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开信息显示,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7月30日10时至2025年7月31日10时止(延时除外)在京东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上公开拍卖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曙光股份”)全部25,685,953股股票,对应持股比例为3.76%。
这意味着,自2017年入股以来,华泰汽车终于彻底“清仓退场”,不再拥有曙光股份带来的任何权益。业内普遍认为,这不仅象征着曙光股份正式完成“去华泰化”,更为其战略转型扫清了一道关键障碍。
事实上,华泰汽车对曙光股份的持股,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有知情人士透露,华泰从未将曙光股份视为自身整车体系的补充,而是将其视作资本运作的工具。通过对控股权的掌握和二级市场操作,华泰获取资金用于其他领域,完全偏离了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本逻辑。
尽管华泰汽车曾经一度被外界视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后起之秀,也曾经创下月销2万辆的纪录,实控人张秀根也于2005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但张秀根却并不专心在汽车业务本身。据公开资料显示,张秀根父子多次通过资本腾挪手段,以汽车项目落地为由,在多个地区换取煤矿、土地等资源,从中获取丰厚回报。这种脱离产业逻辑、以资源套利为核心的运营模式,最终也加速了华泰汽车的资金链危机与整体崩盘。
在7月初,华泰汽车再次被法院强制执行5.06亿元。而这也不是华泰第一次"上热搜"了。目前,华泰汽车累计被执行总额已经超过57亿元,其银行账户里却只有13.2万元,基本已处于实质性破产。显然,有着这样表现的华泰汽车显然已经不能给处于加速转型中的曙光股份带来任何“曙光”。
资料显示,曙光汽车主营业务分为轻型车业务、商用车业务和车桥等汽车零配件业务三大板块,拥有“黄海客车”和“曙光车桥”两大中国名牌产品,在细分领域具备一定知名度与制造基础。
但近年来由于受行业变革冲击,曙光股份不仅转型缓慢,控制权之争、经营亏损、财务等问题的频发也一度导致其陷入低谷。直到2023年完成控制权变更后,公司才逐步走出混乱,经营指标逐渐回暖。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12日,曙光股份与吉利远程、丹东国投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三方将围绕“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推广醇氢电动新能源汽车、推进醇氢生态体系建设、加速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醇氢生态科技股权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其中,吉利远程将提供醇氢技术,包括甲醇燃料电池系统,曙光股份贡献整车制造资质及产能,丹东国投则通过地方政策支持推动整合。这也被认为是曙光切入新能源赛道、打造醇氢生态体系的重要突破口。
据悉,吉利远程成立的沈阳醇氢生态科技公司,未来有望与曙光股份深化合作,共同开发氢燃料重卡及加氢站网络。此外,曙光股份还与吕梁市合作,计划5年内生产1万台氢燃料电池整车。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对于曙光股份而言,若仍将业务重心局限于传统公交车专用车桥等零部件的供给,显然已难以适应当下的市场竞争节奏。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曙光汽车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尽管当地政府一直将其转型视为重点项目并且给予支持,但仅依靠曙光股份自身力量推进这一转型,无疑将面临巨大的难度与挑战。而借助吉利远程在醇氢领域的全面布局,曙光汽车的转型则有望迎来重要契机。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北方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长期以来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普及。而作为液体燃料的甲醇,则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路径。尤其是在极寒条件下,甲醇燃料能够有效保障电动汽车的续航表现。也正是因为这一特质,醇氢汽车在东北地区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均具备较强的场景匹配度。
有相关预测显示,到2030年,全球超过半数的可再生甲醇产能将由中国贡献,其中八成项目会布局在东北地区,并以辽宁为枢纽,辐射至东北亚及全球市场。这一趋势,意味着辽宁及周边将成为新能源甲醇产业的核心枢纽,这一趋势不仅彰显出东北在新能源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也为相关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此前,在去年12月沈阳举行的醇氢电动产业发展大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曾表示,辽宁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区位优势明显,吉利控股集团高度重视与辽宁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在辽投资布局力度,在醇氢电动车、绿色低碳出行等方面与辽宁深化合作,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此次拍卖,既是华泰汽车逐步退出资本舞台的一场落幕,也为曙光股份的下一阶段发展划下新起点。从过往被动“资本博弈”的边缘角色,到如今主动选择醇氢赛道,曙光能否真正踏上转型快车道,仍需观察其后续在产品、市场与产业协同等方面的落地表现。汽车预言家也将持续关注其后续进展。
更新时间:2025-07-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