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20年不婚不育,外貌饱受争议,身患不死癌症,却依然风光无限

今年是“05超女”的20周年。

我也是看脱口秀才想起来这件事,台上的邱月说自己在2005年参加过超女,大家纷纷望向李宇春。

20年竟然一晃而过,2005年,所有媒体都在解读“全民选偶像”,各路名人都表示自己在追看超女。

而短信投票成为社会现象,粉丝当街拉票……

那是选秀元年也是选秀最巅峰,而那一年的冠军是李宇春。

2005年的夏天,一个留着短头发、看起来酷酷的女孩,赢了《超级女声》的冠军。

从那天起,李宇春就成了一个特别的存在。

她跟当时大家心里想的女偶像的样子——

那种皮肤白、身材瘦、长相甜美的女孩——完全不一样。

她的爆炸头、棱角分明的方脸、舞台上的飒爽气质,对社会传统审美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很多人是出于一种维护自己内心性别刻板印象的潜意识,在对她持续施加攻击。

但是20年后,社会早就开始反思对女性外形的白瘦幼要求,追求多元审美,更欣赏经历岁月后的个人特色。

再看李宇春,很多人惊呼,她那极具个性的方脸还是这样棱角分明这样精神。

幸亏她没有随波逐流改变过自己。

这样一个不符合主流审美的女孩,是怎么在娱乐圈里生存下来的?

而且一红就是二十年,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传奇?

她自己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不只跟她一个人有关,也让我们看到,这些年我们整个社会对什么样的女性才算美的看法,是怎么一步步变化的。

2005年,一档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让21岁的李宇春,红透大江南北。

决赛当晚,她以3528308条短信投票夺冠。

这个留着干练短发、看起来有些内向的四川女孩,瞬间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那年,李宇春成为“中国流行文化代表”。

成为冠军的她,也登上了《时代》封面,上面用英文赫然写着:

ASIA’S HEROES(亚洲英雄)。

人人都问:“为什么是李宇春?”

李宇春也曾自问,为什么是自己。

那时她最大的困惑,来自于突如其来的巨大关注之后,外界天花乱坠的声音。

“有人极度地喜欢你,也有很多人非常不友好地质疑,甚至还有很多侮辱性的话语”。

面对外界,她总是沉默,也在用音乐表达自我。

爆红后,各大唱片公司相继抛出橄榄枝,让李宇春挑选。

李宇春选择了太合麦田,原因是她与张亚东的大多音乐理念是一致的。

她大部分时间更喜欢与唱片公司的同事混在一起。

这让她觉得自己离音乐很近,离商业相对远一些,李宇春成为中国偶像产业链的特殊存在。

时隔一年后,推出自己的首张专辑《皇后与梦想》,年销量137万张,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演唱会《Why Me》。

2013年,李宇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捧走EMA欧洲音乐大奖全球最佳艺人奖。

与她同台竞技的是EXO、贾斯汀 · 比伯等人。

那些年,李宇春像停不下来的鸟。

回忆那段生活,李宇春说:“那时租的房子很脏很乱,连个椅子都没有,我就是把它当成旅店。”

离开超女冠军的头衔,李宇春一直忠诚于音乐创作的纯粹,也与外界保持着疏离,相安无事。

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渐渐形成一个坚硬的外壳。

她将自己形容为“鸵鸟”,总是一个人独自奔跑。

那个看起来很酷,实际上只是很不适的李宇春,始终带着内心难以释出的孤独感,在娱乐至上的名利场,找恰当的位置。

伴随巨大的名利一同落下的,还有巨大的身心压力,和从夺冠时起就未停止过的抹黑和调侃。

“中性形象”让她成为网络暴力的靶子。

质疑声纷至沓来:凭什么是她?

