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蕴风骨,义贯人生——评绪刚观天(刘涛)的六十三年行路
读绪刚观天(刘涛)的六十三年人生记述,像摩挲一块来自周至黑河的顽石——没有刻意雕琢的光滑,却藏着经风历雨的厚重;没有虚浮矫饰的纹路,每一道印记都是“真实”二字的具象化。他的人生故事,从来不是“逆袭传奇”的爽文,而是“守心而行”的活注,让我们看见一种在起落中不折、在浮沉中不变的人格力量。
这份力量的底色,是“根”里带的真。从最正直的父亲那里承坦率倔强,从最善良的母亲那里接正直善良,十七岁入军营立下“老实本份做人,诚实信誉生存”的信条,这份底色从未因岁月褪色。他用笔墨为美好生活歌唱,也敢对时弊直言,六十三年见惯生离死别后,老友一句“活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恰是对这份“不装不演”的最佳注脚。他说自己像黑河石,“自然硬朗”,其实这石的内核,是从不向世俗妥协的“真性情”——遇智者视若珍宝,对原则寸步不让,这份纯粹,在功利的世界里格外动人。
这份力量的筋骨,是“义”里藏的韧。人生从不是坦途,他曾在政府机关一人担七项任务,凭马列主义哲学学习活动拿下西安市第一;也曾下海创业,解决三十多人就业、月缴近千元税,挣得“双丰收”。可偏偏栽在“义”字上——大手一挥的免单、不加思量的盲目签单,让投资农业的他为钱发愁时,保险柜里还躺着四五十万元的签单“费纸”。这份“傻气”,却换得书法家雷长安“豪气纵横有此君,种义获情唯刘涛”的赞誉。车祸消沉、生意腰斩,低谷时的每一次打击,都没磨掉他的“义气”,反而让“诚实、信誉、友爱”的原则更坚——这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而是“宁可亏利,不可亏心”的清醒。
这份力量的余温,是“老而弥坚”的通透。48岁握着手写板敲开互联网大门,一走就是十五六年,“玩出品味,耍出快乐”“网事正能量,微言聚大义”,不是为了求名求利,而是把“绪说百姓事,刚正观天”的初心搬到了新阵地。2007年人生低潮时写的《牌趣》,“英雄输赢寻常事,牌风高尚赛钱物”,道尽他对“结果”与“风骨”的取舍;妻子口中“不倒翁”“我读懂了你”,则道破他历经磨难后的柔韧——不是没痛过,而是痛过之后仍选择相信“帮人为乐、以吃亏为福”;不是没怨过,而是怨过之后更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深意。
六十三年人生,刘涛走得不算“顺”,却走得“正”;不算“富”,却走得“足”。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真实如石”的活法告诉我们:人生最珍贵的,从不是站得多高、挣得多厚,而是历经风雨后,仍能守住最初的那份真、那份义、那份尊严。这份“刘涛精神”,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注脚,更给每个“在路上”的人一份启示——心有定石,何惧路远?(作者:刘政书)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绪刚观天(刘涛)简介
绪刚观天,本名刘涛,1962年生于陕西周至,党龄43年,1979年入伍的退役军人,亦是深耕媒体领域四十余载的资深从业者,现任陕西省传播学会新媒体传播分会执行主任,完整见证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历程。
其身份定位兼具多重维度:作为拥有超260万微博粉丝的时政类大V,长期位列全国时政类影响力榜单前50名;以“新闻个体户”与“泥喇叭”为双重标签,秉持“泥喇叭接地气”的实践哲学;同时是“网民诉心声,政府抓落实”治理模式的实践者,社会责任感突出。
核心贡献聚焦于新媒体治理与民生推动:2012年促成陕西省各级政务新媒体开通,推动“网络监督员”制度落地,构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协同模式;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既报道“西安交警推车”等凡人微光,也曝光靖边县(榆林)孕妇坠楼案、华县官员殴打证人案等事件,推动政府调查整改;倡导“网络发言人”制度,参与制定网络餐饮监管政策,形成“线上监测+线下整治”闭环机制。
公众形象鲜明且富有社会价值:以“网事正能量,微言聚大义”为信条,聚焦基层民生,被誉为“穿透舆论迷雾的强光”;网名源自道教圣地楼观台,寓意“观天象悟世情”,其媒体生涯堪称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曾获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表彰,入选全国网络名人培训班,2025年受聘陕西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特邀理事,持续以新媒体力量助力公益与乡村振兴。
综上,绪刚观天融合网络监督者、政策推动者与文化传播者三重角色,其作品兼具泥土气息与社会担当,是新媒体时代兼具专业性与影响力的跨界实践力量,也被赞为“一代媒体人在时代转型中镌刻的精神海拔”。
来源:绪刚关天
作者:刘涛
编辑:雪云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