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上半年收官,公募基金“期中考”成绩单陆续揭晓。在科技革新、产业升级的浪潮下,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两大主题基金上半年较为亮眼。
截至2025年7月1日,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930850)近一年回报率达到30.84%,而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表现更为突出,近一年回报率高达45.08%,两者均明显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13.36%的涨幅。
在Wind数据终端搜索“智能制造”“智造”“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关键词,相关主题基金放眼望去一片“红红火火”。尤其是名称中带有“智能制造”的几只基金上半年无一亏损,而“数字经济”主题基金也绝大多数取得了正收益。具体来看,名称中带有“智能制造”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有7只,年初至今收益率在3.7%~23.7%之间。
中欧智能制造A年初至今收益率最高,为23.70%,与另外6只基金拉开较大差距。该基金为混合型基金,由邵洁担任基金经理,基金现有规模合计为11.65亿元。
一季度基金报告显示,其在过去三个月、过去六个月、过去一年、过去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6.72%、48.34%、79.57%、43.37%,高于对应时期4.47%、15.09%、25.79%、10.25%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中欧智能制造A的股票资产占比超九成。截至一季度的前十重仓股分别为恒玄科技、翱捷科技、澜起科技、理想汽车、腾讯控股、芯原股份、小鹏汽车、瑞芯微、百普赛斯、中芯国际(A股)、中芯国际(港股)。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A股)也是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中权重最高的成分股,截至7月2日所占权重为5.1180%。而中欧智能制造A对中芯国际(A股)的持仓数量,相比上期增加631.95%。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宁德时代、寒武纪等,均为智能制造相关基金的热门之选,由此可见该类基金对行业龙头股的配置策略精准且集中。
但也有个例,不同于其他基金扎堆投资热门股票,国联安智能制造A加大了对估值较低、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的配置,特别是“聚光灯”外的中小企业。该基金于一季度内加仓了三个方向:一是周期股,主要是铜、铝、铁等行业的公司;二是一些新消费公司,包括游戏传媒及一些提供情绪价值的公司;三是港股。
从持仓情况上看,药明生物、固生堂、东岳集团、金斯瑞生物科技、理想汽车几大港股,均为该基金一季度重仓股。
再看名称中带“数字经济”的基金,Wind中搜索出的41只基金中,有33只显示正收益。年初至今收益率超过20%的有三只:中欧数字经济A,收益率32.07%;财通资管数字经济A,收益率25.91%;鹏华智投数字经济A,收益率20.62%。另外还有南方港股数字经济A、华富数字经济A、鑫元数字经济A、博时数字经济A、泓德数字经济A、永赢数字经济智选A,收益率超过12%。
中欧数字经济A由冯炉丹担任基金经理,一季报显示,中欧数字经济A基金过去三个月、过去六个月、过去一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34%、42.93%和56.93%,对应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3.20%、14.47%、30.69%。
在该基金超过九成的股票配置中,以科技、互联网、新能源企业为主。像重仓第一位的小鹏汽车,截至一季度持仓数量相比上季度增长122.17%,占股票市值比例达到10.02%,而小鹏汽车也很争气,一季度区间涨幅达到68.92%。此外还有重仓第一位的芯原股份和重仓第六位的翱捷科技,一季度区间涨幅分别高达102.17%和87.65%。
鹏华智投数字经济A基金经理苏俊杰有清华大学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数学硕士高学历傍身,目前在管基金资产总规模达214.74亿元。鹏华智投数字经济A是其在管17只基金中的优等生,2024年5月至今,苏俊杰任职回报率为55.09%。
在分析该基金的表现时,苏俊杰表示,一季度市场整体呈现出区间震荡格局,开年经历了短暂的回调,但在春节假期之后新的叙事出现了,DeepSeek一夜爆火带动了由AI+机器人引领的结构性行情,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链一度成为行情主线。目前,鹏华智投数字经济A的重仓股有阳普医疗、博睿数据、华是科技等。
另外一只表现不错的财通资管数字经济A,刚刚于今年6月发布分红公告,每10份基金份额发放红利0.50元,以该基金4.3亿份额总数估算,本次分红总额将超过2000万。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包斅文在一季报中写道,2025年一季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年初市场由于对2024年四季度业绩承压和商誉减值等风险有待释放,因此相对比较谨慎,市场也出现了明显调整。随后随着市场企稳,流动性恢复,市场逐步开始恢复。
包斅文同样提到了DeepSeek,“今年春节DeepSeek大模型效果惊艳,拉近了与海外先进模型的水平,因此市场对国内AI的发展会更有信心,相关的IDC、液冷、柴发以及AIagent表现抢眼”。
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主题基金的优异表现,绝非市场短期炒作的结果,而是有着深刻的产业逻辑和国家战略支撑。这两大领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可以看作制造业升级的核心路径,这一概念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
从行业构成来看,智能制造涵盖了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检测设备、工业软件等多个细分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普遍实现了业绩增长,推动了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以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为例,其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42.63%,显示出一定的集中度。
相对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是一个内涵比较宽泛的概念,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29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网上零售额、移动支付普及率稳居全球第一。这些都是数字经济的功劳。
除此以外,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仿真和优化,大幅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起到支撑作用;而智能工厂产生的大量工业数据为数字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推动了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
这种协同效应在资本市场也得到了验证。观察中证智能制造和中证数字经济两只指数的走势可以发现,它们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又各有特点:数字经济指数弹性更大,在上涨行情中表现更为突出;而智能制造指数则相对稳健。
随着2025年下半年拉开帷幕,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如何演绎?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基金经理邵洁认为,2025年或是AI推理落地的元年,推理应用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推理所需的全新架构的存算运力芯片需求爆发,受益推理成本下降的终端设备、Agent、智驾、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都会迎来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基金经理冯炉丹跟踪产业链上下游的变化,她给出了三个主要观察和判断: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的商业化突破、大模型智能化持续迭代被低估、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节奏需再评估。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A基金经理包斅文展望2025年二季度时提到,“从行业配置上我们更看好产业趋势发展明确的AI和国产替代”。他进一步称,本轮AI行情或许不同于2023年的二季度,今年的AI应用国内需求会起来,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模型迭代速度在加快,并拉近和海外先进模型的发展水平,另外从微观观察下来,b端应用成熟度和商业模式跑通或领先c端先发生。
红土创新智能制造A从去年一直聚焦在机器人的方向,今年一季度录得了较好的收益。基金经理盖俊龙对机器人的未来投资机会做了重点描述。他称,机器人是AI应用的最大增量市场。国内的机器人产品陆续展出完成人类高质量的动作,而机器人产业链在中国有完整的产业能力,一旦进入量产阶段,中国相关企业的降本能力是其他地区所无法企及的。
展望未来,冯炉丹相信,“中国企业有能力站到全球人工智能浪潮的前沿”,期待看到更多在基础研发端实现重大创新突破的企业,也期待更多公司能够在商业层面率先构建清晰、独特且富有竞争力的AI叙事。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作者 | 陈大壮,编辑 | 朗明,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