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让全世界见证了印度的军力和事后“不要脸”的宣传手段,莫迪一手“赢学”让世界各国为之傻眼。
而相比于印巴之间的热武器战争,中美在今年大打了一场关税战,受到莫迪“赢学”影响的美国人,现在开始在网络论坛中盛行一种论调:“不管中国承不承认,中国是否已经输掉了关税战?”
回答者来自美国各行各业,“赢学家”们普遍认为中国不得不在中美关税战中让步,美国是最大赢家!那么,这背后都有哪些详情?
如果把当今世界比作武侠小说里的江湖,美国尽管处于霸权衰落期,依然是这座江湖里当之无愧的第一门派,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整个世界,我们从经济领域来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主要的消费市场,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对世界经济有着深远影响。
比如,美联储的加息或降息决策会引发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影响其他国家的汇率、利率和金融稳定。贸易政策也会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冲击,如美国发起的中美关税战,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也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造成了威胁。
除此之外,这种影响力还体现在军事、科技和政治领域,中东的伊以冲突,欧洲东部的俄乌冲突,美国都掺和得很深,体现着在这座江湖中“独孤求败”的地位,但再坚固的堡垒,问题往往出现在内部。
今年特朗普这个美国“掌门人”上台的时候,一看拜登政府留下的账单,人都是懵的,第一任期上台的时候,美国国债规模约为19万亿美元。
到2020年卸任的时候,国债规模接近30万亿美元,其中变化是特朗普在任时,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如《减税与就业法案》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降至21%。同时政府开支也在增加,导致财政赤字扩大,不得不通过大量发行国债来弥补收支缺口。
经过拜登政府的四年挥霍,这个数据还在高涨,在特朗普靠着擦着脑门打过去的那颗子弹,实现了“天命加身”,第二次荣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宝座。
截止2025年1月,美国国债规模达到36.1万亿美元,占到美国GDP比例的124%,严重超标。摆在特朗普眼前的头等大事就一个,那就是搞钱。可不管是发展本土实体工业,还是搞虚拟货币,又或者是卖绿卡,短时间内都没办法填上大窟窿。
思来想去,特朗普想起第一任期时的拿手好戏,收关税,开始朝所有贸易合作伙伴明抢。特朗普为此打出的旗号是“减少贸易逆差,保护本国贸易”,而这在经济学上本身就是违背常理的。
自上世纪二战结束,美元成为全球货币,各国贸易过程中需要用美元做世界货币,这就意味着美国要减少实体产业,开动印钞机,向全世界输出美元。
贸易逆差是这么来的,特朗普要减少贸易逆差,就意味着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要受到挑战,会对美国经济造成长期负面影响,但这都不是特朗普所看重的,他所在乎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搞钱”,并且是现钱,越快到账越好。
2025年4月份,特朗普向全世界发出“关税邀请”,除了中国早有预料,直接开展反制措施,其他国家就是两个态度,要么跪下,要么观望一阵再跪下。
迄今为止,中国都是对抗美国关税态度最为强硬的国家,没有之一。比如,欧盟虽计划批准对28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但行动较为迟缓且力度相对较小。
日本、韩国、越南等美国传统盟友或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要么选择了默默承受,要么仅采取有限反制,越南甚至希望以“零关税”来换取美国的豁免。
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的反制措施根本没有预案,纯属一个草台班子脑袋一热收关税,没想过有人敢反抗,态度还这么坚决。但要想把对等关税实施下去,就要想办法摆平中国,到4月10日,白宫官员表示,美国对中国商品实际加征的总关税税率为 145%。
中国接受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邀请”,4月11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到这种程度,做生意就没意义了,双方挺了一个月时间,特朗普一会要谈,一会又要中国先打电话。
最终在全世界的关注下,中美在瑞士进行第一轮会谈,达成关税暂缓,罢手休战的共识。从一轮谈到第三轮,基本上是休战这个共识,有关详细的贸易协议,因为双方分歧太大,没什么进展。
而有关《不管中国如何宣称,它是否已经输掉关税战?》这个论调,就是5月份中美经贸谈判期间流传出来的,出现的网络平台是美版直呼Quora,关注度极高,与之相关的话题还有《中国正在输掉关税战?》这些。
这些问题都带有严重的引导性质,就像我们在网络中看人吵架,有人说出一句“抛开事实不谈,你有没有错”一样。
“不管中国承不承认”、“不管中国如何宣称”和这个说法是一模一样的,从提问开始就带着“中国实际上已经失败”的结论,而那些支持“中国已经输了”的美国网友,总结下来,错误依据一般就是三个。
第一,美国国内舆论引导上,特朗普的支持者强调,关税战是“美国优先”政策的胜利,中国被迫重返谈判桌并同意部分妥协,比如,网友Sarah在上面评论:“中国最终还是服软了,否则关税会继续加码。”
第二种就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压制中国,通过关税迫使中国在科技、知识产权等领域让步,例如华为等企业受到制裁,稀土出口管制未能有效反制美国。有美国网友Mike评论:“中国的稀土牌只是虚张声势,美国已找到替代供应链。”
剩下的最后一种,就是经济数据驱动论,这一部分美国网友认为中国在2024年对美出口额下降,国内房地产行业低迷,因此中国经济是“高度依赖出口”的,特朗普政府已经通过关税政策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有美国网友John将其总结为:“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无法承受美国市场的流失,产能过剩将导致大规模失业。”
这些论调都是严重脱离事实的,仅是从关税战的结果来看,美方最终撤销了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还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
这表明美国在关税战中并未取得其预期的胜利,所谓中国输了的论调不成立,其次,美国在关税战中的行为及其与中国达成共识的结果,使得全球对美国的信任下降。
印度、英国等国对美国的做法表示不满,认为美国 “拉一个、打一个” 的策略不公平,与盟友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这都是美国所承担的代价。
参考资料:
1、直新闻:《关税战未止,中美接下来如何过招?》
2、北晚在线《中美90天的经贸“休战”,能否最终走向“终战”?》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