中国男乒的绝对核心,十年后的今天,尽管已卸下主力战袍,他的身影却依然活跃在训练场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龙在成都集训期间不仅参与战术讨论,还亲自上阵担任主力选手的陪练,甚至模拟外战对手的打法,帮助队友适应多哈世乒赛的红色球台和新型器材,这种“身兼数职”的付出并非偶然,自2025年4月23日当选中国乒协副主席以来,马龙始终强调“传承”与“实践”的重要性,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是运动员还是管理者,首先要做好自己,才能影响他人。”这种理念在成都集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既以领导身份参与备战规划,又以老将身份用行动诠释何为“榜样力量”

苏州世乒赛的夺冠,是马龙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2015年的那场胜利,不仅让他跻身世界顶尖选手行列,更奠定了此后十年“大满贯+双圈大满贯”的传奇之路,然而,荣耀背后亦充满挑战,2017年国际乒联更换用球和球台规格,一度让这位“感觉型球员”陷入低谷,他坦言:“新材料球削弱了旋转,球台的弹性差异也打乱了我的节奏。”但正是这种逆境,让他学会了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最终在2019年世乒赛实现卫冕;如今,站在苏州夺冠十周年的节点,马龙的角色已从“突破者”转变为“引路人”,多哈世乒赛的封闭训练中,他多次向年轻队员分享“心态重塑”的经验

马龙担任乒协副主席的前景,被业内广泛看好,尽管他尚未正式退役,但这一任命恰恰体现了中国乒协“专业化与年轻化”的改革方向,与前任刘国梁、王励勤不同,马龙是首位以现役运动员身份进入领导层的乒协副主席,这种“双重角色”既能保障他对一线赛事的敏锐洞察,也能推动管理决策更贴近运动员需求

另外从个人特质看,马龙的谦逊、细腻与大局观为其转型打下基础,东京奥运会后,他主动淡出单打赛场,转而专注于团体赛和年轻队员培养,展现出“甘当配角”的格局,巴黎奥运会上,他与王楚钦搭档双打时的稳定表现,以及赛后“无论主角配角,成长才是核心”的发言,进一步印证了他对团队精神的深刻理解

未来,他或将从三方面推动乒协发展:一是优化青训体系,将“天赋+勤奋+热爱”的成长公式制度化;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广乒乓球运动;三是探索商业化与竞技体育的平衡,延续国乒的“冠军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体育   世乒赛   汗流浃背   成都   队友   马龙   乒协   多哈   球台   身份   苏州   中国   运动员   单打   陪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