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这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甩出一记重磅炸弹,说要从11月1号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理由是北京在稀土出口和关键软件上动作太大。
这话一出,华尔街立马炸锅,道指、纳指、标普500全线收跌超4%,市值一天蒸发1.65万亿美元,创了今年4月以来最狠的单日跌幅。想想看,这笔钱够不少小国折腾好几年了。中国这边呢,商务部直接回怼,说一步不退,奉陪到底,但谈判大门也留着。
眼瞅着中美贸易这把火又烧得旺,俄罗斯专家却不慌不忙,给出个判断:特朗普这100%关税多半是说说而已,真落实的可能性小,最后还是得和中国找台阶下。但就算让步,也有个底线,美国绝不会松口让中国在军事和先进科技上往前冲。
你看特朗普这回的关税威胁,不是头一回了。回想2018年那会儿,他第一任期刚开始,就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甩上25%的关税,钢铝产品也跟着中招。那时候中美贸易战刚开打,美国企业就叫苦连天,尤其是那些靠中国供应链过日子的家伙。
农场主们更惨,大豆出口到中国占了美国总出口的六成多,结果订单一断,价格暴跌,库存堆成山,债务直线上升。到2025年,中国大豆订单彻底清零,美国农民亏损据说已堆到450亿美元。
北达科他州大豆协会的头头格兰特·基尔直言,这场仗纯粹是害人害己,要是中国订单还这么卡着,农民就得减产甚至改种别的。
这次100%关税一喊,美股的反应比上次还猛。交易员们盯着屏幕,手忙脚乱地抛售,地板上到处是散落的报告纸。为什么这么敏感?因为美国经济现在更离不开中国了。
想想那些零售巨头,像沃尔玛、苹果,供应链一大半在中国,关税一加,成本直奔消费者兜里。老百姓买东西贵了,通胀一抬头,特朗普的支持率准得抖三抖。他自己也知道这点,2018年关税落地后,美国零售价就蹭蹭上涨,消费者在超市货架前多掏腰包。
到了2020年1月15号,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了,他还主动把部分关税从15%降到7.5%,这是他任内头一遭给别国降关税。俄罗斯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这回的100%关税执行起来门槛高,美国国内反弹会更大,特朗普多半得找借口收手。
再说实体经济那头,美国农场主们现在是真急眼了。艾奥瓦州那些大豆田,去年库存就压得喘不过气,今年订单零蛋,农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秸秆烂在地里。统计局数据摆在那,农业部门累计亏空450亿,不是小数目。
特朗普团队想拉欧洲和印度组团施压,财长斯科特·贝森特跑去布鲁塞尔喊话,说要搞多边围堵,在关税、市场准入和供应链上合力挤压中国。他还强调,北京管不着华盛顿。
可欧盟那边呢,贸易委员瓦尔迪斯·多布罗夫斯基斯嘴上应和,说要拉G7开会,丹麦外交部长拉斯穆斯·维京也跟着敲边鼓,但紧接着就补刀:我们不单独行动,先谈谈再说,不想急吼吼报复。这话听着像团结,骨子里是各顾各的。
德国大众汽车和法国空客这些巨头,高端制造哪离得开中国稀土磁体?中国市场订单一少,利润报表就得哭。欧盟企业游说团在布鲁塞尔街头发报告,敦促华盛顿别瞎折腾。
俄罗斯专家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分析,这帮盟友的姿态更多是政治秀,想在和中国谈的时候多要点筹码。真要他们为美国利益停生产线,那门儿都没有。特朗普拉外援不成,国内火烧眉毛,里外不是人。
俄方专家直言,这种极限施压就是谈判前的虚晃一枪,历史证明了,2018年闹得天翻地覆,到2020年还不是签协议让步?特朗普心里有数,100%关税真砸下去,美国老百姓先扛不住,他自己的位子也晃荡。
特朗普想借盟友之力压中国,这招听着高明,实际操作起来磕磕绊绊。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欧盟总部走廊转悠,握手寒暄,呼吁大家在稀土、关税和供应链上联手。他站在讲台前,调整领带,激光笔点地图,说中国指挥不动我们。
可欧盟的回应,表面热络,里子凉薄。G7会议上,德国总理摇头晃脑,强调企业利润不能牺牲。丹麦外长补的那句“先对话,不急报复”,点破了本质:欧洲这帮人想在谈判桌多榨点油水,不是真心为美国卖命。
