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遇上“烟雾病”:一场多学科护航的生育奇迹

“烟雾病”——一个很多人都没听过的名词。这种罕见脑血管疾病虽然有着梦幻的名字,但其实相当凶险。患上烟雾病的患者,大脑主要血管会因为不明原因逐渐狭窄甚至发生闭塞。

缺血的大脑为了保证供血,“被迫”形成许多额外的小血管,看起来就像一团团朦胧的“雾气”,所以被叫做烟雾病。新生的血管网络纤细脆弱,哪怕很小的身体变化也可能引起破裂,危及生命。

妊娠遇到“烟雾病”

孕妇小芹(化名)就曾患有烟雾病。尽管2年前已做过脑部手术,现在病情稳定,但她依然引起了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产科施旭婷副主任医师的高度警惕——女性孕期各项生理机能都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血容量增加、分娩时血压波动等等,都会极大增加大脑再次缺血或出血的风险,随时可能引爆“雷区”。

01多学科把关,筑牢安全基石

作为主诊医生,施旭婷深知孕期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是本次妊娠最大的挑战。她一方面细致嘱咐小芹各种注意事项,一方面将联系方式留给她,决心严密监测母婴情况,24小时待命以备病情变化。随着孕周逐步增加,提前在门诊启动了高危孕产妇多学科协作管理,常州二院神经外科专家、副院长刘芳和麻醉科副主任吴周全对小芹进行了权威评估,为制定最终分娩方案打下基石。

02动态评估,不放过任何风险

尽管此前评估稳定,然而,就在入院当天,由于紧张和身体负荷加重,小芹出现了高血压。面对烟雾病,再谨慎也不为过。产科迅速联络了神经外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团队进行会诊。为获取最精准的脑部影像学依据,神经外科王健副主任医师审慎地提出了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烟雾病专项)的建议。影像科医师在预约全满的情况下,加班为小芹做了检查。结果令人倒吸一口凉气:小芹的脑血管不排除已经出现轻微出血了!

03精准施策,迎来新生命

由于小芹的血压无法再耐受自然分娩,做好万全准备后,产科团队迎难而上,为她实施了剖宫产,整个过程如履薄冰却又一气呵成。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可爱的女宝平安降生。然而医护人员并没有放松警惕,为防止术后病情发生变化:所有医护人员每天严密观察小芹的体征并予物理抗凝直到和宝宝平稳出院。如今,小芹已顺利度过产后42天的恢复期,母女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育儿   烟雾   奇迹   麻醉科   产科   病情   医师   常州   血管   平安   大脑   神经外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