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你命里有多少钱,主要取决于这4个人



最近,一个词火了:30万存款定律。


这是一种经济现象,意思是当个人或家庭存款达到30万的时候,就会心理膨胀、外部诱惑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挥霍一通,甚至一夜返贫。


就像年初央行的数据显示,人均存款已达10万元,但存款超过30万的人群仅占人口的1.5%。


可见10万还是努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但30万显然没那么轻松,守住30万更是难上加难。


赚钱不易,守财更难。


中年以后,个人财富的积累和保持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而当一个人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的生活,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积蓄迅速流失。


在这其中,关键的4个人会对你的财务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们可能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




国庆刚结束的同学聚会,了解到不少人的近况。


一个选择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已经成了家有了孩子,靠父母买了房子,另一个拥有同样的生活节奏,还在为房贷车贷发愁;


一个一毕业后就进了大公司,在周围人的艳羡里,说的全是工作上的苦水,另一个突然裸辞,却意外开启了新的人生。


这其中的差距,除了个人的努力和机遇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在职场遇见谁”。


同学A话里便满是对同事和领导的不满。


界限不明的职责,各有心眼的职场环境,弄得她身心疲惫。


又因为事业上寸步未进,舍不得当前的工作,她迟迟做不出辞职找下家的决定。


另一个裸辞的同学C恰恰相反。



辞去工作之前,她已经确定好了目标,决定做一个摄影师。


正好以前认识了一个前辈愿意相帮,于是直接辞了职换行从头开始。


几年下来,她积累不少的作品,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口碑。


事业逐渐步入正轨,收入也比之前在公司时翻了几番。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因为她遇到了那个愿意提携她的贵人。


这位前辈不仅为她提供了行业内的资源,还教会了她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可以说,没有这个关键人物的帮助,她的转型之路或许会更加艰难。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幸运地遇到这样的贵人。


更多时候,人们面临的可能是用“稳定”“现实”这些词语来劝阻你追求更好的生活,甚至让你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用“为你好”“现在吃苦以后享福”这些言论让你陷入门槛低、重复性的工作中,耗费大量时间。


或许他们并非有意阻碍,却因为自身视野的局限性,无法理解你的选择。


但久而久之,这些声音会消磨掉一个人对未来的热情和信心。


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人,往往懂得分辨哪些是善意但无用的建议,哪些是值得倾听的智慧之言。


他们不会轻易被外界干扰,而是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贵人的出现固然重要,但自己主动迈出的一步也很有必要。




美国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提出的“密友五次元理论”中指出:


一个人的财富、智慧和成就,基本是其最常接触的5个密友的平均值。


换句话说,你认识的朋友决定你成为多少收入的人。


如果朋友都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理财习惯,那么你也会逐渐形成相似的生活方式和财富观念。


如果他们习惯于挥霍无度或热衷于短期利益,那么你也很可能被带入同样的节奏,或是成为他们砧板上的鱼肉。


《人物》的一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被朋友伤害的故事。


因为迟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40岁的@蛋挞儿接受了发小的提议,一起合开公司做一个项目。


和自己的好朋友创业,她给予了百分百的信任。



对方说公司刚起步需要100多万的预定金,她给了。


对方说自己还在原单位不能马上离职,项目没法立刻回本,她信了。


但她没想到的是,从头到尾这都是一个骗局:


发小以公司的名义,到处借了900万;


并通过虚假诉讼的手段拿走了公司追诉回的钱款,让她成为了失信人。


而她输掉了所有官司,哑口无言。


这并不是她的最低谷,4年后对方因合同诈骗被抓时,她发现当年与发小沆瀣一气的,还有她另外一个朋友。


是她工作时候的死党,但在她受骗后,对方立刻与发小展开合作,获利几百万。


接连被两个好朋友背叛,她仍然想不通为什么年少认识的、不牵扯利益的关系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或许是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里,利益才是最真实的纽带。


