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 A 股实现标志性突破,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888.60 点,不仅刷新年内新高,更成功突破前期震荡整理平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同步走高形成上涨共振,市场做多情绪阶段性释放。不过,随着美联储降息窗口临近、国内关键经济数据将公布,市场仍处于强势震荡阶段,短期需警惕双向波动,中期向好趋势未改。
一、指数突破背后:强震特征未改
沪指突破 3888 点关键阻力位时,成交量维持2.5 万亿元附近,标志市场暂时摆脱区间束缚,但突破后尾盘冲高回落,3900点整数关口附近解套盘与获利盘抛压显现。同时,机构资金、游资活跃度有所下降,叠加企业股票回购进入静默期,资金推动力短期承压,说明市场未进入 “单边上涨” 阶段。
技术面看,主要指数沿周线 MA5 均线稳步上行,中期上升趋势明确;但日线级别需警惕量能断层风险,若后续成交量无法持续放大,MACD 红柱可能缩短,前期积累的超买压力或引发技术性回调,“中期向好、短期强震” 特征显著。
二、下周核心变量:两大事件定方向
短期市场走势将高度依赖美联储降息与国内8月经济数据,二者结果直接决定指数是上冲测试高位还是回落确认支撑。
1、美联储降息影响全球流动性
当前市场对9月17日会议降息 25 个基点的预期概率超 90%,如期落地将缓解全球流动性,利好 A 股外资流入与高估值成长股估值修复。但需警惕两大 “预期差”:一是政策声明若暗示 “年内仅降息一次”(当前预期为两次),可能引发美元反弹、压制北向资金,冲击外资重仓的消费与科技板块;二是当前 10 年期中美国债利差 - 120BP,若降息后利差未收窄,或加剧外资短期流出。
板块影响上,若降息符合预期且偏鸽,半导体、AI 算力等科技成长股(受益行业高景气)及保险、地产等利率敏感型板块或继续上冲;若不及预期,前期透支宽松预期的高估值科技股与受净息差压力的银行板块或率先回调。
2、国内经济数据验证复苏强度
9 月15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 8 月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三大数据,是验证经济复苏 “真实性” 的关键。若数据超预期,将强化 “复苏加速” 信心,周期股(建材、化工)与消费股(家电、可选消费)或成指数上冲主力,尤其保障房产业链与双节备货消费板块;若低于预期,将加剧对 “政策效果滞后” 的担忧,周期股承压或带动市场回落,上证指数可能下探 3800 点甚至 3732 点(前期低点)。
三、短期风险提示:调整压力渐增
尽管A股中期上升趋势未改,但短期风险需重点关注:一是资金与情绪面,虽成交量高位,但机构、游资活跃度下降,回购静默期也削弱资金推动力;二是 “利多出尽” 风险,若美联储如期降息,这一已被市场消化的利好,可能触发投资者获利了结,加剧短期波动。
四、整体观点和操作建议
1、指数仍处于短期的强震,还有上冲,但空间有限。
三大指数突破迎来上涨共振,只要海内外负面影响不大,叠加市场成交额继续保持2.5万亿附近甚至以上,市场仍有继续上冲突破3900点甚至4000点的大概率。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整体还是强震阶段,短期趋势性行情概率较低,要随时注意整体的冲高回落可能。
强震阶段 图片仅供参考
2、操作上,控制仓位 降风险的同时,捕捉结构性机会。
一方面,建议适时适度减仓或进行波段操作,对前期涨幅大、估值高的品种,冲高时分批兑现部分利润,将整体仓位调整至中等水平,保留现金灵活性以应对可能的回落。
另一方面,市场仍有结构性机会,可聚焦主线与短期机会。科技主线: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存储芯片等领域,但需避开短期涨幅过大标的,选择有逻辑支撑(如国产替代、订单高增)且位置相对较低的品种。消费弹性:国庆假期临近,零售、酒店餐饮、旅游、影视院线等板块或受节日效应刺激,可关注阶段性机会。
整体而言,A股市场在刷新阶段新高后,势头良好,但下周将面临美联储议息和重要经济数据的考验,短期震荡调整的概率在增加。操作上,建议在乐观中多一份谨慎。若能放量有效突破关键点位,可顺势而为;若出现量价背离或冲高乏力,则需警惕回落风险。把握好仓位管理和板块轮动的节奏至关重要,利用可能出现的回调来布局中长期看好的品种。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