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博弈再起波澜?这回轮到谁先眨眼了?就在外界还在猜测下一轮谈判何时开启的时候,北京方面已经率先出招。
8月28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李成钢在结束对加拿大的访问后将直接赴美国华盛顿,与美方相关官员举行会谈。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中美第四轮贸易磋商,马上就要开始了。
说起来,今年中美之间的贸易过招,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第一把火就烧向对华贸易。2 月 1 号一上来就签行政令,给中国商品加 10% 关税;3 月 3 号又补了 10%;到 4 月 2 号更狠,直接宣布再加 34%—— 累计关税飙到 54%。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中美贸易战重新升温。
可谁也没想到,强硬手段才实施没几天,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股市连续暴跌,盟友纷纷反弹,连摩根大通的CEO戴蒙都在新闻上发出警告,说再这么搞经济可能要衰退。各方压力之下,白宫内部也出现了分歧。财长贝森特这批相对务实的人借机发声,主张调整策略:集中火力对付中国,其他盟友先放一放。
到了 5 月中,剧情突然变了。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达成临时协议:90 天内先停部分关税。然后 7 月底,李成钢跟美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了第三轮,双方同意之前暂停的对等关税按期续上。
现在第四轮要开了,从商务部的话里能看出来,中方还是那个态度:“平等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一起把中美经贸关系稳住、搞健康”。这次李成钢去美国,既是接着前面几轮的成果往下谈,也是对着现在这复杂局面,主动迈出一步。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最近说话,跟年初那股硬劲比,软了点。
当然,狠话还是会说几句 ——8 月 25 号还放话:要是中国不保障稀土磁铁供应,就加 200% 关税。但整体听下来,没 4 月份那种剑拔弩张的味儿了。
关键是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话,藏着不少信息。这位早年跟着索罗斯干过的财长,一边说中国是美国 “最大军事对手”“贸易逆差源头”,另一边又说,打交道得 “相互尊重”,要把关系稳住。
说白了,说白了,华盛顿现在的心态很矛盾,一边是国内逼着要对华硬,另一边经济实在扛不住,得理性点。贝森特最近多次表态称,“脱钩并非必然”,任何重大协议都需要在最高层之间进行谈判。言下之意,美方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让贸易战无限升级下去。
中美贸易闹了这么久,谁最划算?可能就是俄罗斯。
中俄贸易额连续两年破 2400 亿美元,2024 年俄罗斯在咱们贸易伙伴里的排名,从 2020 年的第 13 名直接冲到了第 7,这可不是碰巧。西方制裁逼得俄罗斯加速“向东看”,中美摩擦客观上又给中俄合作创造了更多空间。不仅是能源——石油、天然气俄罗斯已经稳坐最大供应宝座,还有农产品、工业原料,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市场。
说实在的,中美贸易争端每升级一次,俄罗斯就多一次扩大对华出口的机会。莫斯科这方面看得很清楚,正抓紧这个 “战略窗口期”,把跟中国的经贸关系往深了拉。但俄方也明白,这种 “替代效应” 有上限 —— 万一哪天中美关系回暖,俄罗斯现在的市场份额,未必守得住。
所以对他们来说,中美保持“适度紧张”最有利,但这个“度”在哪,没人说得准。
接下来的华盛顿会谈,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能不能在关键问题上谈出点实在的。
中方的核心诉求很明确:美方要么取消关税,要么大力度降,把贸易关系恢复正常。李成钢这次去,大概率会就关税提具体方案,同时在市场准入、技术合作这些领域,争取多推进一步。
美方这边,除了老生常谈的贸易逆差、知识产权,最近最焦虑的就是稀土供应安全。特朗普之前放话加 200% 关税,其实是为谈判造势,想在稀土这些关键矿物上,多要些保障。
不过双方也不是完全没有共识,前几轮能达成临时协议,说明中美在 “稳住贸易关系” 这事上有共同利益。尤其现在全球经济问题不少,贸易战的成本越来越高,两边都想找个解决办法。
现在最大的变量是时间,90天的临时协议期限所剩不多,如果这轮磋商再没进展,之前暂停的关税可能全部复活。按现在的情况看,最后谈成个阶段性协议,可能性还是挺大的。但要想完全和解,还得磨好久。
贸易博弈不只是钱的事,更是两个大国对未来全球秩序的想法不一样,这点没那么容易掰过来。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