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亿游客“零元购”背后:是年轻人“躺平”还是行业该反思?

国庆长假已经接近尾声,今年选择出去旅游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10月1日-10月4日)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2.43亿人次,日均超过3.1亿人次。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虽然每天都有数亿游客穿梭于各个景点之间。但是,很多游客只是拍照、打卡、离开,却把在当地消费的环节集体跳过了。

以西北某知名盐湖景区为例,等候上厕所的游客排成长龙,而游客们在景区人均消费不足一元。当地景区负责人无奈表示:如今景区俨然成了“免费停车场”,游客们来了之后就吃自己带的泡面,吃完泡面就拍照,拍完照片后就扬长而去。还有一些长途来的游客要么搭个帐篷睡在湖边,要么干脆睡在自家的车里,当地民宿和宾馆大量客房空着没人住。

而对于今年国庆长假出现数亿游客“零元购”的情况,网友们有两大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年轻人收入减少或失业,国庆假期出来是“穷游”。当然就能省则省,不肯花钱很正常。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各大景区的门票、物价贵得离谱,年轻人都不是冤大头,他们自然是不想为景区的高物价买单。

而我们则认为,如果游客们因收入减少或失业,出来旅游顶多只会是“消费降级”,而大量游客在热门景区选择的是“零元购”,就是大家都不怎么消费了,那肯定是整个旅游产业应该进行反思了。事实上,一些景区之所以出现亏损,并非游客不愿意来花钱,而是对旅游行业长期在节假日宰客的行为进行反噬。而这也是消费者成熟和理性的表现。

实际上,现在的年轻游客也不傻,本来想趁着国庆长假出来散散心,而面对动辄上百元的门票,上千元一晚的宾馆住宿费、10元一瓶的矿泉水、15元一根的烤肠、30元一盒而以下咽的泡面,甚至几公里就要收20元的摆渡车费。如此高昂的景区物价,也难怪年轻旅客们在前些年吃过亏之后,现在都选择“零元购”的方式来旅游了。

从数亿游客选择“零元购”的情况来看,国内旅游产业该有所反思了,之前靠节假日涨价,以及景区物价垄断来获得暴利的时代已经终结。如果旅游产业不进行反思调整,仍然固守“一锤子买卖”或者“节假日宰客”的思维,那不仅会带来大量“零元购”的旅客,而且还会因为景区的吸引力的下降,将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必须从“如何让游客多花钱”逐步转向“如何让游客花钱物有所值”,即使是在节假日期间也要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合理的价格、良好游玩体验感,这才是留住游客的根本之道。

而对于游客来说,如果满怀期盼到达景区之后,发现景区高昂的物价时,他们就无法说服自己进行消费,就会选择“零元购”的方式来避免被割韭菜。长此以往,这个景区也必然赚不到钱。游客和景区最终无法实现共赢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旅游   零元   年轻人   游客   行业   景区   泡面   物价   国庆   节假日   旅客   长假   盐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