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晚报讯 7月20日,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不少市民赶在“头伏”首日,争贴三伏“头一贴”,不少小朋友也体验了葫芦灸、脐腹灸、脐疗等适合伏天的绿色中医疗法。
“孩子总是脾胃不好,感冒后还总是流鼻涕,所以特意入伏来体验葫芦灸和三伏贴。”6岁小朋友家长刘璐说。摸着肚子上的大葫芦,小朋友很新奇地说,“肚子里热乎乎的,很舒服。”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人体阳气旺盛,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特殊穴位敷用具有温经通络、益气助阳的药物,能最大限度地祛风散寒,补益人体阳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据介绍,今年“三伏”为7月20日至8月18日。三伏贴贴敷时间分别是初伏:2025年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2025年7月30日至8月08日;末伏:2025年8月09日至8月18日;加强贴:2025年8月19日至8月28日。根据中医理论,三伏期间贴敷效果最佳。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张启平说,三伏贴通过穴位渗透皮肤导入脏腑,直达患病之处,激发全身的经气,促使全身经络通畅,达到鼓舞人体正气、调整阴阳、气血平衡的作用。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儿童、成人呼吸等系统疾病者;易患感冒、小儿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者;脾胃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腹痛、慢性腹泻、小儿厌食、小儿食积等患者适合在三伏天贴敷治疗。
此外,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膝骨关节炎、急性扭伤、关节腔积液、腱鞘炎、肌肉纤维炎等寒湿痹症;腹痛、腹胀、厌食、腹泻、呕吐、慢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等脾胃疾病;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产后病、坐月伤风等妇科疾病;怕冷、四肢不温、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小儿遗尿、失眠等疾病;长时间吹空调导致的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如关节肌肉酸痛等情形,适合温阳灸法。
记者:徐文莉
编辑:徐学斌
审核:聂艳艳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