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防长发表危险言论:欧洲大战若打响,毫不留情杀死俄罗斯士兵

前言

7月14日,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公开放话:如果俄罗斯与北约开战,德军会毫不犹豫地杀死俄罗斯士兵。

对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回应,直言“德国正再次变得危险”。

这个二战后最忌讳动武的国家怎么了?为什么会公开表现出对俄罗斯如此的敌意?

作者-水

德国防长"开口就是杀人"

德国变了,俄罗斯听懂了。

这不是哪位退役将军的酒后胡话,而是现任德国防长面对英国《金融时报》镜头的正式表态。

皮斯托里乌斯说得清清楚楚——要是俄罗斯动手,德国军人"会毫不留情地杀死俄罗斯士兵"。不是"抵抗",不是"打击",而是直接说"杀死"。

用词够狠,也够吓人。更离谱的是,这话可不是在什么闭门军情会上讲的,而是登上了国际媒体的头版头条。

他就是要让全世界知道:德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掏钱、不敢动枪的"经济巨人军事侏儒"了。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就在这番话说出口的前一个多月,德国常驻派遣了一支完整的旅级部队进驻立陶宛。

这可是二战后头一遭:德国军队首次在境外永久驻军,而且还是离俄罗斯边境这么近的地方。

先是行动威慑,后是言语威胁。

俄罗斯那边当然坐不住。7月1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话里带刺地回应:德国,正在再次变得危险。

注意这个"再次"。听得出来,这是翻了历史旧账的愤怒。

他甚至有点难以置信地说:很难相信他真的说了这样的话……但事实就是如此,他确实说了。

与此同时,德国的总理默茨也没闲着,一边跟特朗普热络,一边喊着要"让德国成为欧洲最强的常规军"。

短短几个月,德国从"谨慎看客"摇身一变成了"领头战士"。

说白了,德国正在撕掉"和平主义"的标签,换上一身硬邦邦的军装。而这个变脸,来得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快。

买来的"德国胆量"

为什么德国会突然如此强硬,连"杀死俄罗斯人"这种话都敢讲?

因为他们真的慌了,也真的有钱了。

自2025年德国新总理默茨上任以来,德国就在不断挑衅俄罗斯,德国国内现在已经在为"战争来了"做准备。

6月,德国民防办公室的负责人拉尔夫·蒂斯勒已经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必须尽快升级全国的地堡、避难所。

把地铁站、地下车库、甚至商场的地下室改造成可避弹的地方。

听起来是不是像电影里的末日情节?不,它是真实发生的事。

起因也是为未来几年内可能发生战争作准备。

说到底,德国自己不满足了,不满足于过去几十年"靠着美国躺平"的安全逻辑。

德国想要靠自己准备"真刀真枪",再次成为欧洲大哥,乃至于世界大哥。

与此同时,德国的政治层也动作频频。

2025年3月,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签署《基本法》修正案,允许自家政府打破"债务刹车",大手笔借钱搞军备建设。

5月,总理默茨直接喊出要"组建欧洲最强常规军",德国的目标已经不仅是"自保",而是要主导整个欧洲的防务布局。

数字不会说谎。5000亿欧元的国防基金,GDP占比3.5%的军费投入,这些钱足够买来德国想要的"胆量"。

更令人瞠目的是,德国这回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从立陶宛的5000人装甲旅,到即将部署的堤丰导弹系统,德国的军事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这些武器射程可达2000公里,能够直接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这不是防御,这是威胁。

欧洲掀起"备战潮"

德国的军事扩张不仅仅是单打独斗,而是整个欧洲的集体行动,英国也在"备战"。

首相斯塔默6月宣布,要投入150亿英镑强化核威慑系统,还要造12艘攻击型核潜艇。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荷兰也动了,5月鹿特丹港已经开始为北约船队预留军用物资装卸区域。

战时运输路线也开始规划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荷兰已经在为真正的战争做后勤准备,而欧盟一上来就是"砸钱"。

八千亿欧元的军备重整计划已经在路上,目标是到2030年,打造一支让俄罗斯"望而生畏"的欧洲军队。

德国、英国、荷兰、欧盟这几家一起出手,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不管美国是不是还"罩着",欧洲的心已经野起来了,不满足了。

