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溺水,家长、儿童记住这些措施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夏季往往是溺水的高发季,恰逢暑期临近,孩子们在享受快乐时光的同时也面临溺水风险。那么,预防溺水的发生,家长、儿童该怎么做,一旦发生溺水如何开展最正确的急救?市疾控中心专家、市120急救专家分别进行详解,为安全度过暑期支招。

预防溺水

家长、儿童记住这些措施

据市疾控专家介绍,溺水往往发生得既快速又突然。2分钟就可能发生窒息,4~6分钟就可能发生溺亡。同时,溺水可能是无声的,并不伴随大喊大叫,这增加了及时发现的难度。

据统计,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特别在暑期,溺亡事件频频发生。家长和孩子只要了解以下防溺水措施,就能有效避免溺水悲剧。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有效看护。当孩子在水中或水边时,家长应做到“不分心、不间断、近距离”。其次,消除隐患。定期检查并清空家中的蓄水容器,可用加盖子、安围栏、装门栏等方法,将水源与低龄儿童隔离。另外,进行安全教育。选择有资质的游泳或玩水场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学会自救和施救。教授学龄儿童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从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此外,选择专业的游泳漂浮装置,进行乘船等水上活动时,务必为孩子穿戴救生衣。建议持续关注天气,特别是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避免带孩子前往水边或进行水上活动。

儿童则要避免私自下水。无论何时何地,儿童不得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无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在无专业教练指导的情况下跳水或潜水。要选择安全水域。注意游泳或戏水场所是否具备开放资质,是否有监管员、救生员和游泳须知标示,在场所规定的区域和时间范围内玩耍。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掌握安全技能。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空腹、过饱或剧烈运动后立即下水。不在水中打闹或做危险动作。提高安全意识,经过河、湖、沟、渠、塘等地方,要谨慎慢行,经过有警示标志的地段,更要加倍小心。不到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打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

会自救、会施救

一旦遇险尽可能使头部后仰

除了掌握预防措施外,也要懂得科学自救。一旦遇险,保持镇静,屏住呼吸,踢掉鞋子,放松肢体,尽可能使头部后仰,口鼻部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注意抓住水中漂浮物。当救援者出现时,不要惊慌地抓抱救援者,听从救援者指挥。

同时,施救者也要注意安全施救。市120急救专家指出,一旦发生溺水事故,救助者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一旦搭救上岸,应第一时间检查患者有无意识、气道是否通畅、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溺水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和鼻内的杂物,采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并给予2~5次人工通气,然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并按照30:2,即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循环的比例进行急救,直至120医务人员到达。需要提醒的是,对溺水者无需进行“控水”。

责任编辑:信召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育儿   家长   措施   儿童   游泳   呼吸   发生   暑期   水上   水中   水边   场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