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年狂卖14亿,风光上市的“甜牛奶”李子园,是无数人的童年回忆,如今正面临生死考验。
这款靠“奶粉加糖水”撑起的明星产品,在当今人人都追求健康的环境下已然走向没落。
看完你还敢喝吗?这款甜蜜糖水又能再支撑多久?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曾一年狂卖十四亿,如今却深陷营收下滑泥潭,那瓶你小时候爱不释手的甜牛奶,其本质上是“奶粉加糖水”的含乳饮料,一款产品,撑起了一个商业帝国,贡献了公司超过93%的收入,如今,也正是这款产品,正在变成一个无法挣脱的“甜蜜枷索”。
回到1994年的浙江金华,创始人李国平并没有想过要做什么高科技的乳制品,那时候的中国乳业,有两个大坑谁也无法解决:一个是原奶供应不稳定,另一个是保鲜和冷链技术的落后。
李国平的选择可以说是相当“鸡贼”,他直接放弃了生鲜乳,用奶粉、白砂糖和饮用水调配出了一种新东西——甜牛奶饮品,这种配方,完美规避了当时行业的所有痛点。
它不需要抢奶源,也不需要复杂的冷链,保质期长,生产门槛低,更重要的是,它找到了自己的客户定位,它的价格比当时的纯牛奶便宜,口感上又用甜味精准捕获了孩子们的味蕾。
很多人对李子园的记忆,都和早餐摊的氤氲热气绑在一起,一根油条,一个包子,再配上一瓶李子园,这几乎成了江浙沪一带孩子的童年标配,这种场景化的消费,让它牢牢占据了一代人的心智。
光有产品还不够,李子园的渠道策略更是教科书级别的,当乳制品巨头们在商超里杀得你死我活时,李子园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那些不起眼的早餐店、小卖部和夫妻店。
为了让这些中间商为自己卖命,李子园给出了接近40%的经销商返利,这种简单粗暴但极为有效的方式,让它的产品像蒲公英一样,迅速洒满了江浙沪乃至更多下沉市场的角落。
早在2002年,这家公司就有了超前的品牌意识,花重金请来当时正红的范冰冰和林心如做代言,明星效应加上无孔不入的渠道,让李子园在2008年那场行业大地震来临之前,年销售额就冲破了5个亿。
然而成就你的,也终将困住你,李子园的成功,本质上是一种品牌定位的胜利,创始人李国平有句名言:“一生只做一件事,把这一瓶奶做好。”这份初心值得尊敬,但也为后来的困境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提升,当下大家在乎的主流是“健康化”、“抗糖”,人们拿起一瓶饮料,会下意识地去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而李子园的甜牛奶,蛋白质含量只有1%,连国家纯牛奶标准(≥2.8%)的一半都不到。
“奶粉加糖水”的标签,过去是成功的技巧,现在却成了原罪,高糖、低营养的负面评价扑面而来,甚至有人批评它可能影响孩子的牙齿和视力,就连它的名字“甜牛奶”,也被指责有误导消费者之嫌,让人以为它就是牛奶。
李子园不是没想过改变,从2022年开始,它就疯狂补课学习,零脂肪乳酸菌饮品、无蔗糖甜牛奶、燕麦奶、气泡奶,甚至还有AD钙奶几乎把市面上的热门品类抄了个遍,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这些新品没一个能打的,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快就淹没在货架的海洋里。0
这种“跟风式”的创新,暴露了公司在创新产品上的短板,而品牌认知也被牢牢焊死,一提到李子园,消费者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那瓶小胖瓶甜牛奶,以及“不健康”、“给小孩喝的”等标签。这种固化印象,让它无论推出什么健康新品,都显得格格不入,难以获得市场信任。
更糟糕的是,公司似乎也陷入了对固有产品的依赖,在增长停滞后,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给老产品提价,而不是想办法升级改造,重新收回顾客芳心,而创始人李国平在公司上市后的一系列套现行为,更让市场充满了疑虑,那个说要“做一辈子奶”的人,是不是想“捞一把就走”了。
2024年底,创始人的儿子李博胜正式出任总经理,这位新掌门面临的任务很明确:必须想办法“稀释”掉甜牛奶的绝对统治地位,为公司找到出路,他的第一刀,砍向了渠道,过去李子园引以为傲的线下,在新消费时代也显出弊端,李博胜把目光投向了线上,大力发展电商和直播带货。
这一招立竿见影,2024年,李子园的电商收入达到0.76亿元,虽然总额不大,但也为一潭死水的业绩注入了一丝活力,可谓是一次重要突破。
为了摆脱陈旧、低龄化的印象,李子园将代言人换成了更受年轻人喜爱的成毅,并正式提出了“年轻化+健康化”的新战略,这步棋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和过去那个只属于“童年记忆”的李子园告别。
但以上这些,都还只是修修补补,李博胜真正的大招,藏在西北的大漠风沙里,公司决定在宁夏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生乳加工项目,它意味着,这家靠“奶粉+糖水”起家的公司,终于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基因,这步棋,充满了野心,也充满了未知,也让我们这些消费者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