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任提醒:过了60岁后,宁可打打麻将,也别在家随意做5件事

有些事,到了年纪,真的不能再随便了。特别是人一过了60岁,很多身体变化不是说说而已。骨头松了,肌肉垮了,消化慢了,免疫也不如以前。看起来啥都没变,但身体底子在慢慢“掉线”。

内科医生常常说一句话:“老年人最怕的不是病,而是不知不觉把自己送进了病。”这话一点不夸张。很多人年纪上去了,生活习惯却还是年轻那一套,结果反倒出问题了。有时候打打麻将、出去遛遛弯,反而比待在家里“养生”靠谱得多。

生活中常能看到这种场景:老李退休后闲得发慌,儿女劝他补点钙、吃点营养品,他就开始各种乱吃;早上不愿起床,动不动就睡到十点;剩饭舍不得扔,隔夜饭天天吃;没啥事就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半天;有时候心情烦了,也不吭声,自己闷着。

这些事听着不严重,但医生最怕的就是这些“看不见的病根”。其实很多慢病、急症,都是这些日常小习惯埋下的雷。

1.随便补钙补营养,越补越乱

有个事儿真得说清楚——补钙和营养,真不是想吃就吃,吃多了还不如不吃。上了年纪,胃肠功能本来就弱,钙补得太猛,容易引起便秘、结石,营养品吃太多,有的甚至会加重肝肾负担。

不少老人补钙补得好好的,结果检查一看,肾结石、高钙血症、尿钙升高统统来了。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约为800毫克,靠饮食完全能达标,牛奶、豆制品、绿叶菜都很好。

问题就在于,有些人不听劝,吃三种钙片、再加蛋白粉、维生素,身体哪受得了?数据说话——2024年全国老年营养调查数据显示,约有23%的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了钙摄入过量现象,伴随而来的是排便困难、胃胀和尿结石等问题,反而搞坏了身体。

2.随意睡懒觉,打乱生物钟

睡觉这事,不少退休老人觉得,终于不用早起了,那就多睡会儿吧。但真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年纪大了,生物钟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乱了时间,直接影响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

经常睡懒觉,昼夜节律一乱,整个人变得嗜睡、易怒、血糖飙升,甚至还容易诱发抑郁。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控制在6-8小时最为合适,早睡早起、保持规律,比多睡两个小时强一百倍。

有些老人白天老打瞌睡,晚上却精神亢奋,结果身体彻底乱套,医生说这种状态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有个医学期刊报道过,超过65岁的老人,若晚睡晚起超过半年,其患糖尿病、心律不齐的概率比作息规律者高出近两倍。

3.随便吃剩饭剩菜,省的是命根子

剩饭剩菜,很多人舍不得扔,说浪费。可问题是,隔夜饭菜如果存放不当,亚硝酸盐含量会飙升,长期吃容易增加胃癌风险。特别是绿叶蔬菜、海鲜类,放一晚后再加热,细菌繁殖速度快得惊人。

卫生健康委员会曾指出,70%以上的家庭亚硝酸盐超标食物源于重复加热的剩菜。人到老年,肠胃本就脆弱,免疫力也跟不上,食物里的细菌、毒素就更容易趁虚而入。

有些老人以为放冰箱就万事大吉,实际上温度控制不当、反复加热,照样出问题。最好的做法,就是现吃现做,量少点,吃得干净比什么都强。

4.随意久坐不动,坐进了慢病陷阱

久坐这毛病,说白了就是懒。人到晚年最怕的不是干活累,而是啥都不动。长时间坐着,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形成下肢血栓,关节也容易僵硬,肌肉快速萎缩。

数据显示,老年人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患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的风险比每天活动3小时以上者高出至少60%。关键是,很多人坐得不动不说,还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血糖、血脂一涨,慢病全找上门。

有医生建议,老年人每坐一小时,最好能站起来走动10分钟,做点家务、出门晒晒太阳、去广场走一圈,别小看这些小动作,它们能让整个身体系统重新运转起来。没事多走走,筋骨才不会退化得那么快。

5.随意情绪憋着,身体在替你生病

情绪压抑这个问题,说起来挺隐蔽,但实打实影响健康。很多老年人不愿表达自己情绪,不开心了也憋着,觉得“说了也没人懂”,结果心里越积越多,最后不是焦虑就是抑郁,严重的还会诱发中风、免疫力低下、心率失调等问题。

医学研究发现,情绪长期压抑的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偏高,慢性炎症状态就像慢性毒药一样腐蚀身体。有医生指出,老年人表达情绪、参与社交活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有些人打打麻将、唱唱歌、跳跳舞,精神状态都比在家闭门不出的老人好很多。不是说麻将有啥神效,而是人一旦有了情绪出口,整个人才不会“闷坏”。

有人说,人老了,最重要的是“心态平和、身体动弹、胃口正常”。话糙理不糙。别觉得在家待着就安全,其实很多不经意的生活习惯才是慢性杀手。

别盲目补营养,别天天睡到日上三竿,别老吃剩饭,别坐着不动,也别把话闷在心里。岁数上去了,生活反而要越活越细致。打麻将不是重点,关键是走出去,动起来,说出来,不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慢慢“生锈”。

退休不是停滞,而是一个重新调节生活节奏的开始。过了60岁,不是养生的开始,而是避坑的开始。日子越过越简单,但健康这事,真马虎不得。该吃就吃,该动就动,该说就说,该放下就别憋着,别让那些不起眼的小习惯成了拖垮晚年生活的大隐患。

参考文献:
[1]李建中,赵明.老年人补钙行为与健康结局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4):895-899.
[2]张晓梅.老年人睡眠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5):377-380.
[3]王丹.家庭隔夜饭菜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4,30(3):65-68.
[4]刘志刚.老年人久坐行为与慢性病关系研究综述[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5,33(1):45-49.
[5]周丽.老年人情绪压抑与心脑血管疾病关联分析[J].中华心理卫生杂志,2023,37(6):411-41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养生   内科   麻将   随意   主任   老年人   身体   情绪   剩饭   中国   老人   营养   剩菜   年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