想想大众汽车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流水线转得欢,全靠中国订单。要是关税战升级,利润报表准得红灯。空客在图卢兹的组装厅,稀土磁体部件堆在那,供应链一断,飞机交付就得延期。欧洲企业不是傻子,他们知道美国这关税大棒抡起来,先砸的还是自家玻璃。
俄罗斯专家在莫斯科智库的报告里写得清楚,盟友利益纠葛太复杂,铁板一块是痴人说梦。印度那边也一样,特朗普喊着要拉上他们搞“多对一”,但印度自己正和中国谈RCEP,哪那么容易站队。
再看历史,2018年贸易战时,美国也想拉欧盟下水,结果欧盟对美国钢铝关税反手就报复,摩托车和威士忌中枪。2025年这回,欧盟嘴上喊团结,实际动作慢吞吞。
布鲁塞尔街头的游说报告堆成山,德国车企、法企航空巨头齐声叫停。俄专家科尔图诺夫说,特朗普的盟友策略是纸上谈兵,欧洲人各有小九九,想借机和中国多要市场份额。
真要他们为华盛顿的战略利益搭上自家生产线,那是不可能的。特朗普拉不着外援,国内农场主和企业主闹腾,谈判桌就成唯一出路。
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深。2025年数据,美国从中国进口占总进口的20%以上,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家电一大堆。关税一加,成本转嫁消费者,通胀压力山大。美联储报告显示,2018年关税战推高了美国CPI 0.4个百分点,这次100%级别,影响得翻倍。
老百姓买手机、买衣服多掏钱,怨气冲天。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尝过这苦头,2020年协议签了,关税降了,企业松口气。俄专家别利亚耶夫指出,这次特朗普的牌面更薄,国内反弹更快,他得赶紧找台阶。盟友不靠谱,国内先乱套,这让步的苗头就出来了。
俄罗斯专家的判断最有嚼头:贸易上特朗普会让步,但军事和先进科技这两块,美国死活不松口。这不是随便说说,是华盛顿骨子里的战略焦虑。军事上,美国的全球霸权靠美元和航母编队撑着,F-35战斗机是宝贝疙瘩,发动机核心部件稀土永磁体,全靠中国供应。
美国85%的精炼稀土从中国进口,这等于把军工命脉捏在别人手里。五角大楼数据,如果稀土供应卡住,78%的国防生产线得停摆。特朗普视察空军基地时,爬上F-35舷梯,摸着机身合金,技师演示部件,风吹翼展拉影。这不是小事,一旦中国执行出口管制,美国最先进战机生产线就断炊。
美国怕的不是中国打谁,而是中国军力够硬,在国际上腰杆直不弯曲。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把中国当战略对手,这点从没变。2025年特朗普政府继续强化印太部署,航母群在南海巡航,B-21轰炸机测试,目的就是围堵中国军事扩张。
俄专家在报告中说,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喉咙被掐,稀土就是那双手。贸易让步可以,军事上绝不退。北京这边,军改推进,航母辽宁舰、山东舰服役,003型福建舰下水,歼-20隐身机批量生产,这让华盛顿睡不着。
科技领域更是个增量战场,美国视之为未来老大位置的钥匙。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从2021年的1400多家蹿到2025年的5000多家,平均11小时冒一家新头。央视数据摆在那,产业链话事权变天,美国技术垄断的日子就到头。
特朗普从2019年起卡华为5G芯片,2025年扩展到半导体出口管制,白宫顾问摊芯片图,标记节点,逼盟友选边。实体清单一扩,AI和半导体企业中枪。俄专家指出,贸易战输钱,科技战输未来。华盛顿会用尽手段,严控技术和资本流向中国,扩大出口限制,盟友得跟上。
这红线不是特朗普一人定的,是两党共识。拜登时代就签了芯片法案,投520亿搞本土制造,特朗普接棒更狠。2025年2月行政令一出,玫瑰园签字,涵盖更多高科技。硅谷投资会议,律师翻合规手册,咖啡蒸汽升腾。
中国这边呢,通过自主创新破围堵,华为鸿蒙系统、麒麟芯片迭代,实验室灯火通明。俄专家马斯洛夫说,美国这紧箍咒套得越紧,中国越得靠自己闯。军事上,南海演习常态化,东风导弹精度提升;科技上,量子计算、6G研发加速。
俄专家的判断,点透了本质:贸易是钱,输赢算账;军事科技是命根,碰不得。长远看,这博弈考验耐力,美国围堵越紧,中国自立越快。全球格局悄变,谁笑到最后,还得看走着瞧。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