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朋友也有“不同”。


有些人只适合谈感情,讲不了利益。


有些人只能成为酒肉关系,带你吃喝,无法带你赚钱。


但不少人仍然相信所谓的“兄弟情义”或“姐妹情深”,最终因为对方的不负责任而蒙受损失。


殊不知,真正靠得住的朋友,会客观分析利弊,分享有用的信息,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怂恿你冒险。


当然,维护这样的友情并非易事。它需要你用同样的真心去回应,同时避免让彼此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在涉及金钱合作时,即使是再亲密的朋友,也应明确规则,避免模糊界限导致矛盾升级。


毕竟成年人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平衡,只有当双方都感到舒适和安全时,这段关系才能长久维系下去。




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格兰特研究”,通过76年,跟踪调查了268个人的一生,最终得出结论:


伴侣,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阶层。


如果伴侣是一个理性且支持你的人,那么你们可以共同制定合理的家庭预算,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并在投资决策上达成共识。


这样的伴侣不仅是生活中的伙伴,更是财富管理上的盟友。


他们会在你冲动消费时提醒你,在你犹豫不决时鼓励你,帮助你守住辛苦积累的存款。


然而,如果伴侣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或者与你的价值观存在较大分歧,就可能成为一种阻力。


比如,一方热衷于先攒后花,而另一方倾向于及时行乐,这种矛盾很可能导致家庭经济陷入混乱,夫妻矛盾频出。



一个能托付信任的伴侣,不仅仅是情感上的依靠,更是事业和生活中的坚强后盾。


东南大学仲济涛教授的博士论文致辞令人印象深刻。


他来自山东的一个小农村,碍于贫穷的家境,求学路艰难无比。


高二那年,父亲病倒。


刚工作不久的大哥在为一家人的生计、父亲的病情奔走。


还在读书的他给不了多少帮助,是大哥的妻子在这最困难的时刻给予默默的支持。


等到他读博,则是妻子放弃了老家的安稳,和他在南京打拼,从头开始。


寄人篱下的生活、为五斗米折腰的辛酸、为碎银几两相争的卑微……到了妻子那里,只有一句暖人的宽慰:


“甭闹心,这些个东西我们早晚都会有的。”



婚姻中的每一分钱,都承载着两个人的努力和期待。


和谁在一起,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然而,找到这样的伴侣并不容易。


它需要双方在价值观、生活目标以及金钱观上高度契合。


如果两个人对“如何花钱”“何时存钱”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那么即使再深厚的感情,也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产生裂痕。


很多夫妻争吵的根源,并不是不爱,而是“你说的我不想听”。


正如此,和伴侣相处时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尤其是在金钱观念上,双方应该坦诚交流,找到共同的平衡点。


要知道真正的爱,不仅是陪伴,更是助力。




俗话说:


人找钱,跑断腿;钱找人,八条腿。


贵人的存在,决定有没有可能出现新的机遇;


朋友的影响,决定你能不能抓住当下的机会;


伴侣的支持,决定你能否在人生后半程稳步前行;


而你自己,又是否能守住内心的底线与原则,守住已有的成果呢?


人生到了一定的年纪,总有人抛弃原先的积累,被诱惑迷失双眼。


或是因为一时的利益,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或者不理智的消费,最后落得多年积蓄化为乌有。


或是天降横财,迷失在突如其来的财富中,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底线。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些人因为拆迁款、彩票中奖或意外遗产而一夜暴富。


但很快又因挥霍无度或盲目投资而回到原点,甚至放弃家庭、负债累累。


这背后反映的不仅是理财能力的缺失,更是对自我的失控。


人到中年,面对外界的喧嚣和诱惑,内心的强大显得尤为重要。


守住自己,不仅是对金钱的管理,更是对欲望的约束。


那些能够长期保持财富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赚得最多,而是因为他们懂得适可而止,清楚知道:


只相信人性反复无常,不赌人品始终如一。


在人生的下半场,最重要的不是依赖别人,而是修炼自己。


掌控得了自己的内心,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站稳脚跟,避免被时代的浪潮冲散。


而这,或许才是中年后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 | 微微

主播 | 亚楠,电台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财经   多少钱   中年   伴侣   朋友   财富   守住   利益   存款   贵人   工作   人生   挥霍无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