李宇春在内蒙的音乐节上演出,台下摇滚乐迷一边竖中指,一边喊她“春哥,纯爷们儿”。

还有人扔矿泉水瓶。

参加音乐颁奖典礼,李宇春获得最具影响力女歌手,大屏幕视频配音却是“最具影响力男歌手李宇春”。

某村镇甚至还曾用李宇春的照片当海报宣传“计划生育”:

生男生女一样好。

个性内向的李宇春没有“怼”过不够善良的媒体人,也没有过公开的愤怒。

她选择了“躲避”

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春哥”这个外号。

这个称呼一开始可能只是同学间的玩笑话。

但很快就在网上被放大了,变成了一种带着嘲笑味道的恶搞。

在那个网络还不像现在这么规范的年代,信春哥之类的段子传得到处都是。

还有很多人把她的头像P到肌肉男的身上,做成各种图片来取笑她。

这些行为看着是开玩笑,但实际上是对她性别的一种很不尊重的嘲讽和否定。

这种恶意在2007年达到了一个顶点,就是著名的“6·21爆吧事件”

那天,有很多人有组织地跑到她的贴吧里,在很短的时间里发了差不多十万条没用的帖子,把整个贴吧都搞瘫痪了。

这件事,清楚地让我们看到,当时有一部分人对于一个不按传统女性路子走的偶像,心里有多么大的反感。

网上的骂声是匿名的,但现实里和媒体上对她的看法也不友好。

因为她中性的打扮,总有人猜她的性取向,甚至用“不男不女”、“人妖”这种非常伤人的词来攻击她。

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2008年她被选为奥运火炬手,这本来是件很光荣的事,但有些人却公开说:

让一个太像男人的女孩代表中国,是丢国家的脸。

就连一些媒体和圈内人,当时也对她充满了不理解。

不少评论说她能红是因为大家“审美出了问题”,怀疑她的唱功,说她肯定红不了多久。

可以说,当时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把她当成一个“怪人”来看待。

在那个时候,要做一个不被别人轻易定义的女孩子,代价真的挺大的。

2009年她关了微博,淡出社交平台,那些年,她变得非常自闭

甚至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很长一段时间,她拒绝和父母一起外出就餐。

担心如果被认出来,不知道对方会突然跑过来说出什么不好的话,会让父母难过尴尬。

有一次,母亲在北京陪她,李宇春坚持让母亲回老家。

强制性把母亲送到机场,彼此都不高兴。

她还是独自离开,开着车,看着后视镜里的母亲一个人站在那里。

那个场景,在她心里一辈子也挥不去。

偶尔,她也有忍不住的时刻。

在2010年的Why Me南京场,李宇春唱到最后一首《流言》,失声痛哭。

那是她出道后唯一一次当众哭泣。

那年,她26岁,被流言侵扰已长达6年。

这是李宇春少见的情绪流露,更多时候,她的体面从不被当回事。

相比现在许多艺人耍大牌、感情混乱、不当言论、劣迹塌房等各式各样实质性的错误。

李宇春出道以来没犯过什么大错,但她承受的暴力,远远超过许多劣迹艺人。

那些恶意来得莫名其妙:

只因一个短发,外号“春哥”就取代了她的一切成长、作品、女性特质,她的厉害之处很容易被忽略。

从2009年开始,李宇春就开始独自进行音乐创作,写词、写曲子。

她觉得写得每首歌,就像自己人生故事的一种记录方式。

从《下个,路口,见》到《野蛮生长》,从关注自我到关心外界,她一直在突破自己。

超级女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十年倏忽而过,李宇春不再需要向外界证明什么了,她只想忠于自我,也越来越平静。

许知远曾经看过李宇春的一场演唱会,对她的评价是:

“我很少见到有人在这样的场面下,能像她一样平静。”

而后,李宇春的音乐作品更是数度破圈,一些兼具艺术性与全民娱乐性的歌曲被反复唱起:

《和你一样》《蜀绣》《少年中国》……

对于网络暴力,她用自己的方式回击。

演唱会上,她曾自编自导了一段名为《态度》的VCR:

在一群举着“春哥”“选秀”牌子疯狂喊叫的人群中,李宇春一脸不屑地走过,混乱中,架子鼓等乐器被人砸碎。

但她大步流星、从未低头,将流言恶意甩在身后。

奇迹般地,随着她走向光亮,吉他的碎片凝聚成了最趁手的音乐武器,她握着吉他,单枪匹马却满身光芒……

镜头一转,李宇春已走到舞台之上,拿着吉他恣意开唱。

强大气场令无数玉米热泪盈眶:

