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踏甘肃地之六十 武威篇之二十四 武威市博物馆(2)

我抓紧时间登上博物馆上二楼,重点参观武威历史文化展厅。

这里的七大单元,分各个时期,图片、文字资料丰富多彩,实物展品琳琅满目。

我问志愿者该馆的镇馆之宝是那件文物。他回答说:“是王杖十简。”于是他给我带到“王杖十简”专柜前。

1959年,在武威市磨嘴子18号汉墓出士木简10枚,史学界称为“王扙十简”。简长23.2~23.3厘米,宽约1厘米。简文记东汉永王十五年(公元72年),幼伯受王杖事,录有西汉建始二年(公元21年)诏令。诏令涉及对高年鳏寡残疾人的优抚。是对研究汉代养老制度的重要资料,填补了空白,解决了史学界围绕对年过七十赐王扙的争议和疑问。简文记录汉代受赐王扙的老人,出入官府,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在市场上做买卖可以不收税,触犯刑法不是首犯可以不起诉等。说明当时对高龄孤寡残疾人的尊重优惠,中华民族对尊老爱幼的美德是有光明历史的。

“王杖十简”,旁另一个专柜,展示“彩色漆木鸠”,与“王杖十简”相关联。彩色漆木鸠,长16厘米,宽6厘米,高11厘米,木质,卧姿。双目平视,口中含物,两翼收拢于背部,尾呈平行状,两足曲伸,中有方形印,为杖杆接榫处,通体墨彩绘。从颈至腹绘鱼鳞状羽毛,两翼及尾部绘鱼骨状羽毛。据《王杖诏书令》记载,鸠杖为七十岁以上老人所持有。为国家一级文物。

边看二、三级文物,边看国一级文物。在国家一级文物青铜鍑,于武威市张义镇出土,其外形似一个放大的高脚杯,圈足、弧腹、肩部有3只虎耳。据专家推断是战国至西汉初牧于武威一带的匈奴王公贵族御用之物。根据器物上烟熏的痕迹和内壁似脂肪类的垢物判断,可能是熬煮牛肉的炊具。是甘肃省境内发现的器型最大的早期青铜器,反咉了匈奴时期高超的铸造技术。

下行有几件唐代的一级文物,唐弘化公主墓志铭吸起我的关注 ,是在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南营子乡青喇嘛湾出土唐代吐谷浑王族的墓志铭九方。吐谷浑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最初发迹于中国东北,后徒居西北。历史虽然悠久,但历传记述疏略,这些墓志铭的出土,对研究吐谷浑的历史及补订史籍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弘化公主,武则天时,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唐高宗武德五年(622年)出生在朝中宗室家中,于贞观十四年(640年)年仅18岁,远离长安,下嫁吐谷浑国王慕容诺曷钵,成为唐朝开国第一位下嫁给周边少数民族国王的公主,比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早2年。

弘化公主在吐谷浑生活58年,为中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繁荣富强贡献了毕生。

弘化公主的墓和墓志铭的出土发现,不仅是研究吐谷浑历史的珍贵资料,而且对研究吐谷浑,吐谷浑与唐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在二层东西厅武威历史文化展,又看西夏、元、清一级文物后,又上三楼走马观花参观一下天梯山石窟厅,武威儒学文化展厅后,我匆匆忙忙走出武威市博物馆。打出租车回宾馆取背包,赶到汽车站,距离开往景泰县的车开车,只有5分钟,上车坐稳,车就开了。再见了五凉之都,再见了凉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历史   武威市   甘肃   博物馆   武威   吐谷浑   文物   公主   墓志铭   诏令   史学界   国王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