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家国,三千里故乡,黔中的石头屯堡,藏着始自大明的往事!

在黔中,有很多以“屯”为名的地方,其中尤以安顺为多,时至今日,沿滇黔公路一路向西,在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自治县一带,仍然分布着300多个古村落,居住着20多万屯堡人,他们多是明代以来,因屯军而迁居贵州的江淮后裔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率江南将士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就地聚族而居,构成了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贵州屯堡

平定西南后,为稳定西南边陲,明王朝在云贵地区力推卫所军屯,以安顺为中心驻扎军队,将士们就地屯田驻军,置官设卫,推行屯田制度,使屯军及家属立寨安居。

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黔中屯堡多,天龙屯堡是其中的代表,也可以说是贵州屯堡文化的一张名片。

近些年,我去了好几次天龙屯堡,倒也不是说这里特别好,除了旅游开发早名气大之外,这里的交通也是相当方便,离高速路口近,沪昆高速下来不到10分钟就能到。

天龙屯堡是个活着的明代屯堡,也是一个收票的景区,天龙屯堡+天台山+观光车票是79元,如果只买天龙屯堡的门票是35元。

天龙屯堡不算大,一条主街,沿街基本上都是餐饮和卖纪念品的,里街的小巷更加幽静,适合拍照。

天龙屯堡和贵州其他屯堡一样,始自明初,朱元璋征服西南之后,为了“永固江山”,采取“屯田戍边”的政策,在滇黔古驿道两侧产粮区和关隘广设“屯堡”,派军士屯垦驻防,“三分操备七分种”。

为了稳定军心,明军规定屯田将士可带家眷,这些家眷们自愿或被迫加入了屯田的行列,这种以军士和军眷所建立的屯田形式称为军屯

光靠那点军屯,和云贵土司的势力相比还是弱势,不能“永固江山”。于是朱元璋又把江南一带无土可耕的平民、无业游民、犯罪的富户尽数迁移入滇黔屯田, 由政府按规定分发给土地、种子和农具,种出的谷物除上缴政府的税粮而外,剩下的山屯田移民自己分配,这种屯田形式称为民屯

为了再扩大军队给养的来源,加快商品流通,特别是食盐贸易,朝廷又鼓励商人参加屯田,商人自己募人开荒种植,用所收谷物向政府换取“官盐”用于经营,这种屯田形式称为商屯

不管军屯、民屯还是商屯,其实都是明朝大移民中的一种形式,这些移民”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居住在军事防御功能很强的寨子“屯堡”里。

从明洪武年间开始至明代中叶,通过各种形式,上百万的汉族移民进入西南,形成庞大的汉族移民群体,彻底改变了西南地区“夷多汉少”的局面,不仅控制了当地土司势力,也确保了中央王朝的政令畅通。

屯堡就如同上世纪的三线厂一样,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屯堡人在语言、服饰、建设、宗教信仰等方面,依然保留着祖先的传统。

屯堡人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它是明代的官话,专家把它称为“安顺屯堡方言”。

屯堡妇女在服饰方面还保持祖制,宝蓝色的长衣大袖,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一双尖头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才思,屯堡妇女服饰是研究明代服饰的活资料。仍有很多妇女在街上绣绣花鞋,边绣边买,即有收益也是文化的传承。

走进屯堡,你首先可见四公碑,四块石碑分别刻着“张、陈、沈、郑”四大姓的入黔始祖们的丰功伟绩。特别是身为“通政大夫”的陈典,在天龙设驿站,建塘房(驿站供来往人员住宿的地方),其他三大姓入黔始祖则建“屯堡”屯扎军队。

没走几步你又可见到沈万三故居,沈万三由于富可敌国,被朱元璋抄家后发配西南,曾在天龙屯堡低调度日三年,可以说这是天龙屯堡乃至整个贵州屯堡中最出名的名人故居了。

三教寺是屯堡多元文化互相包容的体现,由于屯堡人来自各地,信仰不同,索性佛、道、儒同入一寺,于是有了今天的三教寺,大家各拜各的神仙,相安无事。

屯堡人同样尊师重教,这座1934年建造的天龙学堂,采取中西合璧的风格,为当地的教育作出过巨大贡献。

屯堡中的旧屋基本上都是石头垒就,九道坎因为有九个石台阶而得名,是陈姓始祖陈典的居住地,也是村寨中最古老的石头建筑之一。

天龙大井甘冽的井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屯堡人,从南京到贵州,走过了600年。

演武堂也是要去的地方,最好是能够赶上一场地戏表演,地戏随移民而来,多反映军旅故事、忠孝节义题材,使用屯堡话演唱,因为演出不用戏台和庙台,而在村野旷地间进行,就有了地戏之名。

在屯堡中穿街过巷,走走停停,你还会有不少新的发现,毕竟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数百年历史,有着不同于西南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六百年家国,三千里故乡。无论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屯堡人始终坚守着与汉民族一脉相承的婚葬风俗、节庆活动等礼俗性文化;始终坚守有着中原、江南文化传承的雅俗合一的娱乐性文化;始终坚守着以多神敬仰、地方神崇拜、祖先崇拜为支撑,以儒家礼教为正统的宗教性文化。并在与贵州本土文化碰撞交融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屯堡文化

滇黔古道纵贯安顺,使得这里成为贵州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城市之一,来安顺旅游,除了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壮阔,龙宫水溶洞的深邃外,也别忘了这里还有独特的屯堡风貌。#安顺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历史   大明   故乡   石头   往事   安顺   贵州   江南   明代   移民   汉族   文化   西南地区   始祖   妇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