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五十》

1、关注他人,而不能滋养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最终还是观其自身,而不是偷窥他人生活和幸福,罪罚自己,以至于将自身拥有幸福抛之脑后

2、不要当舔狗!不要当舔狗!不要当舔狗!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你得让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边,它就是属于你的,如果它不会回来,你就从未拥有过它。

3、想要别人爱你的前提是你自己先爱自己。你自己完全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能幸福,如果你把幸福与否的决定权交到别人手上,那还不如去买张彩票,因为中大奖的几率还超过你幸福的几率呢。

4、缺爱的人把希望寄托在爱自己的人身上,而真心往往变幻莫测,无能的人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重点没有放在人身上,也没有放在自己的内心,容易酿造出悲剧。

失去独立的能力,没有生活的动力,人生短短三万天,想想怎么生活下去,让自己少一些疲倦和琐碎

5、我们可以去关照自己,就在一天的开始,早晨,在早晨刷牙洗脸,站在梳妆镜前的那一刻,慢慢的去刷牙,认真的洗脸,去好好的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眼睛,问候自己的心灵,可是很多人匆匆而过。

然后从出门那一刻,我们就被这世界裹挟着,总以为自己还不行、还不够,还可以更………,然后直至忘记我们有一个巨大的财富:独一无二的自己,

6、外动力始终不及内驱力的十之一二。把自己的勇敢坚定交付于自己吧,观照自身,将幸福寄予自己的灵魂吧!

7、向内求,向外求不到圆满,求不到不说,反而生怨怼,没完没了的负面情绪碰撞,吵不完的架,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自己向内补全自己吧,与别人无关的,别人只能是你锦上添的花。

8、确实会这样,向外寻求就已经是着了人相,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又渴求着他人的温暖,或许我们要先找到真实,再忘记真实,就像找到自我,再忘记自我,如此让自己平静,淡下波澜,今后也能在喧嚣里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9、说白点就是:不要东想西想的,专注自己的心灵和思想成长。看别人,看行为表现,不要通过空想去揣测别人思想,徒增烦恼。

言行不一致的时候,观察他的情绪。外部环境带来的。

察言观色,交谈是必不可少的。言语是用来判断人行为的。

10、奥勒留这句话是在说一个人要关注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关注别人心里在想什么,才可能有快乐。总是在关注他人,很难不被他人的情感、活动所带领,从而失去了对于自己内心的体察,这样的人怎么会有真正的生命的快乐呢?

一个人如果能够真切地关注自己内心,不在意别人心里咋想,就会努力取悦自己、找到让自己感觉有意思的事,并且在其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思想的边界。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对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很多时候,人们关注别人的时间远远超出关注自己的时间,关注别人过什么样生活,关注世界在流行什么,关注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不是有地位有价值,唯独忽略了自己心里在这个时候是怎样的卑微、忙乱和不确定。

这样,怎么能得到快乐呢?

11、过度在意他人看法,而不关注内在,就只会内耗,不会开心。

12、不揣测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不过分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明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做好自己的事

13、我觉得这也是我处理上一段亲密关系的方式吧。我很少去在意对方这么做的行为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只需要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即可,我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去搞清楚他到底对我有没有感情,因为这个东西只有她自己知道,有感情了对方自然会有所作为,没有感情,哪怕再追问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多花在自己身上。尤其是不见面的日子里,去分析任何人都没有意义,多关注自己的感受。我的快乐我的陪伴我的精神不依靠对方来获得,我只需要在我开心的时候想念的时候给予一些给对方,给予的目的是因为我想,而不是因为我需要对方同样的回报。这是我能改变的,对方怎么看待这些,是对方的课题

14、只有自己才是赋予自己幸福感的“老板”

15、不管别人心里的事情注定是快乐的,因为那是他人自己的事情。不管自己内心的事情注定是不快乐的,因为内心的事情才真正的属于自己,需求自己负担全部责任的。在看过《悉达多》后,继续看它的作者黑塞的书,心理描写细腻,主旨是(๑˃̵ᴗ˂̵)一生追寻的都是倾听内心的声音,也是我在追寻的

16、唯有内心的平静是善,唯有智慧能达致平静

17、关注自己,关注别人不会有任何改变,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和情绪,关注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开心,提升自己的能力,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

18、反者道之用,以死的心态活着(每一天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一样),以活的心态面对死亡(像刚出生的自己一样无知无畏)。丢掉你的拐杖(等靠思想),自己能走多远都好(能领悟多少都是自己的造化),因为我们能够失去的都一样多(因为所以人都只有“当下”可以被剥夺)。

