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消2550亿订单,光刻机“停工”,美企忧虑:芯片能卖给谁?

中美在科技领域的拉锯战这些年越打越猛,从2018年美国开始搞出口管制,到现在2025年了,还在层层加码。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美国想卡住中国半导体脖子,不让中国拿到高端芯片和设备。结果呢,中国这边进口芯片订单确实少了,特别是2023年那会儿,单单7月份就比前一年同期少了546亿颗芯片,金额直接蒸发2550亿元人民币。

这数字听着就吓人,相当于一大笔生意没了影儿。美国那边联合荷兰、日本这些国家,限制光刻机出口,阿斯麦这样的公司直接受影响,生产线调整,部分产能闲置,搞得美企也开始挠头:芯片以后卖给谁去?

2018年特朗普上台,就开始针对中国科技企业下手,先是把中兴列入清单,禁美国公司供货。2019年5月,华为直接上了实体清单,美国企业想卖芯片给它,得先申请许可。这一下,华为的手机业务受重创,全球份额从高峰掉下来。

2020年8月,美国又改了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意思是只要用了美国技术生产的芯片,卖给清单上的中国企业也得批。这就把台积电这些代工厂卡住了,它们没法给华为做先进芯片。华为只好用库存撑着,转向本土供应商,但性能和产量都跟不上。

到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出新规,禁出口用于14纳米以下制程的芯片和设备,针对AI和高性能计算。2023年1月,荷兰和日本跟进,荷兰限制阿斯麦的极紫外光刻机出口,日本管东京电子和尼康的设备。

阿斯麦的深紫外光刻机审批时间拉长,2023年对华交付量掉下来,公司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占比从29%降到20%。中国半导体企业像中芯国际,只能用28纳米以上老工艺,生产计划大乱。

2023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同比降10.8%,到4795亿颗,金额降15.4%,3494亿美元。这反映出供应链被堵,企业转向囤货和本土货维持。

2024年,美国继续收紧,1月荷兰撤销部分阿斯麦出口许可,影响NXT:2050i和2100i型号。阿斯麦第二季度报告,中国业务占比稳在20%,但全球营收波动大。

中国企业加大本土投资,国家基金砸数百亿美元,中芯国际扩28纳米线。结果2024年进口反弹,量达5492亿颗,增长14.6%,金额3857.9亿美元,涨10.5%。

这说明中国在低端和中端开始自给,但高端还得靠进口。2025年进入,美国维持高压,荷兰启动新规,把DUV出口限从7纳米调到14纳米,阿斯麦的1970i、1980i中阶机型也需90天审批。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1-2月集成电路进口总额微增0.8%,金额涨2.7%,本土产能在补位。

这些管制不光伤中国,也让供应商难受。阿斯麦作为光刻机老大,2023年下半年深紫外线产能闲置,工厂调班省成本,相当于部分停工。首席执行官在财报会上说,中国订单延迟,营收预期下调。公司2024年对华销售占比15-20%,2025年预计持平,但整体承压。

中国稀土管制新规,含0.1%中国稀土的光刻机需许可,阿斯麦单台设备稀土磁体超10公斤,得申请豁免。传闻2025年起,阿斯麦可能停华设备维护,这让中国厂商头疼,但也逼他们加速国产化。

再说美国芯片企业,高通、英特尔、英伟达这些巨头,本来中国市场是金矿,现在订单少了,愁眉苦脸。高通2024财年营收390亿美元,近一半来自中国,但对华出货降15%。英特尔2022年中国营收占比27%,2023年服务器芯片销售滑10%,2024年降到20%。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说,中国数据中心需求弱,得找其他买家,但新兴市场填不上窟窿。公司2025年中国份额几乎归零,转向印度、欧洲定制产品。

AMD对华营收从22%降到15%,管理层直言市场流失严重。这些企业库存堆积,生产线减速,员工轮班控开支。

中国减少进口的背后,是自主化在发力。2023年半导体销售额1800亿美元,2024年超2000亿美元,2025年预计继续涨。中芯国际2024年28纳米满载,2025年宣布扩产。华为海思麒麟芯片用本土代工,良率虽低,但进步明显。

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2025年达50%,蚀刻和气相沉积有突破。出口也猛,2024年出口额1595亿美元,涨17.4%,量2981亿块,涨11.7%。2025年前两月出口251亿美元,涨11.9%。对印度出口74.7亿美元,涨30.3%,东南亚市场在抢。

美国企业压力山大,高通转越南、印度建厂分散风险。英特尔卖紫光股份,泛林集团停供先进设备。英伟达黄仁勋叹息,伤害中国,美国伤更重。公司市值虽破5万亿美元,但中国调查反垄断,罚单可能来。

2025年美国撤销三星、SK海力士、英特尔在华厂VEU资格,禁扩产。中国反制稀土、关键矿产出口,10月贸易战升级,双方延长90天谈判。

这事儿像双刃剑,美国想维持霸权,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进口虽减,但逼出韧性,本土产业链在补齐短板。美企找新市场难,欧洲、东南亚规模小,替换不了中国。

全球半导体贸易格局变,中国成熟制程产能从2023年31%预计2027年39%。韩国半导体出口2024年涨43.9%至1419亿美元,但中国从韩进口存储涨31.7%。

长远看,中国芯片出口平均单价0.5美元,进口0.7美元,差距在缩。2024年生产量超4300亿颗,日均12亿颗。

外资在华建厂57家,占全球新厂近六成,但自主率升。美中脱钩推制造业回流,逆差2955亿美元,但中国供应链转移东南亚,华润微越南基地产能85%。

日本半导体设备对中国出口2024年129.5亿美元,涨21.9%,但管制下可能降。阿斯麦钻漏洞卖机,但2025新规审批长,生意难做。

中国工程师维护设备成难题,但推动国产光刻机研发。上海微电子有初步成果,虽远落后,但步子在迈。

美企如高通收购恩智浦黄了,英伟达网络业务数十亿受限。中国市场对它们至关重要,2024年英特尔中国销27%,英伟达13%。

特朗普说先进芯片不给“其他人”,但企业喊疼。2025年中美会晤,贸易休兵部分协议,中国允安世半导体部分出口豁免。

整体上,这场对抗让全球产业链抖三抖。中国减少订单,光刻机闲置,美企销路愁,但也刺激创新。中国半导体生态展数百企业参展,重磅产品出炉。

全球半导体2024销6276亿美元,涨19.1%,2025预计继续。中国进口结构变,低端占比高,自研高端在追。

话说回来,美国管制虽严,但中国没停步。进口降后回升,出口创高,本土产能扩。美企转市场,但难度大,盈利压增大。芯片薄,却能划大国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科技   光刻   中国   忧虑   芯片   订单   美国   三星   美元   华为   半导体   英特尔   英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