冯德莱恩那句话说得很直白:如果我们不想打仗,那就得先准备好打仗。

从这个角度看,德国防长那句"杀死俄罗斯士兵",不是情绪化的发泄,而是整个欧洲战略重心东移、军事态势加压的总爆发。

只是,德国这次选择了最直白、最不遮掩的方式喊了出来,而俄罗斯的反应也不再含蓄。

佩斯科夫骂默茨是"反俄鼓吹者",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甚至直接警告:德国正沿着它上世纪两次走向崩溃的老路狂奔。

这话虽然重,但话里有话。俄罗斯的底线很清楚:你可以口头挺乌、外交施压。

但如果你德国真的用远程武器打进我们国土,那我们也不会忍气吞声。

现在的情况就是:德国说自己只是"备战",俄罗斯说德国"卷入了战争"。

北约说我们是为了防御,而俄方说你们是在围剿。

彼此的理解早已南辕北辙,剩下的,只是如何控制这场误解不彻底失控。

从"握手言和"到"拔刀相向"

把2025年这场风波拆开来看,它的根子并不在皮斯托里乌斯那句话。

而在于北约和俄罗斯这对老冤家几十年来的"渐行渐远"。

冷战刚结束那几年,俄罗斯一度以为自己能"融进欧洲大家庭"。

他们加入了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还跟美国、欧盟各种联动,期望在新秩序里占个席位。

但很快,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1999年,北约未经联合国批准,直接轰炸南联盟,打得贝尔格莱德火光冲天。

俄罗斯却只能站在边上干瞪眼。

那一刻,俄罗斯意识到西方的"秩序",并不打算给他们留位子。

接下来二十多年,北约五轮东扩,从波兰、罗马尼亚一直扩展到波罗的海三国,几乎贴到了俄罗斯边境。

对俄罗斯来说,这是在他家门口插旗立哨,别说接受,连忍都很难。

2014年乌克兰剧变,克里米亚归入俄罗斯,这件事更是把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彻底撕裂。

自此以后,北约几乎把所有防务资源都投向东欧,而俄罗斯则用"非对称战略"回敬。

核武演习、战略轰炸机巡航、能源武器反制……一步步从对话走向对抗,而如今,德国这个原本"温和"的角色突然换了身份。

开始跟美国、英国、波兰一道"前沿部署"。

在俄罗斯看来,简直像是围堵又开了新战线。

皮斯托里乌斯那句"杀死俄罗斯士兵"也许只是个导火索。

但它确实暴露出一个冷酷现实:欧洲的战争氛围,已经不再是"假设"。

在这样一个对话几乎中断、信任几乎为零的时刻。

每一句狠话、每一次部署,都是在火药桶上敲锣打鼓。

谁会点燃这把火,还不知道。但现在看来,不管谁先动手。

欧洲这片大陆,距离战火重新燃起,已经没有太多缓冲了。

从"握手言和"到"拔刀相向",欧洲正在刀锋上起舞,而舞步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结语

德国防长的这句话,就像投向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波澜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加深远。

当"和平红利"让位于"军事威慑",当握手的欧洲开始磨刀霍霍,我们不得不思考:历史的车轮是否正在倒转?

80年前的教训还在那里,和平的珍贵不言而喻。面对当前的紧张局势,理性与智慧,或许比武力与威胁更加重要。您怎么看?

参考资料:

【深度】俄罗斯与北约,比俄美关系更对立,环球时报,2021-04/26

北约系列军演升高区域地缘对抗,中国青年报,2025年07月10日

欧洲掀起备战潮!德国防长:若俄军袭击北约,德军将杀死俄士兵,上观新闻,2025-07-15

德防长称“若俄军袭击北约,德军将愿杀死俄士兵”,克宫回应:德国正再次变得危险,环球网,2025-07-15

德防长:如果开战,德军将准备击杀俄士兵,中国新闻网,2025年07月16日

佩斯科夫:德国再次变得危险,参考消息,2025-07-15

德国欲三年完成军备采购,建避难所应对战争风险,参考消息,2025/06/1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0

标签:财经   俄罗斯   欧洲   德国   毫不留情   士兵   言论   大战   危险   北约   斯托   英国   德军   战争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