19、内心的宁静说起来了容易,做起来难啊。人在红尘世俗中,欲望一个接一个,汹涌而来,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20、视情况而定吧,主要看他们是怎么冒犯或得罪我了

21、放下伤害,而不是原谅那个人,原谅的应该是情绪,情绪是滋生罪恶的罪魁祸首

22、我很容易宽恕别人,但当自己的底线被触犯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切断这段关系,如果对方真的过分,自己甚至不愿意咽下这段委屈的时候,我便以牙还牙,还以更猛烈的攻击。

23、与其说原谅不如说是一种释怀,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伤害就是伤害,没有办法感同身受的时候就不要去劝一个人去原谅伤害他的人,正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她人善

24、这是我读书的乐趣,也是我去辩论社的意义,无论权威与否,总要有个人的看法,哪怕对错,哪怕是在哗众取众,我们不必对着几年前几十年前甚至百年前的书抱有极大期望,书籍是灯塔,同样也是踏脚石。

25、现代年轻人的付出经常会被误以为说感动自己,可付出的时候,其实应该也有在其中得到快乐吧,特别是获得别人认同的时候那种欢喜,我简直觉得那种是最快乐的事,充满了成就感。

26、其实很多时候生气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后期的态度。

27、这一点很重要,自己再忙,于别人无任何价值,即使为别人而忙,但未能完成自身义务都是白忙乎。

28、知道打直球很好,但有时候有些话就是说不出口,也许是因为善良不想恶语相向,也许是因为懦弱,害怕口舌交锋。但没说出的话最终还是会在脑海里无数次演练,风平浪静之下其实暗潮汹涌

29、隐藏自己的想法固然可以保护自己免受纷扰,但同时难免失去一些或许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朋友。当你永远都不说自己的观点,别人的表达就会显得奇怪,同时对于你观点的猜测也会消耗一部分的精神力量,长久下去,疲惫才是常态

30、总是被教导尽量赞美别人,这是情商高的表现。我的理解是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不是恭维奉承。勇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哪怕是一种批判,这其实是一种坦率的品格。

31、准确表达自己需求,是一种能力,也是亲密关系交往的必备技能

32、何为公正不阿,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保持思考、反观内心的问题,正如无知的善良是愚蠢一样,一个缺乏智慧的人难以称得上是公正不阿,所以如果一个人能称得上刚正不阿,那么他一定是一个智慧的不断自我完善的人。

33、外在的刚正不阿体现的是内在的心如明镜。

34、真的觉得幽默的处事方式挺重要的,我喜欢那种幽默自在的氛围,大家包容度巨高,对事不对人,自在放松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客观公正的讨论,最大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35、年轻气盛难免孤傲,倒也无妨,如果到了25岁还孤傲,那就说明你是个智障,所以您总能在别人身上找到别人在心里经常形容你的词(智障)。在遇到的一些校的长和一些中级干部,平易近人,智慧,幽默,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没架子,不会发脾气,但就是能让你庄严,踏实和厚重。

35、你在鄙视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鄙视自己

36、在比自己略低一筹的人面前,别把自己当人。在比自己更厉害的人面前,把自己当人。

37、优越感仿佛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心越是丰盈便会越谦卑。夸张的炫耀与说教更像是在遮掩那不堪的一面。

38、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真正的善良不是有求必应,不是一股脑儿的帮忙,不是迁就,应该是睿智的,是适度的。

在这基础之上,无私给予不问功名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才能收获遵循本心的快乐❤

39、没有私心,只因这件事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而行,不是考虑利弊

40、其实这和当下其他事情一下 年轻人心态要保持健康 做事保持自己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去除不必要附带价值 少了杂念 心就平静很多

41、欲助弱者,先为强者。帮助别人时,要心态平和,不能想着别人能有所回报,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成全了你。

42、施人之恩不发于言,受人之惠不忘于心。

43、一呼一吸之间的空隙,是“息”,是空性,是生灭相消的一瞬空寂。

44、老是抱怨,影响自己及他人。冲动行事,大多都会后悔。

45、琢磨别人心思的人,心理是永远不会安宁的。

46、以前有过太关注别人,因为自己太敏感,别人随口一说的话都可以放到心里思考许久。现在逐渐回归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甚至开始关注自己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47、沉思不同于胡思乱想,而琢磨别人心思却很容易让我们胡思乱想

