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8日),Google Cloud AI 亚洲峰会在新加坡金沙会展中心开幕,吸引了不少科技圈大咖到场。到底大家都说了什么?释放了哪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新加坡眼也第一时间采访了前科技公司CTO、现自媒体玩家翁伟,一起来看看他怎么看这场 AI 重磅峰会。
1. 猎户星空“豹小秘2”亮相
AI+语音交互再进一步?
这次峰会现场,猎户星空发布了自家的语音交互机器人——豹小秘2(Nova),带来了号称行业首创的 AgentOS 机器人操作系统,还与 Google Gemini Live 完成了深度集成。
虽然现场演示时在“下单”环节连说了三遍机器人没反应,有点尴尬,但它的“路径预测”功能还是不错的。总体来看,语音交互+AI 这条路还在持续进化,未来 AI 和机器人的融合,肯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趋势。
2. 为什么 Manus 把总部搬到新加坡?
这可能是关键原因
这次 Manus CEO 张涛也在会上分享了他们做 AI Agent 遇到的“现实问题”——大模型要能支持超大上下文,但这很烧钱、烧技术。简单说,你想让模型一次看懂几十轮对话、几千行代码,那背后就得有个“记性特别好”的大脑支持,而这种模型的部署成本非常高。张涛直接说了,他们之前的成本非常高,但接入谷歌的 AI 基础设施后,运行成本一下降到了原来的 1/8!
也正因为这样,Manus 把总部搬到了新加坡——因为在中国根本用不了 Google 的 AI 基础设施,要自己搭服务器、训大模型,代价太高。但在新加坡,他们可以直接对接 Vertex AI、Google Cloud,节省大量试错和资源成本。
3. Vibe Coding,有点东西!
程序员未来不只是写代码
现在有个新概念在程序员圈里火了,叫 Vibe Coding。说白了,就是把 AI 工具和协作流整合进开发流程里,打造一种“更轻松、可视化、更像写故事”的编程体验。很多传统程序员一开始可能会抗拒,觉得这套“氛围编程”不够严肃、不够工程化。但实际上,它更适合初学者快速上手、建立信心,也更适合程序员从“码农”升级为“项目 Owner”。
有人会说,AI 生成的代码不清晰、不好维护。但作为前 CTO,我见过的实习生代码也都差不多,最后不也靠管理和流程梳理出来了吗?所以程序员用 Vibe Coding,学的其实不是编程,而是管理。是怎么带团队协作、怎么让代码规范运转、怎么控制交付质量的能力。
Vibe 不是降低门槛,而是换种思路:程序员不再只是敲代码的人,而是能带队写好代码的人。
从语音机器人到大模型 Agent,从基础设施到编程方式,这次 Google AI 峰会透露出一个共同的信号:未来比拼的不只是技术,而是你能不能真正跑起来、落地、低成本地规模化。
如有需要进一步咨询Google Cloud业务或合作,可添加微信xinjiapoyan7联系。
未来的工作,不懂AI真的不行了。推荐你看看张笑宇的《AI文明史》,这是一本专为“非技术人”写的AI入门书,读完你会知道:AI会替代谁,又留住谁,关键看你有没有跟上趋势。
更新时间:2025-08-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