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转眼又是一年中秋。
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不少好吃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尝尝美食、聊聊家常,多热闹。但在这些丰盛的菜肴和点心当中,有几样东西,对孩子,特别是脾胃功能不太好、个子偏矮的小朋友,其实不太友好。
作为一名看了四十多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医生,我今天想跟各位家长聊一聊,中秋饮食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孩子安稳度过这个团圆节。
中秋前后,少吃螃蟹、柿子、田螺!
中秋餐桌上常见的食物里,有三种我特别不建议给孩子多吃:螃蟹、田螺和柿子。
✓ 螃蟹,性寒,味咸,入肝、胃经,能清热、散瘀、消肿解毒。
✓ 田螺,性寒,味甘咸,入肝、脾、膀胱经,能清热、利水、止渴。
✓ 柿子,性凉,味甘涩,入心、肺、大肠经,能清热生津、润肺止咳。
这三种食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性偏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
1、寒凉伤脾,影响消化
中医讲“脾主运化”,意思是脾胃负责消化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水液,把它们转化为身体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脾常不足”,也就是说,他们天生脾胃功能就比较弱,脾阳不够充沛。
如果经常给孩子吃寒凉的食物,比如螃蟹、柿子、田螺,就会进一步损伤脾阳。脾阳受损,消化能力就会下降,食物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利用,时间一长,孩子容易发生脾虚,营养跟不上,生长发育也会受影响。
2、寒易生湿,酿痰为患
脾除了运化食物,还负责代谢体内多余的水湿。如果脾阳不足,水湿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在体内停留,形成“湿气”。湿气积聚久了,还可能变成“痰”。
很多孩子反复咳嗽、鼻炎发作、腺样体肥大,其实都和体内痰湿有关。如果在这个时候还继续吃寒凉食物,等于雪上加霜,脾阳更虚,湿气更重,痰浊更难清除。
3、寒伤阳气,影响体质与成长
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能推动生长发育、防御外邪、温暖全身。大多数孩子体质本就偏虚,阳气尚未充盛。
寒邪入侵,会直接损伤阳气。阳气不足,孩子就容易长得慢、个子矮;也更容易生病,经常感冒、咳嗽;还可能出现手脚冰凉、脸色苍白、怕冷等症状。
那么,是不是一口都不能吃呢?
也不是。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完全禁止孩子吃,反而影响情绪。如果孩子确实想吃,家长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 在孩子消化好、没有感冒、没有拉肚子时,可以少量品尝。
✓ 烹饪螃蟹、田螺时,可以加入紫苏、生姜等温性调料,中和寒性。
✓ 吃完寒性食物后,当天尽量不再吃其他生冷的东西,可以给孩子喝点姜枣茶等暖中祛湿的食疗汤水。
✓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手脚凉、流清鼻涕、腹痛腹泻等寒象,就不要再给这类食物了。
这几样中秋美食,对孩子身体很有益
中秋美食中,也有不少对孩子的体质和成长很有好处,家长可以适当安排:
1、板栗
性平,味甘,入脾、肾经,能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板栗有“肾之果”之称,孩子肾气未充,适当吃一些板栗,对补肾气、强筋骨有好处,尤其适合个子偏矮、体质偏弱的孩子。
2、桂圆
味甘,性温,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以给孩子剥几颗新鲜桂圆吃,或者用桂圆泡水喝,能补阳气、养气血,对脾胃弱、脸色苍白的孩子特别好。
3、莲子
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能补脾止泻、益肾固涩。可以用莲子和大米一起熬粥,或者做莲子百合蒸梨,既能补脾胃,又能安神,孩子吃了身体好,睡眠也香。
中秋团圆之际,希望家长们能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既享受节日美味,也守护孩子健康。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脾胃安康,茁壮成长。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