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9月11日,中英经贸联委会第14次会议正式举行。
这是时隔七年后重启的会议,双方在会上释放了积极合作的信号,中方表示将扩大自英进口,并鼓励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推动新能源、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英国商务大臣凯尔也表达了希望加强双向投资与服务贸易的意愿。双方还签署了多项谅解备忘录,并同意召开多个工作组会议,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
图| 英国商务大臣凯尔
然而就在会议结束不到24小时,英国政府就在9月12日突然宣布对3家中国实体实施制裁,理由是这些企业涉嫌“向俄罗斯军队提供关键物项”。
中国驻英国使馆迅速作出了回应。
在9月12日当天的一份答记者问中,使馆发言人明确指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已向英方严正交涉。
发言人重申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从未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并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
中国驻英国使馆的表态十分明确,敦促英方纠正错误,立即撤销对有关中国实体的制裁,并强调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图| 顿涅茨克地区亚罗瓦村,当地遭到俄军航空炸弹袭击
英国政府的这一行动与国际社会的其他动态几乎同步发生。
就在9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全票通过了苏丹制裁措施延期决议,将苏丹制裁委员会的授权延长至2026年9月12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强调了制裁不能被滥用为干涉施压的政治工具。这一表态与国际社会某些势力将制裁政治化的倾向形成鲜明对比。
图|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
英国宣布制裁中国企业的时机令人玩味。
这不仅仅是中英刚刚完成经贸合作谈判后的矛盾行为,也是在欧盟正考虑对中俄能源贸易实施二级制裁的背景下发生的。
9月8日至9日,欧盟各成员国高级官员在布鲁塞尔召开闭门会议,就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方案展开密集磋商。
图|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讨论的焦点之一是对中国、印度等第三国实施二级制裁的可能性,旨在遏制这些国家持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贸易行为。
这一战略调整源于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后的持续胶着态势。
特朗普在重返白宫后,正以空前强硬的姿态施压欧盟,要求其加入美国主导的二级制裁联盟。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
特朗普总统在9月8日的记者会上明确表态,称其政府正准备对俄罗斯祭出史上最严厉制裁方案,并强调欧盟不仅需要强化自身能源禁运,更应对继续购买俄能源的第三国实施连带制裁。
欧盟内部流出的会议纪要显示,欧盟委员会正在筹备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计划将俄罗斯约6家主要银行和能源巨头列入黑名单。
图|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年度“盟情咨文”
但更具争议性的是,欧盟官员们首次认真探讨了将制裁范围延伸至第三国的可行性。
据《金融时报》获得的一份欧盟内部评估报告披露,针对中国持续大量采购俄罗斯能源的潜在二级制裁可能包括两个关键措施。
其一是限制欧盟企业向中国出口特定高技术产品和关键原材料,其二是全面禁止欧盟金融机构为涉及俄罗斯能源的中俄贸易提供任何结算服务。
图| 扎波罗热核电站
然而这一激进提案在欧盟内部引发激烈争论。
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担忧此类措施将推高本已高企的能源价格,并对与中国的重要经贸关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而波兰、立陶宛等东欧国家则力主采取更强硬立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享有能源豁免权的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很可能动用否决权阻止相关提案。
图|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英国政府在此时宣布制裁中国实体,被视为迎合美国主导的对俄遏制政策,同时也试图在脱欧后确立自身在外交政策上的独立性。
然而这种行为明显带有短视和矛盾色彩。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当前面临严峻的经济挑战,通胀率持续高位运行,居民生活成本节节攀升,新上台的斯塔默政府承受着巨大的施政压力。
图| 英国首相斯塔默
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本是提振经济的良方。
但为了展现对乌克兰的支持姿态,同时维系与美国的特殊盟友关系,英国选择在对俄制裁的框架下,将矛头指向了几家中国企业。
这种外交上的摇摆性不仅损害了中英关系的稳定,也让英国错失了长期合作的宝贵机会。
图| 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唐宁街与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举行会谈
中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涵盖金融服务、制造业、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为英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尤其是在英国当前面临通胀上升、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中企的投资承诺本应成为英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
英国的制裁行为无疑让中国企业对赴英投资产生了顾虑,也让英国本土企业在开拓中国市场时陷入被动。
图| 中国石化天津石化炼油生产装置检修改造施工
中国方面对于可能到来的二级制裁并非没有准备。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逐步减少对SWIFT的依赖。
与俄罗斯、中东等国的能源交易越来越多使用本币结算。同时中国还构建起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俄罗斯石油虽占一定比例,但并非唯一来源。
一旦欧盟真的实施制裁,中国也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包括限制对欧出口关键矿产、稀土材料或光伏产品组件,这些都是欧盟绿色转型的核心资源。
图| 成堆的煤炭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在回应中明确表示,中俄企业之间的正常交往合作不应受到干扰和影响。
这种理性与强硬并存的应对策略,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反映了中方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秉持公正立场,在乌克兰危机中坚持劝和促谈,同时坚决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无理侵犯。
参考资料:
1.《中英经贸联委会第14次会议成功举行》2025-09-12 19:34 | 来源:央视新闻
2.《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方制裁中国实体问题答记者问》2025-09-12 21:20 | 来源:环球网
3.《突发!英国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并发生暴力冲突》2025-09-14 11:49 | 来源:鲁中晨报
4.《英国要求中企加强汽车防盗装置:跟中国不同,这儿汽车盗窃太多了》2025-09-15 13:29 | 来源: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