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秦创原“一总多区”•一月一地市活动——2025年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路演大荔行活动在大荔县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创业孵化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陕西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渭南市科学技术局、大荔县人民政府主办,渭南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大荔县发改局(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陕西汇科创新园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承办。
在活动现场,大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志超致辞。他表示,建设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是秦创原建设在渭南的具体实践,是打造乡村振兴“渭南样板”的现实需要,也是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重要载体。大荔县作为秦创原渭南农创谷核心区,急需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破解农产品保鲜、深加工等产业瓶颈问题,这次路演活动为大荔县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引擎”。随后,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创新创业与科技金融服务部科长唐照霄深度解读了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从政策支持、先使用后付费、补贴标准等方面为参会企业明晰政策红利。大荔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副主任刘萍现场发布了大荔县冬枣保鲜、农产品加工等11项技术需求,直指本地产业技术短板。
在路演环节,活动聚焦农业科技前沿,为大荔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陕西科技大学刘保健团队的“特色水果多维锁鲜技术”可将冬枣保鲜期延长30%以上;西安交通大学魏正英教授带来的“智能水肥药氧灌溉技术”可有效实现农业灌溉智能化升级;陕西科技大学徐丹团队的“冬枣跨境物流保鲜革命”项目融合双效缓释技术与智能监控系统,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全链条保鲜方案。此外,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珈祎教授的沙苑红萝卜精深加工、陕西警察学院张渝欣的冬枣衍生产品安全检测孵化平台、陕西蔷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王新宁植物组培技术在陕西地区的产业化应用等项目也依次亮相,展现出高校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的紧密结合。
在活动现场举行了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其中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与陕西新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荔县荔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陕西鼎冠农牧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冬枣跨境物流保鲜项目将助力大荔冬枣开拓国际市场,沙苑红萝卜精深加工项目可有效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开发,特色水果多维锁鲜技术产业化项目预计年减少水果损耗超千万元。
本次活动以秦创原“一总多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政策宣讲、需求发布、项目路演、现场签约的全链条设计,有效实现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作为区域创新枢纽的核心功能——不仅是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高地,更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大荔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将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持续跟进签约项目落地,加速培育省市“三项改革”示范案例,为构建秦创原协同创新格局提供县域实践样本。
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副主任杜学军、渭南市科技局副局长卢青锋、渭南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任段作鹏、副主任杜晓玲等参加活动。陕西科控启元、陕西科控协同、渭南市农投集团、渭南市产投集团、西安航创基金、陕西青年创业投资、西安泓森富秦投资、陕西农发乡村建设、瑞垚宏华(陕西)投资等9家投资机构、以演代评专家及20多家本地企业受邀参加并参观了科创孵化中心、食品研发检测中心,农业大数据平台等。(采写:王玉霞 王虎 校对:张端成 审核:张胜康 报送:奚军光)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