48、天生敏感的人,不关注别人的情绪和心理还是挺难的,要不时的提醒自己,不要多想,不要内耗。把胡思乱想的时间用来做事、读书、运动,关注自己,控制自己。

49、如果有个人在影响你的情绪,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影响你情绪的那个人

50、每天都告诉自己,我每天所遇见的人,都是不同的我,正所谓千人千面,既然都是我,我就不需要揣测这些不属于我本体的我的想法,我只遵从我的心,不需要为了那些人委屈自己。

51、不能猜测,但要保持好奇和敏锐的行动。用坚强和温和影响周围的人

52、是的,你不是他,也不要试图去看穿他,思考你自己

53、是的,你不是他,也不要试图去看穿他,思考你自己

54、关注自身,以自身去和外界做链接,而不要让这些链接的人或事影响到自己,你在意的人言语可能干扰你的情绪,不要试图压抑这种情绪,而是以第三人的视角去觉察出这种情绪并接受事实,因为她不是你,你也不可能是她,把自己放到第一位,一切从自身出发,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做和不想做的事,唯有爱自己,别人才懂得爱你。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是还是得时刻谨记和练习。

55、情商高不是只揣测并照顾别人的想法,不顾自己,反而这是一种情商低的表现。没有办法照顾自己情绪的人,一定没办法让别人也变得高兴。

56、看到用词绝对的话语我会持存疑的态度,但后半句关注自己的所思所想很认同,一个人最该关注的首先是自己,这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在给自己打造一个舒适的生态圈,而处在这个生态圈中和自己产生联系的他人也会感受到那份舒适。

57、你没有那么多观众,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58、可是这恰恰是一个自卑敏感的人在于他人交流时,总是会非常注重与他人的情绪,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是他人有着微妙的情绪波动,就总是会忍不住的去猜测别人在想什么,与我而言这种是不可控的。

59、感觉这部分更像是一种高效积极的生活指导。要专注自我但不要放大自我,专注自我需要我们把注意力多集中在自己身上,丰富精神,专注于当下做的事,少放大自我,少关注别人怎么想自己的

60、并不会有那么多人一直盯着你,当你观察别人时,他们已经奔跑在你前面了。只有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事业、学习、家庭,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内心与质量。希望你不惧风雨,更不惧他人的眼光。

61、关注别人这,可能是力求完美自卑自弱的表现,想把所有事所有身边都照顾好,但是并不现实。这也是一种小群体思维或者弱者思维。

你很难不去在意你身边的人和事,这的原因也是因为你没有一个恒定坚定的目标来统率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62、嗯嗯 我是那种很在意别人眼光的人 有时候会因为犯了一个失误让周围人失望而觉得自己多么多么差劲—其实只有我自己这么觉得罢了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 还好他能经常开解我 让我意识到好多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糟糕

63、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也许这才是让自己轻松愉快的处事方法,尝试着去做;人性是相通的,当你真正在本体状态的时候,别人想什么,你或许能够感受到,而不是靠猜

64、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真诚。当去猜测臆想他人的时候,自己又是否真的付出了百分百的真诚呢?

