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期货市场破位下跌,让众多市场参与者心生怯意,即便后续行情稍有缓和,市场整体氛围依旧消极沉闷。
然而,8月13日盘面风云突变,紧急回暖并走出一波反弹行情,仿佛在黯淡的市场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让市场仿佛再次感受到了久违的暖意。
那么,玉米价格为何会上涨呢?这背后有着明确的推动因素。就在前一天,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展开反倾销调查,并且依据裁定结果,将对相关进口油菜籽加征高达75.8%的保证金。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加拿大油菜籽的进口成本大幅飙升,瞬间涨至近8400元/吨。如此高昂的成本,实际上意味着加拿大油菜籽基本退出了中国市场。
受此事件影响,国内油脂以及菜粕、豆粕市场如同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纷纷出现大幅上涨的态势。而玉米市场的上涨,也与这一事件紧密相关。具体来说,由于加拿大是中国菜籽粕的主要供应国,反倾销措施实施后,加拿大菜籽粕的进口量必然锐减。而且,由于加拿大菜籽粕在国内市场占比颇高,这一缺口短期内很难通过其他渠道填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不得不寻求其他蛋白原料作为替代。
玉米蛋白粉作为玉米深加工的副产品,具备在一定范围内替代豆粕用于饲料生产的能力。再看豆粕市场,尽管当前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大,豆粕库存压力明显,但豆粕价格却依然坚挺上涨。从长远来看,中美贸易因关税问题陷入停滞状态,四季度进口大豆的供应问题充满不确定性。一旦进口大豆出现供应短缺,豆粕价格极有可能大幅飙升。在这种潜在的风险下,企业必然会未雨绸缪,考虑远期成本上升的问题,玉米作为蛋白原料替代的需求自然就被提上了日程。
此外,对蛋白原料的需求增长还会延伸到玉米深加工领域,这对于当前处于低迷状态的玉米深加工行业来说,无疑是一股难得的暖流。不过,玉米市场后续具体会受到多大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从现货市场的情况来看,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山东地区,玉米上量有所增加,企业压价现象更为严重,毫不留情。而在东北地区,此前黑龙江玉米价格已经出现下跌,如今吉林也加入了下跌行列,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空因素,都给玉米市场带来了下行压力。
不过,期货市场的积极反应,毕竟为持续低迷的玉米市场带来了一丝暖意。如果期货市场能够继续保持回暖态势,那么现货市场离止跌企稳或许也就不远了。
文章来源:新农观
图片来源:综合网络
转载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构成任何商业投资意见,所有内容仅供参考。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私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