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双节“馆”游记:一眼千年 月满人间

国庆逢中秋,晋中各大博物馆迎来了一场文化与欢庆的盛宴。各馆用创意激活历史,让文物走进生活,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

10月6日上午九点,在晋之缘壁画艺术博物馆内,十组家庭围坐长桌,孩子们聚精会神,亲手制作中秋花灯。在千年壁画的环绕下,灯光透过绢布,映衬出时光的厚度。“一日看尽千年月,两庆同欢壁上诗”,成为这个双节假期最真实的写照。

据了解,10月1日、6日、8日上午十点,晋之缘壁画艺术博物馆举办公益讲解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寻找壁画中的植物纹样”活动也引发打卡热潮。自媒体平台上,在“#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两周年庆”话题下,年轻人与壁画合影,分享着发现的喜悦。文创商店和非遗体验区的八折优惠,更让文化体验变得触手可及。刚刚在服务台兑换到博物馆两周年限量种子门票的大学生陈萱仪向记者表示:“要把它种下去,让博物馆的记忆随着植物一起生长。”

在市城区另一侧,晋中市博物馆成为假期热门文化打卡地,五大主题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其中,“瓷韵匠心”活动持续八天,20名幸运参与者体验了从拉坯到上色的完整制瓷流程,成为系列亮点。10月1日,孩子们在专业制瓷师傅的指导下将泥土塑造成型;七天后再次相聚,手执青花料笔为晾晒成型的素胚绘制图案,最后将自己制作的独一无二的瓷器带回家中。“我第一次做瓷器,虽然不完美,但很有成就感,”一位参与活动的初中生表示。

“亲子拾光·阖家共游”活动也备受家庭青睐,20组家庭手持“博物馆拾光路书”,在各展厅展开探索。“这个任务要找的是不是那件青铜器?”活动中,随处可见小朋友们拉着父母急切询问——任务卡让参观变成生动探险。此外,“药香盈袖”活动带领参与者制作中药香薰挂件,“月满中秋”则让大家编织古风织锦灯笼。最令人惊艳的是中秋当天的“月宫韵 汉服游”,博物馆三层老街被布置成月宫幻境,汉服游客衣袂翩跹,仿佛穿越千年。而“十二月令”集章活动前也排起长队,每一枚印章都是一次文化邂逅,承载着一段美好回忆。

在榆社县化石博物馆里,爱国热情与文化传承在孩子们手中传递。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的社教活动,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10月1日下午,“小小火炬手·点燃中国心”活动让15名低年级小学生在动手制作中理解爱国情怀。两个小时里,孩子们了解了国庆的意义,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火炬,用稚嫩嗓音表达对祖国的祝福。10月2日,“巧手制花灯·明月照古今”活动登场,15名高年级学生跟随社教老师各自制作古风花灯,从剪纸、粘贴到组装,步骤繁琐却趣味盎然,让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在少年心中扎根。

平遥古城内,县衙博物馆、票号博物馆、双林寺彩塑艺术馆开放时间延长至19:00,为游客提供更充裕的参观时间。《又见票号》实景演出在协同庆钱庄博物馆上演,每晚七点半,观众化身时空旅人,亲历晋商繁华。介休市博物馆的“血色山河 介休丰碑”临展、昔阳县博物馆的“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都以独特视角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全新产品《AR智游乔家大院 汇通天下》于国庆重磅上线,为游客打造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沉浸感的智慧文旅新场景。

这个双节,晋中的博物馆不再只是收藏历史的建筑,而成为文化传承的活态空间,让千年文物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晋中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旅游   晋中   满人   山西   游记   千年   博物馆   壁画   文化   爱国   游客   花灯   中秋   票号   月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