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和锐龙处理器,带“F”仅没有核显吗?原来还有这些不同

众所周知,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带F后缀的含义是没有核显,难道如此简单?AMD带F后缀又是什么含义呢?

今天,站长就给大家讲讲这其中的奥秘。

先说结论:

1、 英特尔处理器的F后缀,其中含义是Function-disabled,即某个特定功能被禁用。这个特定功能指核显。由于核显被禁,不具备博锐企业版的能力。

2、 AMD的锐龙处理器,这个F有双重含义,不仅有"Function-disabled",还有“Frequency-adjustment”,即:或核显被屏蔽,或频率调整,或者两者兼备。频率调整可能是向上,也可能是向下。

英特尔的“F”

打开英特尔官网会发现,Ultra7 265K和Ultra7 265KF,二者的区别不仅仅是后者没有核显,在【安全性和可靠性项】栏目中,前者支持21项,而后者只有12项(下图)。 难道,除了核显外,F还删减了这么多功能吗?

解读

1、vPro(博锐)

2006年,在core 2 duo时代, 英特尔推出了名为“vPro(中文名称为:博锐)”软硬件一体化的技术平台,目的是让电脑更安全,降低管理成本。

该技术对硬件的要求:主板芯片组、网卡和CPU均要支持vPro

在酷睿十二代后,英特尔把vPro分为两个层次:

vPro Enterprise(企业版)和vPro Essentials(基础版)

2、Threat Detection Technology威胁检测技术(TDT)

从处理器层面监控系统的异常活动,检测疑似勒索软件在加密文件时的特定行为模式。因为它根植于硬件,所以能比纯软件方案更早、更底层地发现一些隐蔽的威胁。TDT 检测到的原始数据会提供给安装在电脑上的安全软件,软硬协同主动防御。

3、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主动管理技术(AMT)

即使系统崩溃或关机,只要插了电源且连接了网络,就能进行诊断和修复,包括远程开关机、重启、更改BIOS设置、修复或者重装系统。能实现这样功能有一个专业名词:带外管理。英特尔给自己带外管理技术取了个专有名词叫AMT。

AMT远程修复示意图

AMT技术的原理是:

在主板芯片组和网卡内的有一部分特定硬件,这部分硬件相当于一台极度精简的电脑。

具体如下——

(1)在芯片组(PCH)内部的有一个独立微处理器核心,有自己的计算单元和指令集,这个核心在主CPU开机前、运行中、关机后,只要主板通电就一直在运行。

(2)这台极度精简的电脑运行的操作系统称为:固件。可以理解为“固化的软件”,它是一个微操作系统,与BIOS一起存储在主板的同一个SPI闪存芯片中,当更新BIOS,ME一般也会同步更新。

(3)微操作系统并不运行在电脑主内存条中。当电脑通电(即使未开机),PCH会从SPI闪存芯片中加载ME固件到PCH内部集成的专用SRAM中运行。当AMT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时,会在电脑的主内存划出一块受保护区域,称为“AMT内存区域”。如:远程安装操作系统,AMT通过网络下载IOS文件,并将自己虚拟成本地光驱,呈现给BIOS,虚拟光驱的缓存就使用电脑的主内存。

(4)核显将微操作系统的底层视频型号输出。

普通的远程桌面软件依赖于主机操作系统来生成屏幕图像,如果系统崩溃则束手无策。在AMT技术平台中,核显负责把从开机自检到BIOS设置、系统加载等信息提供给远程管理员。AMT是vPro的核心技术,这就是为啥265K能支持vPro ,而265KF不支持的原因。

4、Standard Manageability (ISM)

英特尔 2023 年进行品牌战略调整,ISM 被整合到 vPro 平台体系中,并更名为 vPro Essentials。此技术需要10代及以上酷睿处理器,只能带内管理。所以,265KF并不是不支持vPro,而是不具备带外管理能力,只能达到vPro基础版,不支持vPro企业版。

5、Remote Platform Erase (RPE)

这是英特尔开发的一项远程数据擦除技术,允许 IT 管理员通过远程指令彻底清除设备的存储数据、固件配置和安全密钥,确保这类敏感信息在设备退役或转售时无法被恢复。

RPE属于vPro Enterprise的核心功能之一,因此265KF是没有的。

6、Hardware Shield 参与资格

这个“参与资格”并不是一项需要申请的认证。其含义是:如果硬件达到了某些条件,就能获得深层的安全防护能力。核心要求是基于vPro Enterprise平台,使用指定的酷睿处理器。

7、全内存加密 - 多密钥(TME-MK)

启用 TME-MK后,处理器会自动对进出内存的所有数据进行加密,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加密算法采用 AES-XTS,安全性极高。TME-MK 还可以把内存划分为不同的加密区域,分别使用多个密钥。

8、稳定映像平台计划(SIPP)

英特尔 SIPP 是 vPro 平台稳定性核心,承诺 15 个月硬件无重大变更,提供稳定驱动,让企业降低兼容风险、简化设备管理。

9、采用Redirect Protection(VT-rp)英特尔虚拟化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企业级虚拟化环境(如 Windows Server 2025 的 Hyper-V),通过硬件级防护抵御 DMA 攻击、内存注入等威胁。VT-rp是 vPro 平台实现硬件级安全和高效虚拟化的关键基石。

小结:因为“带外管理”是vPro Enterprise(企业版)和vPro Essentials(基础版)的核心区别,而英特尔要实现带外管理必须有核显的参与,所以没有核显的型号就不具备vPro Enterprise的功能。

AMD的“F”

常见的型号有:

锐龙R5-7400(3.3~4.3GHz)和R5-7400F(3.7~4.7GHz),这个F指“Frequency-adjustment”(频率调整),频率提升。

锐龙R5-7500F(3.7~5GHz),没有R5-7500,但仅比R5-7600(3.8~5.1GHz)低了0.1,这个F同样意味着频率提升(如果有R5-7500的话)。

锐龙R7-8700F(4.1~5.1GHz),可以看成为R7-8700G的“屏蔽核显且轻微降频版”。

锐龙R5-5600(3.5~4.5GHz)和R5-5600F(3~4GHz)都没有核显,但后者的频率更低,基础频率低了15%,这样大的幅度差不多要低半个档次。

在芯片制造中,由于硅晶圆的微小差异,生产出的芯片体质有好有坏。体质最好的芯片可以稳定运行在更高的频率和更低的电压下,就被标定为更高端的型号(如5600X),体质普通的就定为5600,再次的就降频定为5600F。 由于频率下降的幅度过大,如果参与排序还低于R5-5500。这样的处理器放在零售市场是卖不动的,R5-5600F敢这么干的原因是它主要提供给品牌机商。品牌机厂商对价格要求很低,其用户通常对处理器的频率不敏感,这样的降频型号正符合他们的胃口。

总结:

在消费级处理器中,无论是名称还是后缀,英特尔的比较清晰,第七代酷睿后不带F的都有核显,带F的就没有核显(包括核显的延伸功能)。AMD则不一定。带F都没有核显,但不带F的却不一定有核显(如:R5-5600)。如果你比较在意CPU性能,要留意AMD的F后缀,因为它的频率可上可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数码   处理器   英特尔   频率   技术   硬件   后缀   内存   电脑   操作系统   核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