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预言:若都不生二胎、三胎,50年后中国人口将变成5.8亿

大家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其实从2022年开始,咱们国家人口已经连续三年自然减少了。

要是接下来总和生育率一直维持在1.0左右,那到了21世纪后半段,人口减少的问题就更严重了。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做出人口预测,如果生育率持续低迷,大家都不生二胎、三胎,50年后中国人口将骤降至5.8亿,不到当前14亿人口的一半。

这话听着挺吓人,但也不是瞎编的。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2023年中国出生的孩子有902万,出生率才6.39‰;

而去世的人有1110万,自然增长率是–1.48‰。

到年底,总人口大概14.0967亿,比上一年少了208万。

除了郎咸平,其实不少预测模型都给出了数据:

陈松蹊团队说,如果生育率能保持在1.05,到2100年人口可能降到4.6亿;

要是情况更糟,可能就只剩3.2亿了。


有的人可能觉得,人少的话那个人拥有的资源就变多了,这反而是一件好事。

其实并不是。


对于经济的不利影响


首先是经济上的事儿,最直接的就是干活的人少,找工人越来越难,工资就得往上提,企业的成本也跟着猛涨。

人口一少,能干活的年轻人自然就少了,企业想招人就费劲了。

那怎么办?

只能给更高的工资吸引工人,这样一来,企业用人的成本就上去了。

特别是那些小厂子、小公司,扛不住这种成本压力,搞不好就得关门。

就像日本,上世纪90年代后期老人多了之后,制造业根本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最后没办法,只能靠引进机器人,还得从国外找劳工。

还有就是经济增长会慢下来。

因为经济能增长,靠的就是干活的人、投入的钱还有技术。

人口少了,买东西的人也会跟着少,大家搞创新的动力也会不足。


对于社会层面的不利影响


接着说社会层面,最头疼的就是养老压力太大。

每个干活的人要养的老人越来越多。

有个词叫抚养比,就是说一个能挣钱的人,得养几个老人或者几个孩子。

2023年咱们国家大概是每100个干活的人要养22.5个老人。

可照现在这趋势,到 2050 年,每 100 个劳动年龄人口需抚养 48.8 个老人;2086 年将达到峰值 85%,每 100 个劳动年龄人口需抚养 85 个老人。

到时候养老金、看病的钱、老人需要长期照顾的费用,都会一下子涨不少。

这会导致养老的钱可能不够用,甚至有撑不住的风险。

因为现在领的养老金,基本是现在年轻人交钱,老人领钱的模式。

可要是人口减少,交钱的年轻人少了,领钱的老人却多了,养老金账户里的缺口就会越来越大。


对于行业的不利影响


买东西的人少了,消费市场就缩水了。

比如房地产,没人买房,新盖的房子根本卖不出去;

教育培训行业,学生少了,那些培训机构好多就得倒闭;

像日常用的零食、衣服、家电这些,买的人也会变少;

就连饭店、KTV这些吃喝玩乐的行业,也会跟着受影响。

这样一来,企业就不想再投钱扩大规模了,经济就会陷入没人买东西,企业也不干事的困境。

虽然养老相关的行业会火起来,但也补不上整体的缺口。

最主要是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了,这是为啥呢?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


《中国生育报告2024》里写到,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养到17岁,平均得花53.8万元;

要是再供到大学毕业,总花费可能得68万元。


信息来源:2024-04-26《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养娃到本科平均花费约68万元


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花的钱还得更多。

好的幼儿园、公立学前班、各种补习班每一项都得花钱,而且不少还是隐性支出。

很多家长都吐槽,好点的幼儿园一个月就得一万多;

请个保姆一个月也得几千;

各种培训班一年下来,花五六千都算少的,多的就没边了。

关键是,这些钱不是可花可不花的。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觉得不给孩子报好班、不争取点优势,心里不踏实,所以这些支出反倒成了必须花的钱。

再加上房价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保障不够完善、公共托育机构少,养孩子这笔账算下来,只会更重、更让人心里没底。

除了这个还有是女性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不少研究都显示,女人生完孩子后,收入平均得降30%到40%,有的甚至降得更多,一些职场女性还会因为生孩子中断工作,慢慢被边缘化。

找工作的时候,招聘的人会担心,女员工以后要休产假、得花时间照顾孩子、经常请假,所以更愿意招年轻、没结婚的女性。

而且现在很多公司的文化和规则,都更偏向能加班、能出差、能长时间工作的人,对弹性工作、休育儿假、能兼顾家庭这些需求,没什么制度支持。


另外,大家心里觉得家里该怎么分工和实际情况也不一样:孩子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往往是妈妈在操心,爸爸很难帮上同等的忙。

所以很多女性在权衡家庭和工作时,只能选择先放下工作。

这种制度和文化上的不公平,让很多有能力、也想多要个孩子的女性,在要不要生二胎、三胎的时候,都只能打消念头。

还有就是晚婚、不婚趋势

生孩子通常是结婚以后的事儿,现在结婚的人越来越少,结婚年龄也越来越大,生孩子的事儿自然就受影响了。

最近这些年,国家领结婚证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少,第一次结婚的年龄也越拖越晚。

结婚晚了,能生孩子的年纪就短了,而且年纪大了,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还要考虑工作稳不稳定、有没有钱,麻烦事儿更多。

有些年轻人因为对未来的工作、住房、生活质量没底,甚至干脆不结婚或者晚结婚,这样一来,想生孩子的基础就更弱了。

而且对年轻人来说,自由、个人发展等这些事儿,比有几个孩子更有吸引力。

生孩子在很多人心里,不再是必须做的事,反而成了大负担。

郎咸平说的50年后5.8亿人口虽然不一定会成真,但就像个警钟:要是咱们现在不把生育率问题当成国家大事来抓,未来要付出的代价,会特别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育儿   年后   专家   经济   人口   孩子   生育率   老人   年轻人   工作   事儿   女性   养老金   年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