这是李宇春的态度,也是众多女性努力生长的态度。

她和一群同样向上的女性,在多年后终于被人们看见。

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出圈爆火,当年一起走红的,还有李宇春为其创作的《无价之姐》。

这首全民性传播的歌曲最火的时候,甚至取代了凤凰传奇,成为广场舞上热火朝天的“霸场曲目”。

上到白发老人、下到几岁小孩,嘴里都能哼上几句“看我乘风破浪,多认真的亮相”。

人们这才后知后觉,独属于李宇春的反击,同样,也是一场属于所有女生的自我成长。

疫情过后,李宇春首次在镜头前袒露自己患上强直性脊柱炎。

之前脊柱不大好,直到筹备演唱会时复发,严重到只能坐轮椅,才查出这个病。

这是她从未预想过的人生剧本。

这种病被称为“不死癌症”,无法根治,伴随一生。

坐在轮椅上的李宇春,用半年时间消化病情,创作了一首新歌叫《五脏六腑》。

从一个“病患”的视角,思考和分享她人生最大的一次无常。

那个春天,她过得艰难,她要花好多力气,才可以走那么一点点。

有天晚上,她自己在家录制新歌,唱着唱着就崩溃了,嚎啕大哭。

那是命运的痛感。

当恶意消退之后,人们才看到真正的李宇春,李宇春也才看到真正的人群。

她似乎有些改变,继续发声,仍旧不是为了自己——她已经走到了很前面。

她放心不下的,是那些也许过去没能反击、也许现在还在痛苦的女生们。

看《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忽然明白,也许,她只是领先了太多。

到现在我们才发现,以今天网络的认知,才能刚好解释“李宇春现象”,才能更好地理解她出道的那些年遭遇了什么。

她是跟传统社会认知不一样的女性。

制造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人们依据陈旧的框架无从理解她的时候,就谩骂她。

李宇春的共情能力很强,她回忆自己早年被网暴的经历。

当记者用她不喜欢的称呼来问她的时候,她当时说“这是个娱乐”。

但是她现在明白了,那不是娱乐,那是网暴,她希望当年的自己曾经正面回应过。

去年脱口秀节目里,Echo讲二姐的故事,二姐离家带走的单薄行李里带着偶像李宇春的专辑。

她没有回应,在热搜居高不下时,没有蹭一点热度。

而是用一年时间,为二姐们、为女孩们,打磨制作了一首《冬泳》,然后带着它登上了脱口秀的舞台。

她在节目里用一种开玩笑的、很轻松的口气,把自己出道快二十年来遇到的那些争议和别人给她贴的标签,都拿出来聊了聊。

当她说“裙子是一种围在腰部的服装,不是人的第二性征”的时候,现场的观众反响特别热烈。

这几句话,听着像段子,但更像是她对自己这么多年经历的一次总结和宣告。

在那些不屈的一跃中,我们看到脆弱的她、逃避的她、内耗的她。

也看到成长的她、治愈的她和那些在伤害中面对、反击、最终开出最灿烂的花的她们。

这,才是“初代民选偶像”20年来经久不衰的魅力。

放眼整个娱乐圈,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李宇春这样的存在。

李宇春是20年前大众选择出的偶像。

过去,她代表着一代女孩内心的渴望,喜欢她那样的利落和大气,女性可以如此制霸舞台。

现在,李宇春鼓励更年轻的女孩闯出自己的世界,用创作回应一个普通女孩的反叛。

在节目里支持着女性创作者,真正闪耀着时代偶像应该有的光芒和思考。

李宇春是不同时代思潮中都不可忽视的女性魅力样本,也是我们内心力量的代表。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时代偶像,大家的价值观可能更窄更薄。

但李宇春提供了一个维度,有一种镇定剂的效果,这点很了不起。

每一个能量巨大的人,都带着使命,也要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这个时代依然呼唤李宇春。

呼唤她身上一种,作为“人”的脆弱和珍贵,作为理想主义的艰难和坚持,作为偶像想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祝福李宇春,始终站在舞台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娱乐   外貌   癌症   偶像   女性   脱口秀   女孩   音乐   社会   时代   外界   流言   内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