1、关注他人,而不能滋养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最终还是观其自身,而不是偷窥他人生活和幸福,罪罚自己,以至于将自身拥有幸福抛之脑后
2、不要当舔狗!不要当舔狗!不要当舔狗!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你得让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边,它就是属于你的,如果它不会回来,你就从未拥有过它。
3、想要别人爱你的前提是你自己先爱自己。你自己完全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能幸福,如果你把幸福与否的决定权交到别人手上,那还不如去买张彩票,因为中大奖的几率还超过你幸福的几率呢。
4、缺爱的人把希望寄托在爱自己的人身上,而真心往往变幻莫测,无能的人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重点没有放在人身上,也没有放在自己的内心,容易酿造出悲剧。
失去独立的能力,没有生活的动力,人生短短三万天,想想怎么生活下去,让自己少一些疲倦和琐碎
5、我们可以去关照自己,就在一天的开始,早晨,在早晨刷牙洗脸,站在梳妆镜前的那一刻,慢慢的去刷牙,认真的洗脸,去好好的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眼睛,问候自己的心灵,可是很多人匆匆而过。
然后从出门那一刻,我们就被这世界裹挟着,总以为自己还不行、还不够,还可以更………,然后直至忘记我们有一个巨大的财富:独一无二的自己,
6、外动力始终不及内驱力的十之一二。把自己的勇敢坚定交付于自己吧,观照自身,将幸福寄予自己的灵魂吧!
7、向内求,向外求不到圆满,求不到不说,反而生怨怼,没完没了的负面情绪碰撞,吵不完的架,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自己向内补全自己吧,与别人无关的,别人只能是你锦上添的花。
8、确实会这样,向外寻求就已经是着了人相,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又渴求着他人的温暖,或许我们要先找到真实,再忘记真实,就像找到自我,再忘记自我,如此让自己平静,淡下波澜,今后也能在喧嚣里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9、说白点就是:不要东想西想的,专注自己的心灵和思想成长。看别人,看行为表现,不要通过空想去揣测别人思想,徒增烦恼。
言行不一致的时候,观察他的情绪。外部环境带来的。
察言观色,交谈是必不可少的。言语是用来判断人行为的。
10、奥勒留这句话是在说一个人要关注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关注别人心里在想什么,才可能有快乐。总是在关注他人,很难不被他人的情感、活动所带领,从而失去了对于自己内心的体察,这样的人怎么会有真正的生命的快乐呢?
一个人如果能够真切地关注自己内心,不在意别人心里咋想,就会努力取悦自己、找到让自己感觉有意思的事,并且在其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思想的边界。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对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很多时候,人们关注别人的时间远远超出关注自己的时间,关注别人过什么样生活,关注世界在流行什么,关注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不是有地位有价值,唯独忽略了自己心里在这个时候是怎样的卑微、忙乱和不确定。
这样,怎么能得到快乐呢?
11、过度在意他人看法,而不关注内在,就只会内耗,不会开心。
12、不揣测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不过分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明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做好自己的事
13、我觉得这也是我处理上一段亲密关系的方式吧。我很少去在意对方这么做的行为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只需要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即可,我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去搞清楚他到底对我有没有感情,因为这个东西只有她自己知道,有感情了对方自然会有所作为,没有感情,哪怕再追问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多花在自己身上。尤其是不见面的日子里,去分析任何人都没有意义,多关注自己的感受。我的快乐我的陪伴我的精神不依靠对方来获得,我只需要在我开心的时候想念的时候给予一些给对方,给予的目的是因为我想,而不是因为我需要对方同样的回报。这是我能改变的,对方怎么看待这些,是对方的课题
14、只有自己才是赋予自己幸福感的“老板”
15、不管别人心里的事情注定是快乐的,因为那是他人自己的事情。不管自己内心的事情注定是不快乐的,因为内心的事情才真正的属于自己,需求自己负担全部责任的。在看过《悉达多》后,继续看它的作者黑塞的书,心理描写细腻,主旨是(๑˃̵ᴗ˂̵)一生追寻的都是倾听内心的声音,也是我在追寻的
16、唯有内心的平静是善,唯有智慧能达致平静
17、关注自己,关注别人不会有任何改变,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和情绪,关注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开心,提升自己的能力,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
18、反者道之用,以死的心态活着(每一天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一样),以活的心态面对死亡(像刚出生的自己一样无知无畏)。丢掉你的拐杖(等靠思想),自己能走多远都好(能领悟多少都是自己的造化),因为我们能够失去的都一样多(因为所以人都只有“当下”可以被剥夺)。
19、内心的宁静说起来了容易,做起来难啊。人在红尘世俗中,欲望一个接一个,汹涌而来,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20、视情况而定吧,主要看他们是怎么冒犯或得罪我了
21、放下伤害,而不是原谅那个人,原谅的应该是情绪,情绪是滋生罪恶的罪魁祸首
