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5000+的智能眼镜能带来什么体验? 扎克伯格的Meta与雷朋联名款

新出的 Meta Ray-Ban Display 智能眼镜,我直接被惊到 —— 这玩意和 10 个月前那台 “造价 1 万美元、得插外接电脑、续航 1 小时” 的 Orion 原型机,简直是两个物种。

先说说最直观的改变:从 “没法用” 到 “能日常戴”

第一次见 Orion 原型机时,我还觉得它只是个 “炫技玩具”:机身笨重不说,还得拖个带电脑的操控杆,用一小时就发烫关机,单材料成本就够买好几部手机。但这次拿到的 Meta Ray-Ban Display,已经是能直接买的成品 —— 定价 800 美元,今年就能入手,连充电盒都设计得超贴心:能装眼镜,折平了还能额外充 4 次电,揣兜里完全不占地儿。

它最核心的升级是 “单眼显示”:画面只在右眼视野里,位置稍偏下右,不挡主视线。全彩色 + 每度 42 像素的清晰度,户外 5000 尼特的亮度,大太阳下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像视野角落藏了个小 HUD。最让我意外的是漏光问题 —— 之前 Orion 一亮屏,旁人一眼就知道你在看东西,现在从外面几乎完全看不出来,只有角度刚好时,能隐约发现眼镜里有波导结构,私密性拉满。

操控也比之前顺手多了。手腕上戴个神经手环,靠识别手臂电脉冲来感应手势:捏合转动调音量、空中划动上下滚屏,练个几分钟就能盲操。最惊喜的是空中手写输入 ——10 个月前还只是个想法,现在居然能快速写完整句子,没试过的真的会觉得 “离谱”,准确率高到我当场惊了。

加个屏幕到底有用没?这 5 个功能让我觉得 “值了”

之前的 Meta 雷朋眼镜只能语音发消息、听音乐,大家买了基本都用来拍 POV 视频。但加了屏幕后,实用度直接翻倍,这几个功能我试完觉得特别香:

第一个是 “告别语音依赖”。以前调个设置、切个功能都得喊 AI,现在看屏幕用手势就能操作,开会、图书馆里用也不吵人;第二个是相机终于有取景框了,之前拍视频总怕没对准,现在能实时看到画面,拍完还能当场回放,不用再拿手机导出来看;

最惊艳的是地图导航 —— 打开地图后,路线会跟着头转动,你面朝哪个方向,地图就转到哪个方向,像我这种路痴,再也不用反复掏手机确认 “是不是走反了”;视频通话也很有意思,你能在视野里看到对方,对方看到的是你眼镜拍的第一视角,相当于 “带着别人一起体验”;

还有实时字幕和翻译功能,用波束成形麦克风抓前方声音,说话内容会实时变成文字飘在视野里,遇到说外语的,还能当场翻译成中文,出国玩或者听讲座时简直是救星。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

首先是 “Meta 出品” 自带的隐私顾虑 —— 虽然大家已经习惯了 Meta 雷朋眼镜,但戴个能拍能录、还能联网的设备在脸上,难免会想 “它到底在收集什么数据”;其次是生态太封闭,所有应用都是 Meta 自家的:导航用不了谷歌地图,视频通话只能用 WhatsApp,想装个第三方 APP?目前还没有应用商店,官方说后续会加,但现在只能等。

重量和厚度也得提一嘴:69 克的重量,对不戴眼镜的人来说稍微有点沉,能感觉到脸上有东西;镜架比普通雷朋厚一些,虽然比 Orion 轻多了,但旁人还是能看出来 “这不是普通眼镜”。另外,它现在还得连手机才能用,离 “脱离手机独立工作” 还有段距离。

最后说句实在话:这进步,让我对智能眼镜有了期待

不到一年时间,从 “1 万美元的概念机” 到 “800 美元的成品”,Meta 这次的进步确实超出预期。虽然发布会现场演示搞砸了(Wi-Fi 连不上、AI 指令没反应),但实际试戴后会发现,这已经是目前 “带屏幕的智能眼镜” 里最能打的一款。

想想看:以后徒步时不用掏手机,用眼镜随手拍风景;跟人聊天时,不用低头看手机,抬头就能看导航 —— 这种 “不打断当下体验” 的感觉,或许就是智能眼镜的未来。当然,它现在还有不少缺点,但至少让我觉得,“后智能手机时代” 不是遥不可及的空谈了。

要是你对 “解放双手” 的智能设备感兴趣,或者经常需要拍第一视角视频、户外导航,等它发售了可以试试;但要是你追求完美生态、或者对隐私特别敏感,那可能还得再等等后续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数码   眼镜   智能   手机   视野   屏幕   视频   功能   地图   实时   视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