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炬,灼破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阴霾

当9月3日的晨光洒满神州,长安街上铁甲列阵、战鹰翱翔,中国以庄严的阅兵仪式,告慰14年抗战中3500万逝去的英灵,昭告世界对和平的坚守。这场跨越八十载的纪念,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先烈的缅怀,却在一海之隔的日本,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历史回避”——他们的言行,如同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受害国人民未愈的伤疤,更让我们看清:历史修正主义的阴霾,从未远离。


日本政府的操作,堪称“掩耳盗铃”的典型。他们通过外交渠道,急切地向亚欧各国施压,游说他们回避中国的纪念活动,还大言不惭地将正义的缅怀污名化为“反日色彩浓重”,企图把中国对历史的铭记描绘成一种“偏执”。日本内阁官员言论前后矛盾,一会儿称“关注动向”,转瞬又鼓吹“不应聚焦过去不幸”,这般态度,无非是害怕国际社会的目光,会无情地刺破他们掩盖侵略罪行的遮羞布。与此同时,日本媒体也沦为帮凶,像NHK电视台将阅兵污蔑为“炫耀武力”,《东京新闻》把纪念曲解为“炫耀战胜国地位”,全然不顾当年日本铁蹄践踏中国山河,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才将亚洲从法西斯的战火中拯救。他们颠倒黑白的行径,实在令人发指,让亲历者寒心,让后辈愤懑。


近期,日本的种种行径更是变本加厉。在国际上,为了削弱中国纪念活动的影响力,日本政府砸下重金。自2015年中国首次举办抗战胜利阅兵以来,日本外务省在“海外战略信息传播”相关工作事项上,投入超560亿日元 ,仅2025年预算就达62.2亿日元。这些钱并非用于正常对外宣传,而是妄图构建日本所谓“正确形象”,比如培养“亲日”外国人、篡改海外教科书中“慰安妇”等侵略历史记载。由日本外务省管辖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就曾被曝光连续资助外国学者、媒体人传播“亲日”内容,混淆国际视听。不仅如此,日本还贼喊捉贼,在临近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中国9月3日举行的纪念活动,声称中国的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可他们似乎忘了,正是自己对历史的一再歪曲,才让这段沉重的历史被反复提及。


在东海问题上,日本也小动作不断。他们对中国在东海中日中间线附近中方一侧建设新的油气结构物表达所谓“强烈抗议”。但中国开发活动完全位于毫无争议的中方管辖海域,是在行使国际法赋予的主权权利。日本主张的“中间线原则”,既未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中日两国也均未加入相关公约,其抗议毫无道理,无非是想在现实利益上挑衅中国,转移国内对历史问题的关注。更荒谬的是,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竟称中国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侮辱昭和天皇”的视频,通过外交渠道提出抗议。昭和天皇作为二战时期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最高决策者之一,日本却对其战争罪行避而不谈,反而对网友正常的历史反思横加指责,这恰恰暴露了他们不敢正视历史的懦弱与心虚。


从国内层面来看,日本对历史的歪曲和篡改由来已久。多年来,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成为重灾区,对侵略行为或是轻描淡写,或是歪曲美化,将侵略战争模糊化,让年轻一代难以了解真实历史。日本政客还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将二战甲级战犯当作“英雄”祭祀,这种罔顾受害国人民感情、否认侵略历史的行为,是对人类良知的公然践踏。社会舆论方面,日本一些势力把侵略战争说成“自存自卫”,甚至美化成对亚洲占领地的“解放”,试图重塑历史观,为军国主义招魂。


我们为何如此愤慨?因为历史不是任人涂抹的画布,那些刻在民族骨血里的伤痛,那些埋在地下的累累白骨,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日本的行为,是对历史正义的公然挑战,是对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不尊重。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真相,因为忘记历史才是对先烈最大的背叛,纵容谎言是对和平最大的威胁。


今天,我们重温历史,是要举起“真相”这把火炬。这火炬,能照亮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虚伪,唤醒每个中国人对民族记忆的守护。当年轻一代走进抗战纪念馆,触摸锈迹斑斑的步枪;当我们在家庭聚会上,听长辈讲述那段不屈的岁月;当我们在网络上,用事实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我们就是在捍卫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历史的审判台,从不缺席。日本若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妄图用谎言掩盖罪恶,终将被钉在人类文明的耻辱柱上。而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志为灯,让真相永远流传,让和平永远扎根。因为我们深知,唯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唯有守护真相,才能告慰逝去的英灵,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历史   修正主义   日本   阴霾   中国   纪念活动   真相   和平   铭记   英灵   抗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