22、我很容易宽恕别人,但当自己的底线被触犯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切断这段关系,如果对方真的过分,自己甚至不愿意咽下这段委屈的时候,我便以牙还牙,还以更猛烈的攻击。
23、与其说原谅不如说是一种释怀,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伤害就是伤害,没有办法感同身受的时候就不要去劝一个人去原谅伤害他的人,正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她人善
24、这是我读书的乐趣,也是我去辩论社的意义,无论权威与否,总要有个人的看法,哪怕对错,哪怕是在哗众取众,我们不必对着几年前几十年前甚至百年前的书抱有极大期望,书籍是灯塔,同样也是踏脚石。
25、现代年轻人的付出经常会被误以为说感动自己,可付出的时候,其实应该也有在其中得到快乐吧,特别是获得别人认同的时候那种欢喜,我简直觉得那种是最快乐的事,充满了成就感。
26、其实很多时候生气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后期的态度。
27、这一点很重要,自己再忙,于别人无任何价值,即使为别人而忙,但未能完成自身义务都是白忙乎。
28、知道打直球很好,但有时候有些话就是说不出口,也许是因为善良不想恶语相向,也许是因为懦弱,害怕口舌交锋。但没说出的话最终还是会在脑海里无数次演练,风平浪静之下其实暗潮汹涌
29、隐藏自己的想法固然可以保护自己免受纷扰,但同时难免失去一些或许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朋友。当你永远都不说自己的观点,别人的表达就会显得奇怪,同时对于你观点的猜测也会消耗一部分的精神力量,长久下去,疲惫才是常态
30、总是被教导尽量赞美别人,这是情商高的表现。我的理解是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不是恭维奉承。勇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哪怕是一种批判,这其实是一种坦率的品格。
31、准确表达自己需求,是一种能力,也是亲密关系交往的必备技能
32、何为公正不阿,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保持思考、反观内心的问题,正如无知的善良是愚蠢一样,一个缺乏智慧的人难以称得上是公正不阿,所以如果一个人能称得上刚正不阿,那么他一定是一个智慧的不断自我完善的人。
33、外在的刚正不阿体现的是内在的心如明镜。
34、真的觉得幽默的处事方式挺重要的,我喜欢那种幽默自在的氛围,大家包容度巨高,对事不对人,自在放松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客观公正的讨论,最大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35、年轻气盛难免孤傲,倒也无妨,如果到了25岁还孤傲,那就说明你是个智障,所以您总能在别人身上找到别人在心里经常形容你的词(智障)。在遇到的一些校的长和一些中级干部,平易近人,智慧,幽默,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没架子,不会发脾气,但就是能让你庄严,踏实和厚重。
35、你在鄙视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鄙视自己
36、在比自己略低一筹的人面前,别把自己当人。在比自己更厉害的人面前,把自己当人。
37、优越感仿佛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心越是丰盈便会越谦卑。夸张的炫耀与说教更像是在遮掩那不堪的一面。
38、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真正的善良不是有求必应,不是一股脑儿的帮忙,不是迁就,应该是睿智的,是适度的。
在这基础之上,无私给予不问功名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才能收获遵循本心的快乐❤
39、没有私心,只因这件事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而行,不是考虑利弊
40、其实这和当下其他事情一下 年轻人心态要保持健康 做事保持自己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去除不必要附带价值 少了杂念 心就平静很多
41、欲助弱者,先为强者。帮助别人时,要心态平和,不能想着别人能有所回报,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成全了你。
42、施人之恩不发于言,受人之惠不忘于心。
43、一呼一吸之间的空隙,是“息”,是空性,是生灭相消的一瞬空寂。
44、老是抱怨,影响自己及他人。冲动行事,大多都会后悔。
45、琢磨别人心思的人,心理是永远不会安宁的。
46、以前有过太关注别人,因为自己太敏感,别人随口一说的话都可以放到心里思考许久。现在逐渐回归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甚至开始关注自己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47、沉思不同于胡思乱想,而琢磨别人心思却很容易让我们胡思乱想
48、天生敏感的人,不关注别人的情绪和心理还是挺难的,要不时的提醒自己,不要多想,不要内耗。把胡思乱想的时间用来做事、读书、运动,关注自己,控制自己。
49、如果有个人在影响你的情绪,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影响你情绪的那个人
50、每天都告诉自己,我每天所遇见的人,都是不同的我,正所谓千人千面,既然都是我,我就不需要揣测这些不属于我本体的我的想法,我只遵从我的心,不需要为了那些人委屈自己。
51、不能猜测,但要保持好奇和敏锐的行动。用坚强和温和影响周围的人
52、是的,你不是他,也不要试图去看穿他,思考你自己
53、是的,你不是他,也不要试图去看穿他,思考你自己
54、关注自身,以自身去和外界做链接,而不要让这些链接的人或事影响到自己,你在意的人言语可能干扰你的情绪,不要试图压抑这种情绪,而是以第三人的视角去觉察出这种情绪并接受事实,因为她不是你,你也不可能是她,把自己放到第一位,一切从自身出发,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做和不想做的事,唯有爱自己,别人才懂得爱你。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是还是得时刻谨记和练习。
55、情商高不是只揣测并照顾别人的想法,不顾自己,反而这是一种情商低的表现。没有办法照顾自己情绪的人,一定没办法让别人也变得高兴。
56、看到用词绝对的话语我会持存疑的态度,但后半句关注自己的所思所想很认同,一个人最该关注的首先是自己,这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在给自己打造一个舒适的生态圈,而处在这个生态圈中和自己产生联系的他人也会感受到那份舒适。
