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贵州鼓励数字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作为今年8月印发的《贵州省鼓励数据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配套文件,省大数据局同步印发了《贵州省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数据产业重点发展方向(2025年版)》。会上,省大数据局对上述政策及配套文件作了进一步解读。

(贵安发展·光谷智算产业园)
“免申即享,政策主动‘找上门’”“人才补贴形成引才良性循环”“品牌打造推动集群发展”——说起贵州为培育千亿级数据产业出台的《贵州省鼓励数据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电光谷贵安公司负责人杜晶鑫告诉记者,这三大关键词,让他实实在在感受到“政策的温度”。在贵州全力塑造“做标注、到贵州”产业品牌的背景下,他认为,这一套覆盖资金、人才与应用场景的“组合拳”,正助力数据企业迎来轻装上阵的黄金发展期。
“过去申报一项补贴,材料一大堆,前后得忙活好几个月。现在通过数据共享自动比对核验,企业不用申请,资金就直接到账了。”杜晶鑫谈到,“免申即享”机制把原来“企业跑腿申报”变成了“政府主动上门”,精准解决了企业申报成本高的痛点。他以用工规模奖励举例:“系统自动识别社保数据,企业只要符合条件,一张表都不用填,资金很快就到位。”
而对于那些仍需申报的项目,“即申即享”模式同样带来效率的跃升——线上提交核心材料,审批进度实时可查,行政环节的周期大幅压缩。“这等于让企业能更快把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中,”杜晶鑫说,“政府这种‘放水养鱼’的思路,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营商环境在变暖、在优化。”
面对数据产业普遍存在的人才需求瓶颈,新政策构建了一套覆盖引进、激励、培养全链条的支持体系。杜晶鑫特别提到其中几个亮点:对核心团队最高50万元的奖励、对中高端人才按年薪30%给予补贴,以及针对校企合作“订单班”“冠名班”按成本50%提供支持。
“这相当于政府主动伸手,和企业一起分担引才成本。”他分析,这些举措不仅用“真金白银”减轻了企业用人负担,还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实现人才定向培养和精准输送。“校企合作既分摊了培养成本,也提高了人才的适配度,为数据标注这类人力密集型行业,筑起了可持续的人才供给线。”
除了人才支撑,杜晶鑫同样看重政策对品牌打造和产业集群的推动力量。“从收入奖励、规模奖励到人才培养,这套专项资金政策精准回应了企业发展需求。”他指出,这对本地标注企业意味着规模扩张与高端化发展的契机,对省外企业则显著降低了投资落地的初期负担。“目前已有众多数据标注企业前来考察交流,政策已成为我们招商引资的重要助力。”
杜晶鑫透露,在省市区各级大数据部门支持下,光谷园区正在谋划构建万人级数据标注产业集群。“我们将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园区和企业的品牌营销,”他展望道,“通过放大光谷数据标注产业集群的接单能力与行业影响力,让‘做标注、到贵州’的品牌旗帜飘扬到全国。”
记者: 张鸿杰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