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9月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近日,国际金价一度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金价已累计上涨约33%。当黄金在投资市场闪耀时,厦门年轻人在博物馆文创柜台找到了新选择——这里的铜镀金首饰,不仅价格亲民,更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
百元价位千年底蕴
暑期各地最受欢迎的场所之一当属博物馆。这个暑期,从北京国博、苏州博物馆,到厦门市博物馆,各大博物馆的文创柜台前,挤满了挑选首饰的年轻面孔——他们用100-200元购买的铜镀金饰品,复刻着萧皇后凤冠、越王勾践发簪的华美。“真的太美了!”刚从北京旅游回厦的“未未”就是其中一员。她开心地分享了自己在国家博物馆买到的“战利品”——希腊展玫瑰花系列的黄金花项链。让她觉得超值的是,这条以希腊文物为灵感、花瓣能开合的首饰,只花了132元。
“这些首饰以前都是皇家和达官贵人专属,老祖宗几千年的审美绝对没得说。”“未未”表示,与其花上大几千甚至上万买一条金项链,还不如花一两百块买个“老祖宗同款”。
“黄金平替”大受追捧
“博物馆文创首饰大多采用铜镀金材质,价位普遍在一两百元左右。”厦门市博物馆文创店店长小媚告诉导报记者,购买博物馆文创饰品的以年轻人居多,这些年轻人往往消费能力有限,而博物馆文创首饰不但设计华丽、价格亲民,还自带文化光环,成为大受年轻人欢迎的“黄金平替”。
在厦门市博物馆文创店,摆放着各种铜镀金首饰。
其中,“吴王夫差剑”耳钉银质哑光质感中和了兵器的凌厉,成了酷女孩的复古配饰;“莲鹤方壶”胸针上莲瓣的舒展与仙鹤的灵动被金属定格,搭配西装时瞬间点亮严肃感;还有敦煌研究院的“飞天丝带”发圈,将莫高窟飞天的飘带图案印在丝质面料上,扎马尾时丝带垂落,仿佛带着壁画的色彩晃动,成了汉服圈的“团宠”。
品牌珠宝纷纷入局
在博物馆的文创首饰走红的同时,珠宝品牌也纷纷打起“文化牌”。近日,导报记者走访厦门一些头部珠宝品牌门店发现,这些珠宝品牌正以“IP+小克重黄金”的“轻奢路线”降低消费门槛,吸引年轻消费者。
在宝龙一城周大福门店的柜台里,故宫联名的各种转运珠款式琳琅满目,售价在1500-3000元/颗左右,可以单个购买,也可多颗组合,自由地把它们搭配在手绳、项链上。周大生则推出“转珠阁”子品牌,五帝钱、金葫芦等黄金手绳的单价在1000元以内。
有专家表示,博物馆镀金文创与珠宝品牌的黄金联名款,实际上共同拓展着文化消费的边界——让千年审美从展柜真正走入日常生活。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