57、你没有那么多观众,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58、可是这恰恰是一个自卑敏感的人在于他人交流时,总是会非常注重与他人的情绪,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是他人有着微妙的情绪波动,就总是会忍不住的去猜测别人在想什么,与我而言这种是不可控的。
59、感觉这部分更像是一种高效积极的生活指导。要专注自我但不要放大自我,专注自我需要我们把注意力多集中在自己身上,丰富精神,专注于当下做的事,少放大自我,少关注别人怎么想自己的
60、并不会有那么多人一直盯着你,当你观察别人时,他们已经奔跑在你前面了。只有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事业、学习、家庭,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内心与质量。希望你不惧风雨,更不惧他人的眼光。
61、关注别人这,可能是力求完美自卑自弱的表现,想把所有事所有身边都照顾好,但是并不现实。这也是一种小群体思维或者弱者思维。
你很难不去在意你身边的人和事,这的原因也是因为你没有一个恒定坚定的目标来统率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62、嗯嗯 我是那种很在意别人眼光的人 有时候会因为犯了一个失误让周围人失望而觉得自己多么多么差劲—其实只有我自己这么觉得罢了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 还好他能经常开解我 让我意识到好多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糟糕
63、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也许这才是让自己轻松愉快的处事方法,尝试着去做;人性是相通的,当你真正在本体状态的时候,别人想什么,你或许能够感受到,而不是靠猜
64、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真诚。当去猜测臆想他人的时候,自己又是否真的付出了百分百的真诚呢?去猜测,去臆想他人心中对自己的看法。就是让他人的意见左右了自己的一些行为。这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你就强大的内心,不为他人所动,也是一项需要努力获得的能力。
65、我今天悟出一个道理,和人交往应该要做到换位思考,但绝对不是去恶意揣测别人的心思,基于一条原则,聊天得让自己舒服的同时也得让对方舒服,先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才能忠于对方的感受,想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他怎么去爱别人,所以说健全人格的开始就得先去爱自己,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健康的面对这个世界。
66、琢磨别人的心思不如专注于强大自己的心,以至于有能力迎接来自别人的不确定性
67、不要用嘲笑的想法去想别人
68、作者的意思应该是做一个坦诚公正的人,这样你的行为举止不会为害他人,也就不需要关注别人在想什么,而是专注于内心,解决自己的困惑,保持内心宁静静谧,以求问心无愧。
69、太多时候活在别人的期望里了 会很累 容易自我否定 要慢慢重心回归自己 少想多做
70、活在别人给的人设中,没意思,多问问自己“是谁”“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71、先知己,而后由己及彼。揣摩别人心之所想这种行为,最好是出自于真诚率性适可而止,而不是顾及自身利益曲意逢迎。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72、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最清醒。
73、只要把人研究明白了,在加上能力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研究透了之后,就不用刻意去猜了,只要他们一个微动作或一两句话就知道对方的底啦,没想的那么累。真正目的不是极力讨好别人,而是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你没价值别人都不会拿正眼看你,所以只有自己强大才行。
74、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 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使我们摇摆不定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希望与恐惧
75、别人的心思你别猜,人是会变的,自知者明,他们可能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你只要相信人性就好,把握些不会变的东西,比如知识技能金钱。
76、大多数对于别人的猜测都是基于自身所处环境的臆断,对于他人着实不尊重。猜不准,猜不透,反而会在猜测中扭曲了别人真正的面孔。其中当然包括借以关心之名的猜测,你应给予对她最大的信任而不是将心思放在她可能会怎样。
77、同样,绝不要去尝试改变任何人,除非对方内心在寻求改变,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你自己,再用你的行动和思想去影响别人,千万不要对任何人的改变抱有期待,因为这是天生控制欲的一种表现,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你所做的一切都会以期待落空告终,而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任何一点帮助和进步,当你放下自己执着的那一刻,你会看到把改变的注意力放别人身上是多么可笑,那么恭喜你,此刻的你又迎来一次心智的成长
78、处事之道 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猜别人所想这是一种能力,猜一个人的想法不会让自己痛苦,只有在意别人的想法才是自己的不幸。
79、你不是他人,怎知他心中所思所想,你亦不能改变别人,你能做到唯一只有关注自己的内心,然后试图去影响别人,却不能妄想改变别人,把马带到水边是你的事,马儿喝不喝水却是马儿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美文   沉思   内心   情绪   事情   在意   快乐   身上   自我   能力   善良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